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微腐败”隐形变异问题的调研报告(纪委监委)(全文2861字)

    ***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抓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不放,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近期,*通过问卷调查、现地查看、座谈了解等方式,对基层“微腐败”问题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发现基层“微腐败”既呈现屡治屡发、依网生变、易犯难纠等新情况,也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隐匿性等新特点,需要引起各级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基层“微腐败”的主要表现
    调研感到,当前95后、00后*逐步成为基层主体,炫耀吹捧、网络追风、热衷内卷、习惯躺平也成为基层风气建设的新情况。加之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后,部队点多线长面广,监督检查的“触角”未能很好地延伸到末端,*身边的“微腐败”出现变异新发、死灰复燃的现象。一是问题发生“集中少散发多”。尽管在强化教育和落实制度上下了大力气,但压力传导仍存在梗阻,基层“微腐败”呈现散发多发的情况,各单位都不同程度反映过“微腐败”问题,主要涉及基层主官、后装保障、小散远直等多个岗位。特别是当前基层*网上沟通多,与干部骨干线下交流少,违规违纪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进一步阻碍了问题查纠。二是吃拿卡要“实物少媒介多”。有的利用节假日或过生日等名义,利用微信红包寄托感情,“指尖上的问候”成为“微腐败”的媒介;有的不当面向干部骨干赠送小礼品、土特产,转为利用快递物流匿名表达“问候”;有的隐形伪装,以个人借贷、赠送游戏皮肤或者充值点券等方式变相行贿受贿。三是化整为零“重症少微病多”。绝大多数干部骨干对收一条烟、一盒茶等明显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抵制,但对一根烟、一瓶饮料、一袋零食等“欣然笑纳”,认为够不上违纪、谈不上“微腐败”,看似不值一提,实则埋下病根。四是双重标准“参与少默许多”。有的利用职务之便找人“代言”,自己幕后得利;有的借机地方慰问,变通公务开支;有的默许或暗示入党评功人员、退伍转业人员为连队做“贡献”;有的对地方慰问物资不入账、不公示;有的变相侵占*休息权和手机使用权。
    二、基层“微腐败”的原因剖析
    “微腐败”看似微不足道,但长此以往,错误思想弥漫扩散,污染风气、影响军心、动摇士气。从深层次分析,基层“微腐败”长期滋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有的对基层“微腐败”认识不够深入准确,表现为“微腐败”问题屡禁不止、纠而未绝;有的长期受部队不正之风的侵蚀和影响,惯性思维、本位思想作祟,认为小吃小拿、小恩小惠无伤大雅;有的教育手段单一,摆不脱“一支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老套做法,教育走心入脑不够。调研中,多名*答不全“十九大分水岭”“三万元硬杠杠”“五个依法移送”等基本内容,部分*对下发的《*》等警示教育片相关内容印象不深。
二是组织功能有弱化。基层党委(支部)纪检委员、基层风气监督员作用发挥不够,还存在不敢、不愿、不想、不懂的问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1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