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情况※
针对本市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需求与基层卫生服务供给不充分、供需匹配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分析制约本市基层医疗卫生发展、制约供给侧改革的瓶颈问题,当前本市与全国各地相交而言,尤其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基础上,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相对保守,体制机制突破乏力,存在“两个不衔接、一个不均衡”的现状:与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不衔接,与市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不衔接,各区医保资源配置与效率不均衡。
※问题及分析※
1、地方政策引导就诊下沉缺乏合力
政府出台的政策本意是方便居民看病、减轻患者负担,但实际上让专家走向普通门诊和普通专家门诊,将进一步促进二、三级医疗机构的虹吸作用。另一方面,在没有实现合理补偿机制的前提下,由于特需门诊和普通门诊、普通专家门诊收费差距大、医生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专家出普通门诊和普通专家门诊的动力并不足。一边是放开服务价格,一边是限制服务规模;一边是引导就诊下沉,一边是留住患者。政策与政策之间出现了矛盾,导致改革的结果与改革初衷相背离。
2、分级诊疗“只分级没分工”,老百姓看病不方便
根据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要求,三甲医院至少有50%的专家号源要留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实际而言,医院在双向转诊上,虽然专家号源下放给社区了,但仍存在选择性下放号源以及流程衔接不顺畅等问题。一是专家号源有选择地下放给社区,比如只部分下放老年科、内科等号源,而没有热门科别号源下放;二是没有在转诊路径、对接流程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明确分工,签约居民只解决了预约到挂专家或专病号问题,但和其他非签约居民一样,同样要经历排队、挂号、预约检查、二次就诊的过程,不能体现双向转诊的便捷与吸引力。甚至很多非签约居民通过微医网、挂号网等第三方平台,一样可以便捷地挂到专家号。
3、延伸处方“叫好不叫座”,老百姓配药不方便
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中推行的延伸处方,本意为解决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目录不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4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