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文化蕴含在政治生态建设中的智慧(全文1899字)

文化蕴含在政治生态建设中的智慧
徽文化是中国古代徽州一府六县区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型样本,由此衍生的徽学则成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之一。徽文化中的政治文化、廉政文化,内容丰富、内涵精深,在挖掘徽文化价值过程中,我们应科学汲取徽文化中的价值精髓,充分运用徽州历史文化智慧,促进新时代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徽州政治文化、廉政文化的长期影响和熏陶下,明清徽州地区涌现了一大批名臣廉吏。据有关统计,清代共有状元112名,其中徽州本籍及寄籍徽州子弟考中状元的有19名。徽州府科举入仕人数更是处于全国各府之翘楚。如,清代歙县本籍或寄籍京官者,有大学士4人、尚书7人、侍郎21人、都察院都御史7人、内阁学士15人,地方官更是不计其数。《婺源县志》也明确记载了婺源县明代县官以上有505人,清代县官以上326人。徽州官员不仅入仕人数多,而且都具有共同的政治品质:一是廉洁自律、洁身守道,现有文献很少有徽州贪官污吏的记载;二是刚正不阿,多谏官能吏;三是具有独立的人格,不依附于权臣;四是不畏邪恶,敢于抗争;五是勤政爱民,造福一方;六是兴才育学,热衷于地方文教事业。徽文化熏陶了徽州人从政为民之道,同时也促进了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较高历史智慧价值和现实意义。
  培育和践行儒家传统从政价值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徽文化崇德修身,注重礼义名节的价值理念,构成了徽州士族的从政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影响下,徽州士族养成了独特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不以当官发财致富为职业动力,而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责任担当。政治风气一旦形成,便代代相传,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约束体系与道德体系,固化为徽州官员道德内化的力量源泉。
  建构徽州士族“蒙学―大学”的教育体系。徽州士族“养正于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27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