关于在某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在某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重要举措,对村级集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XX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逐步推进”的原则,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盘活村级资源资产,加大政策资金扶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精心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新动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村集体收入,有效增强了农村集体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县委联合调研组围绕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选取重点镇(街道)、村,采取抽样调查、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运行模式、收益分配、瓶颈问题等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调研,联合调研组系统分析了XX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在资金、人才、土地、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并立足XX发展实际,会同相关专家分析研判、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提出XX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总抓手,明确发展思路,在“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管理举措、汇聚发展新力量、激发发展内动力”等方面研究对策,奋力走出一条具有XX发展特色的实践路径。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重要举措,对村级集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期,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县委政研室会同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职能部门,成立县委联合调研组,分别选取不同区域特点、不同资源禀赋、不同风土人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6个镇(街道)18个村,采取抽样调查、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运行模式、收益分配、瓶颈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与做法
XX县辖2个街道办、14个镇,268个行政村,21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58万,其中农村人口46.9627万。全县总面积12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面积149.16万亩,城镇村及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33.87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27万亩。2021年度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7元。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逐步推进”原则,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积极盘活村级资源资产,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着力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精心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新动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村集体收入,有效增强了农村集体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从调研情况看,全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全国、全省绝大多数地方相似,2017年以前“有名无实”,2017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才逐步建立,到2021年底,全县26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
(一)坚持高位推动:利用农村改革与脱贫攻坚契机,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抓好示范带动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全县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全面建立。
1.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精神,建立县委书记、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三级书记联动包抓工作机制,推行“县组织、镇落实、村实施”分级负责制度,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制定印发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抓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开展村级带头人、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实施“抓党建、强素质、改作风”专项行动,强化县、镇、村三级干部队伍建设,为“三农”工作保驾护航、汇聚力量。全县264名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占比98.5%(XX镇XX村、XX镇XX村、XX街道XX村和XX村4个村,因各种原因未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兼任,目前由镇﹤街道﹥选派机关干部代管村集体经济组织)。
2.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了《XX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管理指导意见》《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试行)》《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办法指导意见》《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工作导引》《关于做好农村集体资产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移交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集体经济规范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快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推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稳定增收的政策和文件,完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顶层设计。
3.抓好示范带动。按照“抓两头带中间、抓规范促提升”的思路,扎实开展“旗帜村”创建。目前,已成功创建“旗帜村”20个,创建省市级标准化示范村19个。印发《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在全县16个镇(街道)确定了35个村作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示范村,通过重点支持、跟踪问效,全县涌现出城关街道姚村、庄里试验区三河村、齐村镇街子村等一大批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
(二)坚持精准帮扶:农村集体经济在“输血”中成立,在“喂养”中成长,在“车间”里徘徊,靠“保姆”发展,全县村集体经济稳健起步,势头良好。
1.村集体清产核资情况。2017年,我县按照《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发〔2016〕37号)文件精神,采取“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扎实推进、确保质量、按时完成”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清产核资,科学界定成员身份,有序推进经营性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度改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产权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总计29.28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2.95亿元,非经营性资产26.33亿元。全县成立集体经济组织269个(组级1个,城关街道连城村二组股份经济合作社),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00234户682531人,确定成员股东全县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完成率达100%。
2.各类扶持资金投入情况。县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扶贫办)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扶贫资金,将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专款专用,为农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资金保障。脱贫攻坚以来,用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总资金36685.47万元,其中涉农整合资金3867.1万元,扶贫(衔接)资金18273.91万元,苏陕资金10850.66万元,行业资金200万元(农业农村局项目资金),其它资金3493.8万元(社会捐赠、部门投入等资金)。
从26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投入看,1000万元以上的2个,占总村数1%;500万元及以上的9个,占总村数3%;200-500万元的29个,占总村数11%;100-200万元的45个,占总村数17%;50-100万元的119个,占总村数44%;投入50万元及以下的26个,占总村数10%;38个村已列项未投产,占总村数14%。
3.村集体经济经营情况。从调查情况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采取资金托管、资产租赁、自主经营、复合经营4种模式经营。仅统计各类扶持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268个村全部采取资金托管模式发展的130个,占比49%;全部采取资产租赁模式发展的34个,占比13%;全部采取自主经营模式发展的9个,占比3%,采取复合经营模式发展的56个,占比20%;列项未投产经营项目的39个,占比15%。
(1)资金托管型。由县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扶贫办)指导把关,镇(街道)负责监督,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各类扶持资金托管到秦正园林、大方天玺等企业,与经营主体签订《村集体经济组织项目资金合作协议书》,约定托管资金由企业经营管理,每年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托管资金的6%-10%作为固定收益,协议期限一般为3年。合同到期后双方协商可继续签约,否则,企业方在三个工作日内返还托管资金本金。任何一方违约,需向对方支付20%的违约金。经统计,13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托管资金12906.9万元(不包含复合经营村的托管资金),占整体投入资金的35%。2021年收入809.4808万元,占投入资金的2%(表3)。该模式好处在于:①收益稳定。只需找到合适的企业就能获得稳定收益,持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②无需经营。不需要投入精力进行经营管理,弥补了管理人才紧缺等不足。弊端在于:①资金有风险。过度依赖企业发展,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易造成收益金落实不到位、本金收回困难等问题。调研发现,张桥、曹村、刘集等3镇14村,将资金托管到杜东农贸市场,2021年收益金均未兑现。②企业意愿不强。个别企业认为接受资金托管,付出的收益金比例过高,增加了运营成本,意愿不是很强烈。

(2)资产租赁型(含苏陕协作)。村集体利用各类帮扶资金修建厂房、大棚等固定资产,通过租赁、发包的形式交由他人经营,按合同约定收取承包费用。268个村有34个村采取此模式发展集体经济。该模式好处在于:①资产在村,风险小。无论收益如何,固定资产始终在村上,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资金安全。②操作简便。将固定资产租赁发包给经营主体,只需协商签订租赁合同(协议),不需要自行运营管理,操作简便快捷。弊端在于:①产投不成比例。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资金与后期收取租赁费用不成正比,且固定资产需要日常维护,收益和投入不成比例。如曹村镇东沟村投资170万建编织厂,建成后每年5万元租赁发包,期间村上两次更新设备,完善基础设施,项目总体投入资金与年度租金差距非常大,产投比例严重失衡。②发包租赁困难。因各种原因,建成的固定设施常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难以找到合适的承包主体。比如,xx试验区xx村投资50万建奶山羊养殖小区,只发租两年,目前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村集体经济无收益。③资金有流失风险。固定资产有使用年限和折旧,存在资金流失的状况。比如,xx镇xx村投资200万元修建18座日光温室大棚,大棚的有效使用寿命是5-10年,目前1座大棚以5000元/年租赁费出租,不考虑日常维护,按收益最大化计算,10年才可收取租赁费90万元。
(3)自主经营型。村上的资源、资产、资金由村“两委”干部自主经营,取得集体经济收益。268个村有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全采取自主经营模式。该模式好处在于:①收益好、利润高。直接对接市场,免去了中间环节,能实现利润最大化。②自主性和灵活性强。能充分结合村级资源禀赋和市场规律,及时调整产业发展,能最大限度规避经营风险。弊端在于:①对经营管理人员要求高。要求村“两委”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较为专业的经营管理能力。②易出现纠纷矛盾。村党组织书记兼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在财务监管等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账务不清、产权不明的状况。
(4)复合经营型。采取资金托管、资产租赁、自主经营多种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68个村有56个采取复合型发展模式。该模式好处在于:①分散了经营风险。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降低了单一发展模式风险,形成了项目优势互补,扩宽了增收渠道。②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多渠道发展产业项目,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弊端在于:①对管理人员要求较高。需要投入更多的运营精力和专业性判断。②难以做大做强。村集体把资金分散投资,容易造成发展项目“杂而小”,制约了项目做大做强。
4.村集体经济收益情况。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壮大示范行动,用三年时间打造100个升级示范村,推进‘空壳村’全面清零”。按照政策要求,县镇村三级齐发力,充分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等优势,积极盘活资源资产,主动探索增收渠道,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任务。截至2021年底,全县村集体经济收益2396.9万元,其中经营性收益1753.9万元(中省市各级扶持的项目产生的收益)、固定资产收益643万元(机动地承包、房屋租赁等产生的收益)。
269个集体经济组织(含组级1个),其中收益5万元以下98个,占总数36%;5-10万元120个,占总数44%;10-50万元45个,占总数17%;50-100万元4个(xx街道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占总数2%;100万以上2个(xx街道xx村、xx村),占总数1%。
5.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情况。根据中省市文件精神,我县先后制定了《XX县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试行)》(X〔2018〕X号)和《XX县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办法指导意见》(X发〔2021〕X号),规范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办法。
“136”模式:2018年—2022年,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收益金以“136”模式进行分配,“1”即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可根据章程原则上提取全部收益的10%作为公益金;“3”即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的30%用于促进集体经济再发展;“6”即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的60%用于脱贫攻坚期间贫困户分红。
“127”模式:2022年以来,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收益金以“127”模式进行分配,“1”即提取不少于10%公积金,并且逐年增加比例,主要用于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2”即提取20%股东利益分配金,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分红;“7”即提取不少于70%公益金,主要用于低收入人群帮扶、公共基础设施维护等公益事业。
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收益和发展情况,在参照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11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