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素材: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故事13个(全文24599字)

目 录

“建党先声”自此起……………………………………………………2林伯渠:手举马灯照万人………………………………………………6她是刘少奇的革命伴侣,32岁牺牲后丈夫悼念:女共产党员之杰出者……………………………………………………………………9为了让工友们记住,他把名字改了………………………………12阁楼里的革命火种………………………………………………………14中共小源支部:画一面党旗,执一盏马灯,护一方平安18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21毛主席为他的亲属签发了第壹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26半条被子鱼水深情……………………………………………………..30向警予: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34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见证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38星火起湘南…………………………………………………………………43贺龙的《党员登记表》:我什么都没有了……………………..48陈赓的家风家训………………………………………………………….52
“血洒龙州”的忠诚故事…………………………………………….55

“建党先声”自此起……

    巍巍麓山下,熙攘闹市中,长沙市岳麓区新民路,藏着一个安静的农家小院。院子四周竹篱环绕、香樟耸立,静谧古朴。这便是新民学会旧址处。
    新民学会成立于1918年4月14日,由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湖湘爱国青年志士创建,是中国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的策源地、湖南革命斗争的核心组织,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了思想理论的探索和干部队伍的准备,被誉为“建党先声”。
这里的历史:农舍里成立新民学会
    1917年至1919年,蔡和森全家迁居于此。出于共同的志向,蔡和森、毛泽东、萧子升等人慢慢聚到了一起。
    他们都是湖南第一师范教授杨昌济的学生,受其影响,接触到新文化运动民主之风,并形成“奋斗、向上的人生观”,决心探求国家民族的兴盛之道。蔡和森租住的这间房子,成为大家聚会的场所。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萧子升、陈绍休、萧三、邹蕴真、张昆第、陈书农、邹彝鼎、周明谛、叶兆

桢、罗章龙共13人,聚会于岳麓山下蔡和森寓所“沩痴寄庐”,
举行了新民学会的成立会。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由毛泽东、邹彝鼎起草的会章。会章采“大学之道在新民”之意,定名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会议选举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由于萧子升不久后即赴法勤工俭学,新民学会的会务工作实际上由毛泽东主持。
    新民学会一成立就是一个认真、严肃、健康向上的青年团体,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学会内部充溢着求知、发展、创造和开放精神,会员素质良好,富有奋斗、牺牲精神,勇于向外进取发展,无所畏惧地创造新的生活。
    学会会章要求每个会员做到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等5条纪律,如有不正当行为或故意违反会章,经多数会员议决,开除出会。在1920年5月上海半淞园会议上,又规定会员必须有“潜在切实,不务虚荣,不出风头”的作风。凡新会员入会,必须具备“纯洁”“诚恳”“奋斗”和“服从真理”等条件。
    新民学会在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的倡导下,坚持了“向外发展”和“国内研究”两头并重的方针,一支在国内,主要在湖南,散布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一支在国外,主要在法国,还有俄国、日本、法国和南洋。他们共同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同心协力创建中国共产党。
1920年7月在法国蒙达尼会议上,蔡和森率先提出“组织

共产党”,及时向国内的毛泽东等传递,并相互探讨、磋商。特
别是就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进行了多次重要通信,反复沟通,从而使建党思想趋于完臻。9月,蔡和森给毛泽东的通信中明确提出“必须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对此表态“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何叔衡、彭璜、陈子博、熊瑾玎、陈书农等会员也都认为“有组党之必要”。
    至此,组建中国共产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毛泽东、何叔衡等人的积极活动下,1920年冬,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新民学会的先进知识分子中诞生了。最初成员为毛泽东、何叔衡、彭璜、贺民范、陈子博、易礼容等6人。
这里的故事:嘤鸣求友
    1915年9月中旬,长沙城内中等学校传达室门口均贴有一张征友启事,有几百字,古典文体。大意是,今日祖国正处在危急存亡之秋,特邀请有志于爱国之士,大家一起砥砺品行,储备才能,共同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启示原文引用了诗经中愿嘤鸣以求友,并指出要结交对学问时政感兴趣,能够吃苦耐劳,意志坚定,并随时愿意为祖国捐躯的青年。
    落款署名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发出之后,各校师生议论纷纷,思想守旧的人认为二十八画生是一个神经质的人,将其撕毁。有的猜测,二十八画生是找女朋友。湖南女子师范的马校长,平时都是禁止该校女学生与男学生来往,看到这张启事后更加防范了,特地跑到湖南第一师范调查二十八画生何许人也?后来经过

调查发现二十八画生是毛泽东繁体字的总笔画数。他湖南第一师
范第八班一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又有鸿鹄之志的青年。。

林伯渠:手举马灯照万人

    林伯渠故居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修梅乡凉水井村,离县城约13公里,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为林伯渠曾祖父林长槐任四川邻水县县令时所修建,故居坐东朝西,为三进,共有正房14间,杂屋5间,建筑面积857平方米,整个建筑古朴典雅,且“诗礼传家”之气浓厚。共馆藏文物1221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20件,三级文物68件。
    1985年,经中央办公厅批复,对林伯渠同志故居进行修缮。围绕“故园、田园、陵园”的思路,从2013年起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并完成了林伯渠广场、林修梅广场、林伯渠生平陈列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丰富了红色基地内涵,完善了观光教学接待条件,故居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
手举马灯照万人
    长征路上,夜行军中,红军战士常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战士的灰色军装,提着一盏明亮的马灯,站在险隘的路口,叮嘱着同志们“小心,小心!”。他,就是时任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林伯渠同志。
在长途的夜行军中,林老年纪大,身体也较弱,自然比起青

年同志更要劳累和疲乏。但他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从不说
苦。每次行军时,他总是提着那一盏小马灯或前或后的照顾着同志。他的小马灯从不个人占用,一定要把光亮照着大家。他不仅是在险隘难行的路口,举灯照耀着,让同志走过去,还交代后面的同志要注意险路。每次遇到溪流沼泽,他都要用一根竹棍子,走在前面探路,引导大家安全地通过。
    一天夜晚,部队正在翻越四川天全境内的一座名叫老虎岭的大山,突然前面传来“哎哟”一声,林伯渠急忙询问,原来是前面有一条溪沟,一位小战士过沟时不慎掉了下去。林伯渠三步并作两步赶了上去,举着马灯一照,只见山沟足有一丈宽,沟上面仅搭着一根树,朝下看,黑咕隆咚不见底,隐隐传来流水声。这时,只听见从下面传来了小战士的声音:“我还活着,我看见小马灯了!我看见小马灯了!”听到那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喊声,林伯渠一边安排搭人梯,一边找来绳子吊马灯。只见马灯顺着人梯走,人梯随着马灯行,终于把小战士拉了上来,挽回了一条生命。
    为了避免再次意外,林伯渠手持木棍举着马灯,照着独木桥大声果断地下命令:“快,迅速过桥!”这可急坏了警卫员小邓,他搓着双手心急如焚。“林部长,您这要举多长时间啊?”“不管时间多长,都要保证战士们过桥无险情。来,我们两人轮流举,
20分钟为一轮”。就这样,在小马灯微弱的灯光下战士匆匆过桥,足足过了4个小时,等到部队全部通过时,已是午夜时分。林伯

渠这才带着警卫员最后一个踏上征程。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队伍
全部到达两河镇。迎面走来朱德总司令,拉住林伯渠笑盈盈地说:“辛苦您了,有一名女战士要为您唱首歌。”
    “年过半百老英雄,又当部长又当兵,山高水深何足惧,手举马灯照万人。”
    唱歌的女战士叫李坚真,是前一晚掉下山沟小战士的老乡。还有一位宣传员战士黄镇也以林老手提马灯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创作,在他所画下的素描里,林老提着小马灯,雄姿焕发,阔步朝前,真实地表现出了长征中老英雄的精神面貌。
    “长途不疲伴同仁,掌握光明赖一灯。总是前进好风景,目标注定有南针。”这首《记长征马灯》,是1959年9月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林伯渠同志写下的诗句。当时,他参加中国人民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仪式,在众多展品中,他在长征中自己曾使用过的马灯前久久驻足凝望,即兴赋诗。老一辈革命家在极其艰难的环境里,总是能锁定目标,以革命的大无畏胸怀欣赏一路前进中的好风景,只因为心中有一盏明亮的灯。这盏灯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她是刘少奇的革命伴侣,32岁牺牲后丈夫悼
念:
女共产党员之杰出者

    何宝珍故居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梅花镇贵头村洑水河畔,占地面积200平方米,是典型的清代抬梁式湘南传统民居。
    家乡人民十分重视何宝珍故居保护利用,先后修复何宝珍故居、纪念馆、铜像广场,于2017年4月何宝珍诞辰115周年正式对外开放,一代革命英烈的英勇事迹,远播四方,成为重要的红色文化教育、党性教育基地,2019年参观游客达30万人次。何宝珍故居与道县烈士纪念园、何氏宗祠、海龙庙、宝珍小学、宝珍大桥、天然浴场和300亩连片荷花和200亩生态水果采摘园连成一片,形成人文荟萃、风景秀美的何宝珍故里景区,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永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女党员之杰出者何宝珍是湖南省道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女党员,刘少
奇同志妻子、早期革命战友。1918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春加入中国

共产党,她经毛泽东、杨开慧介绍认识刘少奇并派往江西萍乡安
源担任路矿工人俱乐部工人夜校教员,1923年4月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她与刘少奇结婚。
    何宝珍与刘少奇一道走南闯北,先后在长沙、广州、上海、武汉、天津、沈阳、哈尔滨、满洲等地从事党的白区工作、工人运动、抗日斗争、妇女工作,先后担任武汉妇女协会组织部长、全国互济总会副主任兼营救部长等职。1933年为营救革命同志不幸在上海被捕,坚持狱中斗争,宁死不屈保守党的机密,1934年深秋壮烈牺牲在南京雨花台,时年32岁。刘少奇对何宝珍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英勇坚决,为女党员之杰出者”。
何宝珍被捕
    1930年6月,刘少奇率团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委并留驻莫斯科。何宝珍孤身留在哈尔滨待产,等到毛毛出生后返回上海,化名王芬芳,以教师身份作掩护,担任中华全国互济总会负责人兼营救部长。
    因为长期行走在刀光剑影的白色恐怖中,奋不顾身地营救被捕的革命同志,引起了敌人的注意。1933年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何宝珍为送营救廖承志的情报给何香凝,返回途中被国民党特务盯梢,她发现敌情后在大街小巷几经辗转回到驻地,反锁庭院大门后,快步走进房间,迅速抱起熟睡中的毛毛,依依不舍地托付给邻居张妈,母子连心的毛毛在怀中伸出干瘪的小手,紧紧揪住妈妈的衣袖,拼命地哭喊着“妈妈、妈妈、妈妈……”

儿子的哭喊声撕心裂肺,如一把尖刀插在母亲的心上!危情
时刻,她忍痛割爱丢下眼泪汪汪的孩子,转身回到房间焚烧机密文件……天空乌云密布,院外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紧张的气氛让人窒息,一秒、两秒、三秒……一帮气势汹汹的便衣特务破门而入,强行带走何宝珍。
她这一走,也成了永别。

为了让工友们记住,他把名字改了

    李立三同志故居位于醴陵市城区阳三石街道立三村,始建于晚清,原系他人产业,1891年为李立三的祖父所购置。占地面积2355平方米,建筑面积922平方米,坐东朝西,黄色围墙,八字柴门,门额题“芋园”。
    李立三同志故居陈列馆“投笔效班侯工运领先锋”——李立三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展厅面积525平方米,展示了200余张鲜活生动的图片展板、230多件(套)饱经沧桑的文物资料、3处形象逼真的浮雕场景。展览共分为“渌水孕育忧国青年、工人运动杰出领袖、耿耿忠心为国为民、铮铮铁骨风范永存”四个部分,以李立三同志的鞠躬尽瘁的革命生涯为主线,通过运用图片、浮雕、场景及视频播放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李立三同志的革命生涯和历史功绩。
    李立三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重要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他早期赴法勤工俭学,投身革命。他曾组织领导轰轰烈烈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领导和指挥震惊中外的上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和收复汉口英租界,参加和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

朽的功勋。
“立三”的由来
    李立三1924年3月到达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公开使用的名字仍是李隆郅,其间曾用过“李成”、“李诚”等笔名,过了半年多才改名为“李立三”的。
    其过程颇为戏剧化。大概是1924年11月,上海吴淞口成立工人俱乐部,要投票选举俱乐部负责人。为了同黄色工会作斗争,党组织安排李隆郅当候选人,担任俱乐部主任。
    邓中夏与李隆郅在去吴淞口的火车上,谈论到这次投票选举的一些具体问题,邓中夏突然说道:“今晚上的选举,你的名字太文了,像这个‘郅’字,工友们别说写,连认也认不得,是不是改为一个简单的字?”
李隆郅觉得邓中夏说得有道理,表示接受他的建议,改一改
自己的名字,但是一时又想不起改什么名字,便反问道:“那么改个什么名字好呢?”邓中夏也一时被问住了,于是,两人思考起来。
    突然,邓中夏见车厢门口站着三个人,便脱口说道:“叫三立吧!笔画简单,工人好认,写起来也方便。”李隆郅听了,略加思索后笑着说道:“三立不好听,就叫立三好了。”

阁楼里的革命火种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村部。1925年,毛泽东回到韶山亲手创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这一颗诞生在毛泽东同志故居阁楼里的革命火种,很快就焕发出巨大的革命能量,在韶山点燃了农民运动的熊熊烈火,并以燎原之势迅速遍及全国,在中国革命史乃至现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播火韶山别样红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他认为,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中共三大上,毛泽东郑重的提出了农民运动的问题,并负责起草《农民问题决议案》。
    1924年年底,毛泽东致信上海国民党执委会,以“脑病”名义请假回乡“养病”。1925年2月6日,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回到韶山,深入群众,领导和开展农民运动,他们开办农民夜校,建立秘密农协,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工作,发现毛新梅、庞叔侃、钟志申、李耿侯等人政治热情和阶级觉悟高,在与从安源煤矿回乡的共产党员毛福轩商量后,决定把他们作为韶山的革命骨干培养,依靠他们去发动组织贫苦农民起来革命。

回乡播火种
    6月的一个夏夜,就在上屋场毛泽东卧室阁楼上,毛福轩简单介绍了这四位同志的简历后,毛泽东亲自主持了入党仪式。宣誓完毕,毛泽东宣布中共韶山支部成立,由毛福轩任支部书记代号“庞德甫”,直属中共湘区执委(即当时的湖南省委)领导。自此,韶山有了党的组织,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在韶山燎原。
    特别支部成立后,在毛泽东的指导下,有步骤有重点的领导开展革命活动,通过“雪耻会”进行反帝宣传、在反动派手中夺取乡村教育领导权、开展平粜阻禁运动,这些斗争相继获得了胜利,狠狠地打击了土豪劣绅,大大提高了韶山农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信心。毛泽东从农民高涨的革命热情中,已感到一场不可抗拒的农民运动正在孕育着摧枯拉朽的革命风暴。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发展沿革
    1925年8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后,中共韶山特别支部领导韶山人民继续开展革命斗争。到1925年底,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由最开始的5名党员发展到110多人,建立了7个支部,韶山特支随后升格为中共韶山总支;1926年4月,党员人数由110多人增加到230多人,毛福轩遵照中共湖南区委的指示,在总支的基础上成立中共湘潭(韶山)特别区委员会;1926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组织问题议决案》的规定,成立中共湘潭第一区部委会(后改银田区委),此时,中共湘潭地方执行委员会(即县委)已成立,其隶属关系改为中共湘潭地执委领导。

党组织的诞生与发展,谱写了韶山历史的新篇章,从此韶山
人民过去那种零散的自发的斗争有了指路明灯,荡漾的韶河水很快汇入了中国革命的洪流。
    1927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毛泽东实地考察湖南五县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写下重要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考察农运后,韶山党组织和区农协抓住机遇,马上召开各层次的会议,认真传达和贯彻毛泽东在考察期间的一系列讲话精神,韶山人民大受鼓舞,斗志更加旺盛,有力的促进了党建和农运工作的新发展。至1927年5月,韶山党组织已经发展到21个支部,党员人数增加到360
人。

但在1927年5月21日,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后,韶山的
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关系、党的集体活动中断达十年之久。中共韶山支部最早的5位成员毛新梅、李耿侯、钟志申、毛福轩、庞叔侃,都先后惨遭国民党杀害,“韶山五杰”,名垂千古。
    直到1938年1月,中共湘潭(韶山)特别支部在韶山冲青山坳毛月秋家恢复成立,特别支部隶属中共湖南省工委领导。
韶山的共产党人,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在党组织的创建—
—破坏重建——隐蔽——恢复的艰难曲折斗争中,英勇奋战,前仆后继;时刻发挥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平凡而又壮丽的凯歌。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湖南农民运动、秋收起义中大显身手,

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从来没有停止过革命斗争,
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坚贞不屈的烈士。韶山这块只有247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在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1700人献身革命,现在已正式认定为烈士的就有149位,韶山人民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共小源支部:
画一面党旗,执一盏马灯,护一方平安

    中共小源支部旧址位于岳阳临湘小源村棋子山下月亮湖畔,房屋坐西朝东,泥砖、木料、汉瓦结构,连三间民房,占地面积
80平方米,是棋子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代表性建筑之一。
    1947年秋,中共长沙县榔梨区委派共产党员师兴生到临湘小源一带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发现这栋民房地理位置偏辟,当时便定为中共小源支部地下组织开展秘密活动场地。1949年2月中共小源支部成立后,有常盛华、陈新墅等多位同志先后在这里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941年初,国民党以“皖南事变”为开端制造了酝酿已久的全国性事变,劫波所及,地处湘鄂赣边苏区的临湘先后有30多名地下党员遇害牺牲。1941年5月至1947年秋,临湘境内的地下组织因遭严重破坏基本停止工作。
    1947年秋,中共长沙县榔梨区委派遣地下党员师兴生、杜其生、易子富等来临湘小源一带,以佃田谋生为掩护,秘密开展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他们发现这栋民房位置偏僻,便将这

里定为开展秘密活动的场所。
    1948年5月至12月间,在这里先后以口头方式吸收陈镜衢、陈新墅、常盛华、谭福先、谭福林、唐祥耀、童锡瑞、周仁福、张笑夫(张价)、吴丙生(吴应其)、唐福康等人入党。
    1949年2月,中共小源地下支部成立,书记杜其生、副书记常盛华、组织委员陈镜衢、宣传委员谭福先,共有地下党员
13人。7月,常盛华、童锡瑞等步行至咸宁,秘密接应中共南下工作队安全进驻临湘,扎营小源黄板桥。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南渡长江。为迎接解放,中共临湘地下组织遵照党中央和湖南省工委的指示,组建地方武装,策反国民党军政人员,瓦解国民党临湘政权,为全县和平解放创造条件。小源支部收集了千针坪、小源一带国民党反动军政人员的活动情况,于1949年5月阻止了500多名被迷惑的群众去栗林杨家参加洪帮开坛的活动,避免了一次区域性的社会骚乱。开展二五减租、摸清敌情、监视土豪劣坤,以及护线护桥护路、筹粮支前等活动,为临湘的和平解放、土改镇反、兴修水利、改造荒山等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1949年7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临湘县城长安,临湘成为解放大军横渡长江后湖南第一个解放的县。一批从冀中老解放区抽调的南下干部进入临湘,与境内坚持斗争的地下党会合,共同组建了新的人民政权,临湘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49年2月,小源支部成立,地处白色恐怖下笼罩下的敌
战区,形式危及,为秘密发展党员,保证吸收党员过程不被发现,便在桌上置一盏马灯,照亮党的地下工作,墙上贴一面纸质党旗,穿上农民装扮的蓑衣,带上斗笠,开始宣誓,宣誓结束后,引燃一根火柴烧掉纸旗子,结束全部,保证不留痕迹。就这样,13人的地下组织逐渐形成。
    小源支部的活动长期处于地下状态。虽然这间房屋地处偏僻,相对隐蔽,但在革命时期,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安全,时刻都得“谨小慎微”,保持高度警戒。先辈们有时候需要在这里逗留,商量一些事,就点燃一支香绑在脚上,当香烫到脚的时候,意味着时间到了,议事便结束,就不能在此继续逗留。
    一直到现在,小源支部旧址义务讲解员徐康炎大爷带领游客走到这里的时候都会点上一支香,以纪念先辈,并表达对这十三名先烈革命精神的崇高敬意。

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

    龙山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茨岩塘境内,2007年10月正式成立,占地2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808平方米。目前纪念馆藏文物共221件,湘鄂川黔革命斗争史相关照片71张,其下管理的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共4处:其中茨岩塘3处(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红二、六军团医院旧址),兴隆街1处(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下辖省级文保单位3处: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红二、六军团供给部旧址,红二、六军团随营学校旧址。
    红六军团红十八师是中国工农红军最后出发长征的队伍。湘西龙山茨岩塘,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
    1934年11月26日,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机关在大庸县(今张家界永定区)正式成立。后因国民党政府的残酷军事围剿和严密经济封锁辗转迁至永顺塔卧、龙山兴隆街,最后在1935年5月6日迁至茨岩塘。这个红色政权从成立到退出历史舞台共计395天,其中红军在龙山257天,在茨岩塘233天。这一时期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逐步进入了鼎盛时期。

为了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红二、六军团主动吸引了
30余万国民党兵力,极大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国民党集中40余万兵力围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或红二、六军团)。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主力决定从桑植刘家坪、瑞塔铺誓师突围,红六军团旗下红十八师则留守茨岩塘,牵制敌军,掩护红二六军团主力长征。这支队伍共4000余人,像一块磁铁一样把10多万的敌人牢牢吸引在根据地,向北佯攻为主力南下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35年12月8日,红二、六军团主力顺利长征后,完成掩护任务的红十八师奉命从茨岩塘开始突围长征。
二十三根麻纱
    一个来自于江西萍乡,一个来自株洲茶陵。两个天南地北的人,却因共同的理想信念,在烽火岁月中相识相知相爱,他们用赤诚和热血在龙山大地谱写了一曲悲壮的革命赞歌!
    方汉英,又名方献宇,出生于1912年。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慈桑县工作期间,因为为部队输送兵员、供给及时而多次受到省委领导的表扬。1935年5月,湘鄂川黔省委迁到茨岩塘,急需稳定后方。根据上级指示,6月,方汉英临危受命赶赴龙山担任第三任县委书记。
    来到茨岩塘后,方汉英马上融入老百姓当中。他包上青布帕,穿上对胸衣,脚踏水草鞋,打扮成土家后生的样子沉到区、乡。在方汉英的带动下,农车、茅坪、兴隆街、茨岩塘、水田等地的

土地革命搞得如火如荼。广大翻身农民在“保卫分田粮的胜利果
实”、“工农武装上前线”的号召下,踊跃参军支前,妇女们也运粮草、抬担架、做军鞋、送亲人当红军。
    方汉英的能力和才干,被时任妇女干部的段五姑深深地看在眼里。而英姿飒爽、清爽干练的段五姑,也深受方汉英的赞赏。两个年轻人的心,因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长期的工作接触,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起。
    方汉英总是说,等打赢茨岩塘保卫战,等打了一个大胜仗再结婚吧。
    板栗园战斗、芭蕉坨战斗……红军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而婚期却遥遥无期,段五姑掩不住心头的失落。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当段五姑讲起婚期的时候,方汉英指着天上的星星说,“你看牛郎和织女,一年只有一次相会的时候,就是因为他们斗争不彻底。我们都还年轻,现在形势十分严峻,你愿意因为我们的结婚而影响工作吗?等革命胜利了,推翻了压在我们头上的大山,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扰我们在一起了。”
    没有甜言蜜语,没有海枯石烂,朴素的誓言深深地引起了段五姑的共鸣和理解。两个年轻人相互依偎,相互陪伴,遥望璀璨的星空,满怀憧憬和向往。
    然而曾经的誓言,再也不会实现,曾经的战友和爱人,再也不能相见。
历史将永远铭记那一天:1935年10月9日。

那是一个阴霾的日子。方汉英白天劳累了一天,晚上回县委
机关杨家大屋休息。半夜里,被敌人策反的秘书符东山伙同警卫班班长田和儿等几个叛徒,手持大刀、梭镖,悄悄摸进方汉英的住房。听见警卫员小刘的呼喊:“方书记,有叛徒!”话音未落,小刘已被歹徒连砍数刀,倒在血泊之中。方汉英不顾危险,猛冲了过去。歹徒们挡住去路,猛然用椅子将他抵住,又一阵疯狂地乱刺、乱砍,将方汉英残忍地杀害了……那一年,他仅仅才23
岁。

五姑闻讯赶到后,只见方汉英被卡在椅子里,满身鲜血……
    “汉英!”不管五姑再怎么呼喊,再怎么悲痛欲绝,方汉英再也没有了任何回应……
弥留之际的方汉英,多么想再看一看亲密的战友,再摸一摸
亲爱的未婚妻,但是这个简单的动作,却犹如千斤重。段五姑紧紧抓他的手,捧在自己的脸上,方汉英手上的鲜血一滴一滴往下滴。他想说,想做,但是什么也说不出,什么也做不了,两行清泪留下,眼睛却大大的睁着,有对革命战友的眷念,也有对爱人深深的愧疚……
    按照土家习俗,人死后要身缠麻纱。五姑慢慢地将23根麻纱系在汉英的腰上,表示他已年满23岁。一根麻纱,一岁年龄;一根麻纱,一缕思念……
    就这么一根一根的缠啊、绕啊,五姑将23根麻纱一一缠绕在汉英的腰上……为了表达对汉英的忠贞和深深的爱慕之情,五

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以妻子的身份为汉英行安葬大礼。她
的请求得到红18师师长张振坤等领导许可。五姑于是为汉英披麻戴孝。
    灵柩启动那一刻,五姑才嚎啕大哭,“汉英,你醒一醒啊,明天你还要主持召开支前群众会啊,你不能撒手不管啊!”
    “汉英,你再睁眼看一看啊,杀害你的叛徒都已经被同志们处决了,大家都来看你了,你不能抛下战友不顾啊!”
    “汉英,你再和我说一说话啊,你答应过我,等打完这场胜仗,我们就成亲的啊;你不能丢下我一个人就走了啊……”
    要是知道,两人就这么早地诀别,她早就该与汉英结婚了呀!因为她和汉英约定,为了不影响革命工作,在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后再举行婚礼……
这23根麻纱啊,就这样变成了一根根长长的思念……可是段五姑不会想到,穷凶极恶的反动派,在红军西征之后,
丧心病狂的将方汉英的墓挖开,将尸体用桐油焚烧,还广为告示。敌人的淫威吓不倒革命人民群众。住在茨岩塘街上的贫苦农
民董承恩,冒着被反动派杀头的危险,悄悄将方汉英骨灰用红布包好,掩埋山中。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给方汉英烈士立碑时,董承恩才敢把骨灰献出来,声泪俱下的讲出了“二十三根麻纱”的故事……
青山处处埋忠骨。五姑对汉英的那份深情和思念,就如同那
23根麻纱,一直缠绕着她守望的一生……

毛主席为他的亲属签发了第壹号
“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段德昌生平业绩陈列馆始建于1995年,位于益阳市南县南洲镇涂家台路778号德昌公园内,2012年南县县委、县政府对段德昌生平业绩陈列馆进行了提质改造,并于2012年8月1日向社会实行免费开放。总占地面积879.96平方米,段德昌生平业绩陈列馆展厅面积1290多平方米。
    陈列馆由“立志救国的南洲少年、投身革命的青年才俊、洪湖苏区的杰出将领、能征善战的常胜将军、英名永存的时代楷模”五个部分组成,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图文说明、实物陈列、影视播放、雕塑场景展示等表现形式,集中展示了段德昌将军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为救民众于水火而浴血奋战、顽强斗争的光辉伟大的一生。陈列馆布展图片230多幅,布置大型场景6个,展示绘画作品9幅,陈列实物(包括书籍、刀、矛等武器、段德昌用过的油灯、餐具、皮箱、证书等)76件,并配有触摸屏1个、电视机2台。
段德昌的一生
1904年8月19日,段德昌诞生在湖南南洲厅九都山九屋场

一个书香礼仪之家,经曾习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南县党
组织的嘱托考入黄埔军校学习,在校期间由于公开谴责蒋介石“中山舰事件”的罪行,被蒋介石开除了他的学籍。后经周恩来介绍,进入由毛泽东、林伯渠为理事,李富春任班主任的“中国国民党政治讲习班”继续学习深造。在和邹资生取得秋收起义的的战斗中,左眼被烧伤,回到南县偶遇第二次驻军南县的彭德怀,并介绍彭德怀在南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眼伤还未痊愈,党组织派他去湖北省公安县任县委书记,计划组织年关暴动。
    1928年除夕之夜,段德昌带领100多名暗杀队员和农会会员,只花了15分钟,歼灭了桥埠头傅祖光的“铲共清乡团”,占领公安县城,这就是著名的“公安年关暴动”。随着公安暴动越闹越大,国民党急派杨森的第五十三军来公安进行“清剿”。在强敌的“清剿”下,段德昌率公安农民赤卫队进入洪湖腹地,组成洪湖游击队,段德昌为队长。总结出“敌来我飞,敌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的16字战术口诀,以及“分散游击,集中指导”;“避其锋芒,攻其不备”等战术原则,根据这些战术原则,1929年10月,段德昌在聂家岭击溃了比游击队多10倍兵力的国民党正规军。创造了游击队员首次在洪湖战胜敌正规军的辉煌战例。在攻占监利县城后,段德昌升任红六军军长。平原大战后,被邓中夏派到洪湖担任湘鄂西联县政府赤色警卫队总队长,实际上是撤了他红六军军长之职。段德昌带着伤病员回到湘鄂西特委机关。在周逸群的支持下,段德昌重组新红六军,浴血

奋战,终于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二次围剿。当时段德昌带领的
赤色警卫队,他统领江左军、江右军、新六军,成为洪湖苏区反围剿的主要力量。1932年1月至6月,段德昌先后取得“龙王集大捷”、文家墩大捷”以及“新沟嘴大捷”,这是段德昌用兵如神的三次大捷,被誉为“襄北三捷“。段德昌也因此被称为“常胜将军”。
    1932年10月中旬,由于敌军10万兵力的“围剿”及夏曦抵御方针的严重失误,第四次反“围剿”失败,洪湖苏区失陷,突围后的红军绕道豫西南、陕南和川东向湘鄂边转移。红军到达湘鄂边后,他向中央分局夏曦写信,阐述自己对当着局势的看法,要求带一支部队打回洪湖去,恢复洪湖根据地。这竟然成了夏曦诬陷他“分裂红军”,打成“改组派”的重要证据。
    1933年3月24日,夏曦在巴东县金果坪召开中央分局会议,做出“解散湘鄂西的共产党、取消红军中的全部党组织”的错误决定。段德昌严肃批评了夏曦的错误,没过几天,夏曦便以“改组派”的名义,逮捕了段德昌和他的妻子刘淑云。当时他的妻子还有孕在身。在一个多月的牢狱生活中,段德昌受到非人的酷刑折磨,仍坚强不屈,否认自已有罪,5月1日,上午9时,公判大会在金果坪召开,段德昌被冤杀于江家村,时年29岁。
    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在延安召开,为段德昌等革命烈士的平反昭雪。讨论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52年3月,毛泽东主席亲自为段德昌亲属签发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壹”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
证”。1994年被中央军委评为36位军事家之一,位列第28位。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半条被子 鱼水深情

    “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位于汝城县沙洲红色旅游景区的沙洲瑶族村村部南端。陈列馆占地面积17441平方米,建筑面积3640平方米,展厅面积2200平方米,为两层湘南民居式建筑。于2017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
    1934年11月7日至13日,红一方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五个军团,中央纵队及机关陆续来到文明司休整。期间,发生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
    在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被子的故事
    1934年11月6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抵达文明司,红军卫生部、干部团驻沙洲村。1984年11月7日,经济日报社记者罗开富采访了80多岁的徐解秀老人。
    1984年11月7日,我采访了80多岁的徐解秀老人。据老人回忆,50年前的一天,红军来到沙洲村,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许多人都上山躲起来了。她因为生孩子坐月子,又是小

脚,就留下来带着婴儿在家。有三位女红军来到她家,跟她拉家
常,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叫老乡们不要怕,回到家里来。晚上,她们借宿徐解秀家中,当看到徐解秀床上只有一块烂棉絮和一件破蓑衣,就打开被子,和徐解秀母子挤在一张床上睡。三天后,她们临走时,便要将被子留给徐解秀。她不忍心,也不敢要,推来推去,争执不下。这时,一位女红军找来一把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三位女红军对她说:红军同其他当兵的都不一样,是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的军队,打敌人就是为老百姓过上好生活。
    在他们互相推让的时候,红军大部队已开始翻山。她和丈夫朱兰芳送她们走过泥泞的田埂,到了山边时,天快黑了。她不放心,想再送一程,因为是小脚走路困难,就让丈夫送她们翻山,谁知她们这一走,就没有了音讯。年年这几天,她总要在与她们分别的地方等好久。前些天,听村里人说红军要来了,她喜出望外。今天才知道,是采访红军路的记者来了。她问我:“你能见到红军吗?”我答:“能见到。”她说:“那就帮我问问,说话要算数呀,说好了,打败了敌人要来看我的呀!”她说到这里,脸上已流下了泪水。我和在场的人都沉默着,眼角都湿了。
    徐解秀阿婆领我到一间厢房里,十六七平方米。我见到只有一个小窗,比较暗,木板的床铺上竖有四根竹竿,横有两根,是挂蚊帐用的。木质的床腿和竹竿都因年代久远而发亮了。她说:“那三个姑娘走后,我就没有再搬动过。心里总在想,红军姑娘

会回来看我的。”她抚摸了一下枕头说:“我们五个人,两个女红
军睡一头,我们母子和另一位女红军睡一头,横盖着她们的被子。”
    “三个姑娘长得很漂亮,有一个还不到20岁,心也好,你们说,一条被子能把半条给穷人,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人,我丈夫送她们上山时,她们还在一步三回头地对我说:‘大嫂,天快黑了,你先回家吧,等胜利了,我们会给你送一条被子来,说不定还送来垫的呢。’现在我已有盖的了,只盼她们能来看看我就好了。”
    我擦了泪水,握着老人的手说:“徐大妈,我一定向红军汇报,尽力帮你找到她们。”她点点头说:“找到就好,找不到你也要回来看看我呀。”
    徐阿婆把我送到山脚,就是当年送红军送到这里分别的地方。站在她一旁的68岁的朱青松说:“红军走后,敌人把全村人赶到祠堂里,逼大家说出谁给红军做过事,大家都不说,敌人就搜家。女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被搜走了,还强拉踢打让徐解秀跪在祠堂里半天。”徐解秀阿婆听了后对我说:“虽然为了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吃了点儿苦,不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罗开富《当年赠被情意深如今亲人在何方》的报道,立即引起了邓颖超等老红军的高度重视。在邓颖超的亲自主持下,一

场寻找三个红军姑娘的行动在全国展开。遗憾的是,英雄已无觅
处,三个红军姑娘或许早成雪山英魂,或许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1991年腊月,徐解秀也带着遗憾去世了,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三位女红军,念念不忘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送给穷人的半条被子。

向警予: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

    向警予纪念馆位于溆浦县卢峰镇警予西路27号,由向警予铜像纪念碑广场、向警予故居、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三部分组成。纪念碑广场中心矗立着向警予铜像,高7.8米,净重2.8吨。纪念碑底座正面镌有“向警予同志纪念碑”八个金色铜字,广场浮雕墙正面刻着向警予不同时期的六个画面,后面镌刻着蔡和森同志撰写的《向警予同志传》全文。
    向警予故居为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民居,故居内陈设“向警予同志手迹陈列”,陈列她学生时代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以及从事革命活动撰写的文稿、书信30余件。
超凡脱俗立志救国
    1895年9月4日,向警予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城关西街,原名向俊贤。从小就追求男女平等,第一次包脚,向警予只有5岁,痛的哇哇直叫,眼巴巴的看着哥哥们在院子里玩,可自己一步挪不了三寸,急得直哭,只觉得不公平。她马上找来剪刀,咔嚓咔嚓,把裹脚布剪的稀烂,向警予便成为了同龄人中没有裹脚的大脚女。
1916年,向警予从周南女校毕业,朱剑凡校长执意要向警

予留校任教,她婉言谢绝了朱校长的深情厚意。向警予说服陶斯
咏、任培道、吴家瑛等六个同学一起回到偏僻闭塞的老家,怀着“妇女解放”和“教育救国”的抱负,开始着手办学之事。可几天过去了,学校只有四五个人报名,于是向警予起草了《请出令各区送女子就学文》,极力说服县知事,以县府名义在全县张贴,创办了溆浦女校。
    向警予和姐妹们分赴街头,向民众宣读县府《请出令各区送女子就学文》,并进行演讲,陈述女子读书的好处。
    学校在她的主持下,传授新知识,提倡新风尚,宣传新思想,规模不断壮大,由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发展到八个班300多人,培养了不少人才。向警予还立排众议,毅然招收了男学生,开创了我国男女合校的先例。向警予制定校训:自治心,公共心。
    开学典礼上,向警予号召学生剪发放足,亲自为她们剪开了裹脚布,发起了中国第一场女权运动,打破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身先士卒报效祖国
    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向警予在溆浦得知这个消息,立即响应,她带领全校师生上街游行,向广大群众发表演说,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在各个商店向市民宣传抵制日货,并当众把一个日本制造的瓷脸盆摔碎在地上。
    1918年夏,向警予参加由毛泽东等人创办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19年12月同蔡畅等人发起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

会,成为湖南女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人,带领了一批女学
生赴法勤工俭学。在当年12月7日欢送第八届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会上她演讲到:“吾人之求学,宜抱供献于人群之宗旨,以谋振刷东方民族之精神,亦吾人应注意也!”带着“谋振刷东方民族之精神”的初衷,12月25日赴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期间,向警予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向警予和蔡和森从《共产党宣言》里得出结论——全世界无产阶级要想联合起来,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成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这个政党就叫共产党,他们在法国率先提出“要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名称也是向警予和丈夫蔡和森在法国提出来的。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作家斯诺追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时指出,向警予是“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
    1922年回到上海,向警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从此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发动和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向警予连续出席了党的第二至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第二、三、四届中央委员和第四届中央局委员,并连续三届担任党中央妇女部长,成为党的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二大会议通过了向警予起草的《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这份决议成为我党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研究妇女运动的开始,党的三大、四大有关妇女运动的决议案都是由向警予起草完成的。向警予主编《妇女周刊》,在各

种刊物上发表了40多篇论述中国妇女解放的文章,这些闪耀着
马克思主义光辉的文章,为我国妇女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革命中,向警予表现出“巾帼英雄”的豪迈气概,她深入
到女工中,领导和发动了上海14家日本丝纱厂女工和南洋烟厂的大罢工,向警予在管过的各地城乡发起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从“五四”时期兴起的妇女解放的思潮,此时已经成为党领导的汹涌澎湃的妇女解放运动,并成为宏伟壮观的人民革命运动中的一支生力军,而向警予和她的许多战友对此做出了非凡的努力,这正是作为妇女领袖的向警予对中国妇女运动最伟大的贡献。
    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发动反革命政变,在极其险恶的局势下,向警予主动要求继续留在武汉开展工作。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汉口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在被关押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对向警予实施了严刑逼供,但她始终严守党的秘密,严守共产党员的操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崇高品格。
1928年5月1日被押赴余记里空坪刑场,押赴途中她高唱
《国际歌》并呼喊口号,敌人慌忙将她嘴里塞满砂石,并用皮带勒住她的双颊。
    这位党的好女儿,英勇的无产阶级战士,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仅33岁的生命。
来自:头条号 如来写作网,QQ3231169,海量优质材料和PPT课件。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
见证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1937年12月底,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简称通讯处)在省城长沙蔡锷中路徐家祠堂挂牌办公。1938年11月长沙“文夕大火”后,通讯处迁至邵阳东门外廻栏街两路口曾家院子。同时迁来邵阳的有湖南省工委、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观察日报》社等中共组织、机关和团体。通讯处工作由徐特立、王凌波、高文华等同志主持,徐特立的公开身份是八路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王凌波作为通讯处上校主任,高文华是湖南省工委书记。
“曾家院子”曾掀起民族自救巨浪
    通讯处于1938年11月-1939年9月驻邵近一年时间的重要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对国民党上层的统一战线工作,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如吕振羽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就特聘请国民党司法院副院长覃振为院长,聘请湖南省参议院议长赵恒惕为董事长;二是为前线筹集和转运军需物资,发送群众募集与捐献衣服、钱物、药品、医疗器械等转运给八路军、新四军前方将士;三是培训抗日军政人才,招收并向前线输

送抗日青年,有的被送往延安学习,有的被送往八路军、新四军
的部队。开设骨干党员培训班,培训来自全省各地党员骨干分子,发展党的组织。创办进步报刊、团体,特别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培养抗战人才,动员群众支援抗战。
    湖南省委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召开了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第一次1939年2月,省工委在此召开了扩大会议,省委委员、特委和部分县委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博古宣读六届六中全会决议,高文华传达六中全会精神,会议选举了高文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第二次1939年4月,省委在邵阳召开了第二次扩大会议,提出“支部工作本位化”的口号。随后,省委在此举办了三期党员骨干培训班,发展壮大湖南各地及周边各县的党组织。
    由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和湖南省委在邵阳卓有成效的工作,邵阳成为当时全省革命斗争和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引起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的惊恐,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事件。1939年10月,八路军驻湘通讯处被迫迁往衡阳。
“新闻勇士”严怪愚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传奇故事
    坚定的共产党人、素有“新闻勇士”之称的著名记者严怪愚是宝庆“硬骨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还有一段可歌可泣、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1938年11月13日,长沙“文夕大火”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经沅陵迁至邵阳两路口的曾家院子,利用自己合法、公开的

身份,掩护和协助党组织、革命团体开展活动。1938年末,正
当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活动席卷着邵阳大地的时候,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因对抗战失去信心以及与蒋介石的权力斗争,准备与日本“合作”,另组国民党中央及政府。
    一天深夜,中共党员、著名记者严怪愚正在离抗日前线不远的寓所里奋笔疾书,突然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严怪愚颇为纳闷。“谁会深更半夜上门呢?”他深知自己一向坚持真理,讲了不少真话、直话,揭露白色恐怖,早已成为当权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周身危机密布,随时有性命之忧。他马上吹灭煤油灯,屏住呼吸倾听。
    “严正,是我,我是长江啊!”又是几声敲门声后,门外响起好友、著名记者范长江刻意压低的嗓音。在这白色恐无处不在的午夜,范长江突然上门造访,定有十万火急的事情。严怪愚连忙点亮灯,打开了门。范长江快速侧身进门,来不及喝口茶,喘着气将秘密获知的汪精卫叛国投敌的消息告诉了严怪愚。范长江最后神色凝重地对严怪愚说:“你主办的《力报》远在邵阳,所谓‘天高皇帝远’,是不是可以冒险抢先发布此事?”说着便将材料递交给了严怪愚,眼里充满着殷切期望。严怪愚迫切地看完材料,“啪”的一声将材料拍在桌上,情绪异常激愤地说:“汪精卫一贯两面三刀,欺世盗名,必须赶紧揭露他卖国求荣的汉奸真面目!”
为了得到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支持,严怪愚与范长江商量

后,决定打电话向通讯处领导请示。第二天,严怪愚穿上风衣,
戴上礼帽,另系一条围巾,包住了大半张脸,去往三里路以外的电话局给八路军驻湘通讯处领导打电话。在经过一个巷子时,他隐隐感觉有人跟踪。严怪愚用眼睛的余光向侧后偷瞄了一下,只见两名便衣一前一后,不紧不慢地跟着他。
    “不好,被白狗子盯上了!”严怪愚心跳有些加快,但他很快镇定下来,暗自思忖,“得想法子甩掉白狗子才行!”他假装弯系鞋带,同时扭转身子往后看。两个便衣慌忙停住脚步,装作在小摊边买东西。严怪愚趁他们不备,忙起身窜向旁边的一条巷子,几经辗转,确认身后再没有便衣后,才气喘吁吁地来到电话局。他用暗语向邵阳八路军驻湘通讯处领导徐特立做了请示,得到徐特立的授意。严怪愚摁住由于激动呯呯乱跳的心,回家后立马赶写汪精卫叛国的报道,随后用加急电报发回邵阳,第二天便在《力报》头版刊登出来。文中指出“汪兆铭先生倡导的和平运动,是公开投敌的可耻勾当……日寇在华进行政治诱降,看来已初见成效,国人切不可等闲视之!”随后,全国的民间报纸纷纷转载报道,消息传遍了全国。一时舆论哗然,群情激愤,纷纷要求严惩卖国贼汪精卫。
    这一石破天惊的报道,让蒋介石重庆当局非常尴尬,大骂严怪愚造谣惑众,授意湖南方面将他枪毙。一次,他外出办事时被国民党特务跟踪并受到黑枪袭击,子弹擦过头皮打中礼帽。事后想起来他不禁冷汗直冒:要是子弹再往下面一些,我这条“鲶怪

鱼”就报销了!后来汪精卫抖出德国大使陶德曼的诱和之事后,
蒋介石便下令各大报纸刊登汪精卫之事,并宣布将其赶出国民党。严怪愚率先揭露汪精卫投降派的无耻嘴脸,在全国赢得一片叫好之声。

星火起湘南

    湘南学联旧址位于衡阳市珠晖区湘江东路399号,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始建于1902年,典型南方会所格局,是全国仅存最完整的一座地方性青年知识分子爱国革命运动基地。其管理机构湘南学联纪念馆成立于1966年,原名毛泽东同志革命纪念地湘南学生联合会旧址陈列馆。现有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82件,珍贵文物624件,文献资料2万余件。自建馆以来,接待过王首道、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10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目前年接待观众35万人次左右。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掀起反帝反封建爱国学生运动的高潮。在湖南学生联合会的协助下,6月7日,夏明翰、蒋先云、黄静源等人在衡阳发起成立湘南学生联合会(简称湘南学联)。办公地点设衡阳湘江边的“浮桥公所”(现湘南学联旧址)。至1927年5月“沁日事变”被迫解散。
    湘南学联成立后,积极组织和领导衡阳学生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抵制日货,宣传新思想反对旧思想,成为五四运动时期湘南地区反帝反封建爱国学生运动的总部,党创立时期湘南地区

党团组织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也是毛泽东、刘少奇、李达、何
叔衡、邓中夏、恽代英、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播马列主义、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中国革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毛泽东在这里建立了湘南地区第一个党小组和共青团组织。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湘南学联涌现出夏明翰、蒋先云、黄静源、曾中生、陈为人、伍云甫、何宝珍、吴仲廉、毛泽建、张际春、江华、黄克诚、唐天际等一大批革命志士。
《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首刊《革命》半月刊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文章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最早刊于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主办的《革命》半月刊第四期。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本期刊原物的照片,这本《革命》半月刊属湘南学联纪念馆馆藏的一级文物,据专家考证,此期刊属孤本。
    这本《革命》半月刊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创办,每月一日、十六日出版。第四期出版于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一日即1925年12月1日,本刊首篇刊登了毛泽东撰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书纸质呈淡黄色,封面载有第四期目录,标题是用行书“革命”二字作刊名。
    这本期刊是湖南省原政协副主席谷子元五十年代在衡阳县调查研究革命烈士事迹时,革命烈士李俚仁之妻吴六荷送给他的,1975年12月谷老将期刊捐赠给了湘南学联纪念馆。
接下来我将从创作目的、创作背景、历史地位及历史价值三

个方面帮助大家了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本篇文章。《中
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首次刊登时新中国还未成立,因此当时名为《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后收录进《毛泽东选集》中改名为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的《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
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毛泽东并且预见到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他们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其右翼将要跑到帝国主义方面去。一九二七年所发生的事变,证明了这一点。
    《社会个阶级的分析》一文第一句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分不清敌人与朋友,必不是个革命分子……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就将眼光投向了广阔的农村和广大的农民,并开始了农村革命的实践,对于农村和农民,毛泽东始终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在中共七大上,他说: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没

有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
切革命。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书读得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农民”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
    1925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执行部回到韶山养病,与他同行的有大弟毛泽民、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年幼的儿子。他在养病的同时还一面开展农民运动,秘密组织起了农民协会。农民协会使贫苦的农民第一次看到了团结的力量。8月底,毛泽东因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被湖南军阀通缉,被迫离开韶山,到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一路经株洲、衡山,他第四次来到衡阳,在蒸湘中学会见了中共湘南区委成员,听取了区委的工作汇报,指示他们要派党团员骨干去广州农讲所、政治讲习所学习,以培养工农运动骨干,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并带来了中央的指示,通知湘南学联骨干贺恕去广州工作。接着,毛泽东又在三师侧旁的东山庙召开会议,指示衡阳党组织工作重点应放在水口山和郴州、衡山等地,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当晚,毛泽东住在蒸湘中学。第二天离衡后,湘南区委立即派湘南学联党团员骨干罗严、夏明震、雷晋乾、黄庭芳、黄克诚等去广州农讲所和政治讲习所学习,这些同志日后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9月,毛泽东在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10月,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期间毛泽东写了《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以犀利的文锋,开门见山地指出:谁是我

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12月1日,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
司令部编印的《革命》半月刊上发表。此时毛泽东已深刻的体会到:正确地认识农民和民族资产阶
级,是正确进行中国革命的重要条件。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解答了无产阶级到何处去寻找革命力量,实现革命的领导权和如何争取同盟军的问题,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标志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来自:头条号 如来写作网,QQ 3231169,海量优质材料和PPT课件。

贺龙的《党员登记表》:我什么都没有了

    贺龙纪念馆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是经中共中央批准修建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贺龙元帅生平业绩的纪念场所,由贺龙故居、贺龙桥、洪家关美丽乡村和贺龙纪念馆等组成。
    贺龙纪念馆馆舍占地9335㎡,建筑面积2080㎡,从桑植骄子、北伐名将、南昌起义总指挥、创建革命根据地、率部长征、威震抗日战场、征战大西北解放大西南、人民功臣、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九个部分,通过4个场景,288件珍贵文物,481幅历史图片和人物画照,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生动呈现贺龙元帅的光辉业绩。
共产党人忠诚的楷模
    贺龙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亲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过程。1916年3月,他刀劈盐税局,两把菜刀闹革命,拉起一支农民武装,创建根据地;随后,他追随孙中山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北伐战争,成为北伐名将;
1927年7月,他出任南昌起义总指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8年初,他回到桑植,开辟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策应中共中央的战略转移;1935年11月,

他率部长征,胜利会师将台堡,被毛泽东誉为红二方面军的一面
旗帜。1937年9月,他率120师开赴抗日前线,开辟晋绥根据地,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1946年6月,他征战大西北,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勋功伟绩。
    贺龙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人,参与领导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致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面旗帜,被誉为人民功臣。
一份见证忠诚的党员登记表
    贺龙纪念馆馆内陈列着这样一份《党员登记表》,历经90年的风雨沧桑,泛黄的纸面上“贺龙”这两个字却依然清晰,正如贺龙元帅对党的赤胆忠心一样,日月可鉴。
    1927年的8月27日,在江西瑞金绵江中学一间普通的教室里,贺龙虔诚地坐在一条板凳上,他的入党介绍人谭平山和周逸群问:“贺龙同志,此刻我们代表共产党向你问话,你必须如实回答,不得隐瞒。请问你的动产、不动产、现金等,还剩多少?”贺龙淡然一笑,摊开双手说:“我什么都没有了。”谭平山和周逸群又问:“那么你的社会关系呢?你在工农军政各界有什么社会关系?他们对待革命的态度怎样呢?”贺龙回答:“以前的社会关系,参加革命后都不来往了。”就在这一天,贺龙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郑重地递交了这份党员登记表。
    今天,当我们再次凝望这份《党员登记表》时,历史的车轮已经越过了九十多年,但所呈现在上面的“我什么都没有了”七

个字的笔迹依然如此清晰。历史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时间和文
字,而是这字里行间充满着生与死、血与火、灵与肉的考验。在这里,我们不由深深思索:贺龙的“忠诚”二字是缘何而立?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早年的他,出生贫寒、行侠仗义,是湘西百姓心中的活龙。自小与家人聚少离多的他,却有着让全天下有家可回的革命情怀,走上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中国,“4.12”“7.15”反革命政变相继暴发,无数共产党被通缉、被逮捕、被囚禁、被屠杀,革命转眼浸泡在血泊中。有的革命者选择了屈服或投降,共产主义革命生死攸关。此时的贺龙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拥有
7000多兵力,是当时各方势力竞相争取的对象。为了拉拢贺龙,蒋伪政府给出的条件十分丰厚:高官、洋楼、江西省政府主席,只要贺龙点一下头,一切都会归属于他。
    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贺龙在党最危难时刻,毅然决然站在了共产党一边。1927年8月1日凌晨两点,身为国民革命军军长的贺龙,庄严地下达了南昌起义的命令,打响了我党领导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从这天开始,中国共产党拥有了第一支属于人民的军队。老百姓盛赞贺龙“从此抛弃了高官厚禄,大路不走走小路,皮鞋不穿穿草鞋”。
    由于对贺龙的仇恨,敌人在贺龙家乡进行疯狂的烧杀屠戮。在“诛灭贺龙九族,鸡犬不留”的叫嚣声中,贺家族人十室九空,

一次就被杀害80多人。噩耗传来,贺龙沉默了很久,重重的又
吸了一口旱烟,一字一句的说道:“革命吗?哪有不死人的?”选择共产党,跟着共产党,是贺龙在早年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得出的深刻认识,也是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一直遵循的最高准则。他曾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切都要听
党的。”今天,我们再次凝视这份党员登记表,不仅读到了一个共产
党人的初心,更读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忠诚”的践行!

陈赓的家风家训

    陈赓故居位于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建筑面积1342平方米,砖木结构民宅,小青瓦双坡顶,故居内专设陈赓生平业绩辅助陈列室,用文、照、图、物相结合,分四室四个部分,即少年立志,追求真理;智勇双全的传奇名将;强大国防的奠基元勋;人民心中的巍巍丰碑。陈赓故居于2010年1月26日开始修缮,6月5日竣工。2011年3月17日举行了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
陈赓,1903年2月27日出生。6岁起在家里读过3年私塾。
9岁到11岁,又在附近的七里桥谭家祠堂读了两年小学。他自幼聪慧,又是长孙,深得祖父的喜爱。幼时在家从事各种农事劳动,爱听祖父讲述军中故事,还喜欢玩胡琴、唢呐一类的乐器,性格活泼。常同祖父、继祖母习武练功。1915年,陈赓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新书,接触进步思想,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富国强兵”的抱负和“时思弃读从戎”的志向。1916年毅然参加湘军。1922年进入毛泽东倡导开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学习。1922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曾参加东征。1926年赴苏学习,次年回国。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团长、师长、彭(湃)杨(殷)步兵

学校校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9师旅长,
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二野4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夏,应胡志明主席请求,代表中共中央带领工作组到越南,参与抗法战争指挥。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兼政治委员、志愿军副司令员。1954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和党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5年任国防部副部长,是国防委员会一、二届委员,中共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八届中央委员。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
陈赓的家风家训
    陈赓故居大门两旁这副对联“德循羊祜,源绍吉安”,收录于《中国楹联大全》,内容是由陈赓的祖父所写。意思是说:我们家的品德应该遵循西晋的名将羊祜,要爱民,要仁义。
    陈赓是一位智谋过人的儒将,更是一位爱护群众,平易近人的将军。他的爱民思想,源于祖父家风的熏陶,也与父辈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在陈赓故居的内堂,两间窄小的屋子并排而立,这就是陈家的“收留屋”。抗战时期,炮火纷飞,农家十室九空,许多灾民结队来到这里,号寒啼饥,悲声载道。陈家见状,便慨然施救,收留过往难民。
    面对祖辈家风,陈赓不仅自己严格遵循,也要求后辈传承不悖。解放初期,陈赓长子陈知非被分配到长春一汽当工人,工作

期间,陈知非多次写信给父亲,希望父亲能动用关系,将自己调
回。陈赓看过信后,不仅没有同意儿子的请求,反而复信一封,劝说儿子打消念头。信中这样写道:做人七分学德,三分学业。不管在哪里工作,都是为党为人民服务。
    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他战功卓著,却从不持功自傲,始终不忘家风,牢记使命,潇洒随性又能兼顾大局。1961年3月16日,58岁的陈赓溘然长逝,在他的追悼会上,董必武挥笔写下“从军原是为人民,百战勋劳总不衿”的挽联,表达对这位革命将领的敬重与哀思,诠释了尊传统、重家风、爱人民、有信仰的大将风范。

“血洒龙州”的忠诚故事

宛旦平烈士故居位于新宁县金石镇宛旦平村,距离新宁县城
7公里,2008年7月1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基地总面积
20000平方米,先后建成新宁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将帅功勋陈列馆、宛旦平烈士事迹陈列馆、双拥国防教育文化展览馆、宛旦平烈士纪念广场、新宁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竹青亭等30多个景点。
    宛旦平烈士故居自建成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接待党员、干部、群众、学生等前来参观学习达100多万人次,是开展党员党性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先后被评为“国家
3***旅游景区”“湖南省红色旅游区”“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邵阳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示范基地”“邵阳市新时代讲习所”等。
血洒龙州
    宛旦平,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员,革命烈士。宛旦平,又名明洲、运游,1900年12月26日出生于新宁县白沙镇杨溪宛家岔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29年8月,宛旦平绕道越南至南宁,在中共掌握的广西

省警备部队从事兵运工作。10月中旬,按照中央特派员邓小平
的部署,宛旦平随共产党员俞作豫领导的广西第五警备队到达左江龙州。11月,俞作豫任龙州督办署督办,宛旦平任警备营营长。他们在部队和群众中,广泛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整顿扩编队伍,成立“讨蒋南路军第一军第二旅”,宛旦平出任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为武装起义奠定组织基础。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宣告成立,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任政委;宛旦平出任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并为红八军五人军事委员会委员。3月21日,龙州军民在龙州城内举行“三一八”惨案纪念会暨何建南追悼会时,由于电台台长、内奸何炳南告密,遭到桂系军阀梁朝玑师的突然袭击,面对几倍的敌人,为保存实力,宛旦平毅然带领一个营的兵力冲向前沿,扼守龙州铁桥,阻敌于对岸,掩护部队撤退。敌军疯狂地向铁桥猛扑,宛旦平高呼:“同志们!有我们在,就不能让敌人窜过桥来!人在桥在,桥亡人亡!”率部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奈何敌我兵力实在悬殊,最终弹尽援绝,守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宛旦平身中数弹,英勇献身,那年,他还不足30岁。
    几十年过去了,岁月的风尘湮没了多少往事,但时任红八军政委的邓小平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深,并多次提及。1962年,龙州人民兴建龙州起义暨革命烈士纪念碑时,已任中共中央总shu记的邓小平,在百忙中为纪念碑亲笔题词:“革命的胜利果实,是烈士们的鲜血凝成的。红八军和人民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永

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
    莫文骅将军后来也在其回忆录《百色风暴》中叙述:“宛旦平同志奋不顾身,亲临前沿阵地指挥。这位经过北伐战争考验的军事指挥员,表现得异常勇敢沉着,毫不退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47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