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本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民革市委、九三学社市委
2020年03月02日
市政协委员、第一财经日报社副总编辑杨燕青,以及林羿、吴健生、李磊、孙政[1]等反映,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要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保障城市安全健康运行,确保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一、“十四五”规划编制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和改革力度
上海要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需要拥有与之匹配的更高能级的公共卫生防疫系统。此次疫情暴露出上海在公共卫生能力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比如,2018年上海全市卫生人员总数为25.14万人(对应于2400万常住人口),人均拥有卫生人员仅比全国水平高0.001;全市居民平均就诊人数11.4次(以常住人口作为基数),是全国的2倍,整个医疗体系实际承受的压力较重。又如,上海市和各区疾控中心的实际编制数仅达到要求的60%-75%,公共卫生人才匮乏。
建议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重点关注公共卫生改革。一是加大公共卫生领域投资。将市级卫生健康支出GDP占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从2019年的7.8%提升至15%左右,即从200亿左右上升到400亿左右。在医疗领域加大开放力度,允许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进入,进行实质性的供给侧改革。二是强化公共卫生机构职能。增加并配足疾控中心防疫人员编制,给予充分经费保障。在国民健康和医疗相关标准和政策制定中,提升公共卫生指标的考量权重评估,增强公共卫生机构(疾控中心)在疫情防控、应急启动工作方面的职能和权限。三是加强公共防疫人才培养。建立类似于美国的NIH的上海/国家公共卫生研究院,建立公共卫生与防疫的研究体系、实验室体系,汇集全球高端科技人才,承担中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前沿研究工作。在高等教育中重视流行病和公共卫生专业的设置和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在职教育培训和相关证书效力。
二、建立城市风险及应急管理平台
风险防控已经成为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3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