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浙江省、贵州省等地学习考察的报告
来源:州美丽湘西办
为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深入推进我州美丽湘西建设,7月25日至8月1日,州委副秘书长、州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州美丽湘西办主任祝期祥率队,8县市和湘西经开区美丽湘西办主任、州美丽湘西办相关工作人员赴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湖州市安吉县,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湄潭县就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学习考察。考察组一行通过实地察看、阅读资料、观看视频、与地方工作人员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三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7月31日晚,考察组一行就学习考察体会和下步美丽湘西建设工作进行座谈,通过学习考察,达到了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增长见识、学习经验、促进工作的目的。
一、基本情况
浙江省杭州、湖州两市均按浙江省统一部署从2003年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历时10余年,经历了村庄整治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3年至2007年,以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实施村庄整治建设。主要任务是整治村庄环境“脏、乱、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二阶段:从2008年至2010年,在第一轮整治的基础上,将整治范围不断扩大,力争区域范围内绝大部分村庄环境得到较好的整治,并提出了“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村庄绿化”五大重点整治目标。第三阶段:从2011年至2015年,围绕“四美三宜两园”(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的总体要求,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开始,浙江省提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两市全面开始美丽乡村建设新的进程。贵州省遵义市于2001年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农村基层文明创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广大农村逐步呈现出环境生态化、产业特色化、村庄景区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态势,走出了一条可供西部地区及至全国借鉴的农村发展之路。截止目前,全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已覆盖全市226个乡镇1700多个村,受益人口占全市农民人口的90%以上。2013年起,贵州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紧紧围绕“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广泛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全省各地创建活动再掀新的高潮。
此次考察的三市美丽乡村建设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效,各考察点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同时它们又具备一些共同的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城乡处处美如画。走进各考察点,映入眼帘是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卷”,山峦秀美,溪河潺潺,一间间整齐统一、富有地方特色的农舍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农田象庄园,村庄象花园,从大景观的整体塑造,到道路庭院的细节布置,处处精致、协调、美观,村在林中、房在花中、人在景中,移步即景,步步皆景,让人感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二)文化元素显特色。各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都注重挖掘地方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大到村庄建筑的规划布局,小到各类标志标牌的设计制作都充分展示了当地特有的文化色彩,乡村图书馆、博物馆、展览室记载着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古桥、古渡、古井、古宅、牌坊、祠堂处处彰显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乡风文明村洁净。考察中,无论是沿途路过,还是实地走入,考察点可视范围内都没有垃圾乱扔、污水乱流现象,家家户户窗明几净,大小村庄洁净如洗,关于爱国爱家、勤俭自强、崇文尚礼、敬老尊贤的村规家训在村中随处可见,处处一派和谐文明的美好景象。
(四)产业兴旺民富足。考察发现,各地都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入股等方式建起规模农业产业园、生态精品农业园,实行规模化种植和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优美的田园风光、良好的自然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引吸了各地游客的目光,各个乡村旅游景点游客如织,以民宿、民宅为载体的农家乐、洋家乐、乡村酒店价格不菲,节假日期间甚至一房难求,乡村休闲观光游成为这些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良好的生态环境变成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与当地工作人员交流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考察点所在的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周边地区。
二、经验启示
(一)规划设计高起点。各考察点所在县市区都把规划设计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聘请高规格的规划设计单位,以生态优先、景观优先、公建优先为准则,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能够从自身实际和优势出发,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桐庐县率先在浙江省提出全域景区化理念,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县,以景点的要求建设乡村,先后委托中国规划设计院、中国美院、同济规划院等名院名校编制一大批高水准规划,着力打造“山水如画、人间仙境、潇洒桐庐、秀美乡村”品牌。安吉县县域控规覆盖率达95%,所有乡镇、村编制生态乡镇、村庄建设规划,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实施,所有建设项目必须做出与整体相适应、相协调的设计,该县“浙北民居”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已更新至8.0版本。湄潭县对全县320个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寨进行总体规划,并按照“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七大核心要素设计20余套“黔北民居”建设图纸供群众选用,同时,按聚散相宜、错落有致规划布局新居,使民居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确保了美丽乡村建设科学有序、特色鲜明。
(二)示范创建重投入。考察发现,各地基本采用示范创建、分批实施的模式,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过程中,特别注重基础工作方面的投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有实质进展,有实在效果。杭州市自2011年开始,每年安排3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对于验收合格的精品村,按优秀村10个、良好村20个、合格村20个三个档次,各村分别补助160万元、 120万元、100万元,另外,重点整治村验收合格后,每村安排以奖代补资金10万,按上年度农村户籍人口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安排以奖代补资金用于村庄长效保洁。遵义市按每个示范创建村100万的标准投入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安排8000万。湄潭县对群众自建标准化黔北民居按每户7000元的标准给予现金补助,并配套3000元用于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
(三)注重生态美环境。各地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生态良好的美丽乡村综合形象。安吉县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实行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大力推广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模式、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模式,全县规模畜禽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分别达97%、92%、74%。桐庐县大力推广分散式厌氧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实现了全县18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全覆盖。遵义市开展了以整治农村“五乱”(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整脏治乱”行动,着力改变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四)培育产业强基础。考察点所在县市区均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时牢固树立“建设美丽乡村与经营美丽乡村并重”的理念,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种养、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多样化,实现了村美、民富、社会和谐的建设目标。安吉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不断提升白茶、笋竹、蚕桑发展层次,“安吉白茶”成为全国首个在华东林交所上市的绿茶品牌,竹业经济综合实力全国第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2015年接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4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