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溧水区政府工作报告
溧水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政府工作报告
——在南京市溧水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代区长张蕴
2020年1月4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强富美高”新江苏蓝图五周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目标,解放思想、对标找差、创新实干,圆满完成了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实现程度排名全省第四。对标找差迈出实质步伐,“学昆山、赶宜兴、超溧阳”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0亿元,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5亿元,增长11.8%,总量、增量、增幅均超对标区。“国字招牌”实现历史突破,荣获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十足的国字号名片,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水平分别位列全国百强区第52位、第18位。对外开放迎来机遇风口,成功承办首届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论坛,携手杭州余杭区共建“宁杭合作试验区”,接连获批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南京机场跨境电商产业园,溧水“开放的时钟”越拨越快,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门越开越大!
这一年,我们稳增长、提质效,全力打造南京南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地,提振了“溧水自信”。在全市率先出台制造业企业家关心关爱10条政策,创造性划定一二级产业发展保护区,产业用地占比提高至28%,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其中新能源汽车、临空产业实现逆势增长,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2家、瞪羚企业[1]2家,被确定为全市唯一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技改投资占比突破58%,53个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27亿元,27个制造业优质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135亿元的欣旺达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南农大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项目落户南京农高区,开发区、高新区实现一体化运作,建成高标准创新载体23.8万平方米、人才公寓10万平方米,空港智慧创业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举办第三届人工智能“双创”大赛,发放“苏科贷”“宁创贷”“溧科贷”8.5亿元,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6家,新增新型研发机构3家,集聚高层次“双创”人才30人、高素质人口2.2万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亿元。建筑业施工产值、税收分别增长14.2%、42%。
这一年,我们抓改革、促开放,着力释放更高水平经济发展活力,书写了“溧水担当”。在全国首创并率先基本实现“1230”[2]改革目标,“753”[3]审批制度改革走在省市前列,被评为省级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先进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细则”,全面运用“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成果,整治低端落后企业53家、“散乱污”企业113家,盘活低效闲置土地1452亩,完成土地增减挂钩6253亩;新增金融机构4家,为实体企业授信350亿元,涉企减税降费16.2亿元,被评为省级金融生态优秀区。实体化运作区经开集团、水务集团,获省转贷新增地方债券20.4亿元。空港会展小镇一期基本建成,全球智慧出行大会永久落户,机场大通关基地、江苏白马农业国际博览中心竣工投用。深入实施“招商突破年”行动,区领导“一对一”领办推进重大招商项目,开展主题推介活动33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5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63个,实际利用内资13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在全市三季度招商擂台赛中成为唯一夺得“双红旗”的区。开发区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中排名再进一位、位列第四,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级开发区。
这一年,我们强功能、补短板,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刷新了“溧水颜值”。高标准修编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空港新城“一带两核多中心”布局基本形成。省道340、省道204城区段建成通车,溧高高速、秦淮河四级航道整治工程加快推进,30万吨新水厂、秦源污水厂四期扩建工程提速建设,建成“四好农村路”76公里,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新改建供水管网31.3公里、污水管网32公里,铺设燃气管网85公里。完成秦淮大道、交通西路等城市主干道改造,新建市政道路30公里、城市绿道13公里,区委党校、区档案馆、城隍庙文化街区等地标项目基本建成,城南新区公交首末站主体完工,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全面启动住宅小区“美丽家园”建设,改造城区棚户区38.8万平方米、拆除违建14万平方米,整治老旧小区5个、背街小巷30条,新改建农贸市场6个,飞燕文化产业街区首开区建成开放。新建城乡停车场20处、智能化停车场4处,新增城区泊位6000个。新建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1座,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机械化清扫率达97%,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市政养护考核排名全市前列。
这一年,我们治源头、固本底,高标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了“溧水样板”。农业现代化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新增高标准农田4万亩、设施农业4300亩,白马“两莓”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屏长乐社区创成全国“一村一品”[4]示范村。成功举办世界街舞锦标赛等赛事节庆活动30余场,天生桥景区创成国家4***级景区,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全面完成“三清一改”[5]工作,创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18个,晶桥“三口三化”[6]做法得到省市肯定,我区被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区。坚决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销号,水、气、土污染联防联治机制逐步完善,“河(湖)长制”责任压紧压实,在全省率先提出誓创高质量全域Ⅲ类水,石臼湖、东屏湖获批省级湿地公园,省市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在全市率先运用走航监测等创新措施,PM2.5年均浓度40.6微克/立方米。
这一年,我们增福祉、促和谐,完善提升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体现了“溧水温度”。在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的情况下,继续把80%以上的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97件民生实事兑现到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970元、增长9.5%。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五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6.28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和被征地人员待遇与市同步提标。召开全区教育大会,设立1亿元名师基金,7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建成开学,南京艺术学院等知名院校落户溧水。高质量编制《“健康溧水2030”规划纲要》,区人民医院创成三级医院,国家冰雪极限运动训练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获评全国县域医共体试点地区。新建安置房311万平方米、分配9984套,修缮农村危房314户。与新华报业签约共建李巷红色教育基地,成立区融媒体中心。全市首家区级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社会治理大联动中心建成运行,推行“镇街吹哨、部门报到”,首次入选国家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法治、司法行政工作绩效及公众安全感均位居全市前列,被评为全省信访 “三无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效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
这一年,我们转政风、提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展示了“溧水形象”。扎实开展政府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顺利完成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进一步完善常态化学法、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解决“12345”热线群众投诉3.6万余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9件、政协委员提案143件,办结率、满意率及基本满意率达100%。全面排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政府系统会议、文件、督查事项减少50%以上。坚持不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抓好中央、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持续整改,推动政务环境持续优化、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同时,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工作实现了新进步,对口帮扶和扶贫协作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民宗、台侨、档案、人武等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强富美高”新溧水建设的第五个年头,回首五年来同舟共济的拼搏之路,我们深感信心堪比黄金、定力就是磐石。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百亿级台阶,年均增长9%,人均位居全省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进7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1.3%。特别是近三年来,我们以极大定力打造南京南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地,“建设城市副中心、再造一个新溧水”的信心更足、能力更强。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市和区委直接领导、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支持、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克难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溧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各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溧水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首五年来稳中求进的转型之路,我们深感改革才有出路、开放才有未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五年,溧水闯关夺隘、爬山过坎,一步步趟出了新路、实现了跨越。从“3530”[7]到“1230”,从“12345”到“3721”[8],一串串数字代表着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改革的新名片;从“空港保税”到“跨境电商”,从“会展小镇”到“航空总部”,一个个地标镌刻出溧水抢抓机遇窗口、勇立长三角潮头的坚实足迹。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溧水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破解难题的唯一选择,面临的矛盾越多、遇到的挑战越大,越要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回首五年来攻坚克难的奋斗之路,我们深感问题不容忽视、矛盾亟待解决。对照“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要求,许多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有待加快,地标性龙头企业总量偏少;实体经济发展诸多困难“碰头”,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趋紧,水、气、土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还不充分,与广大市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期待还有差距;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依法行政能力和法治政府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干部改革创新意识、担当作为精神仍需提升。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妥善应对,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推进“强富美高”新溧水建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当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与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交织,宏观大环境错综复杂与区域小环境日趋向好并存。我们要充满信心、保持定力,牢牢把握发展的“时”与“势”,在“危”与“机”的转换中把握战略主动,在“稳”与“进”的统筹中抢抓战略机遇,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城市高效能治理,让新发展理念成为“强富美高”画卷上的鲜明底色。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市区委全会提出的要求,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突出高质量发展总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9],全面做好“六稳”[10]工作,大力推进招商突破、企业服务、六大行动攻坚[11]、治理效能提升“四个年”活动,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溧水迈出新的更大步伐,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做好今年工作,重点把握好四条原则:
——坚持忠诚为魂,强化对标对表。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对党的绝对忠诚体现到区政府工作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法治为纲,提升治理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高水准构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两张网,探索特大城市郊区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坚持实干为要,勇于担当作为。持续深入以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用新发展理念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全力“争第一”“创唯一”,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跨越“娄山关”、夺取“腊子口”。
——坚持民生为先,增进人民福祉。更加注重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拥有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放心的康养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性指标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0%、12%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6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7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6亿美元,净增规上工业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约束性指标主要是:节能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安全生产管控指标控制在省市目标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将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高质量,增创高端高新高效的现代产业优势。
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主线,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
打造制造业发展高地。按照市委赋予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定位,大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以上。产业体系上,按照“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标准,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培育新能源汽车、临空、大健康三大产业地标,以及机电、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力争“3+N”主导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企业培育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助推一批“小巨人”企业实现快速成长,培育一批本土头部企业及上市公司,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产业“航空母舰”及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新增产值超10亿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50家以上。平台共享上,制定产业基础能力再造实施方案,布局一批高端共性技术平台、产业创新中心。要素保障上,用足用好1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大幅提升制造业信贷投放规模,新增工业用地占比提高至30%。
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南京农高区要紧扣国务院赋予的“绿色智慧农业”主题和“两区一地”[12]定位,全面启动核心区建设,扎实推进南农大作物表型组学、中粮基金、中饮巴比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未来食品产业园及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全国“双新双创”博览会落户白马,高标准办好国际草莓品牌大会等24场国际农业展会,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现代农业要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农业全链条开发和一二三产融合,新增高标准农田3万亩、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家,推进沙塘庵粮食交易市场转型升级,支持洪蓝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争创全国绿色食品(水稻)原料基地、“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区等“国字招牌”。稳定粮食生产,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打造开放型服务业融合高地。生活性服务业要向便利化、品质化发展,精心培育数字经济、夜间经济等新消费增长点,推动悦居广场、秦淮美食街区、城隍庙文化街区开业运营,引入更多“名店、名企、名品”,点亮溧水高品质夜间“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要向专业化、高端化迈进,强化与南京主城的联动发展,推动科技服务、金融信息、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新型业态发展,探索“两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总部经济要加快推进中铁十一局华东总部基地等一批标杆项目,支持各板块新建一批总部经济集聚区,吸引企业把“核心的核心”“主业的主业”“总部的总部”放到溧水、扎根溧水。房地产业要坚持“房住不炒”底线和“购租并举”基调,从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打造重大项目集聚高地。狠抓招商引资“第一工程”,聚力实施招商突破行动,制作全区招商地图,高质量开展中介招商、资本招商、驻地招商和产业链招商,高水准办好20场境内外主题招商活动,力争引进超亿元项目200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65个,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30个以上,确保实际利用内资120亿元。强化招商考核“第一导向”,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紧盯签约项目落地率、开工项目投资完成率等指标,继续办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2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