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播要有温度有质感(大家手笔)
范 周
(2018年08月23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构成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前人智慧的古老工艺、技艺,更需要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同志指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传播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有效方式,能够让其价值和魅力深入人心,凝聚全社会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识和力量。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取得重大进展。从最初单纯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推广,到民间传承人自发宣传,再到学界、媒体、商界加入传播,传播主体日趋多元。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传播数字化、科技化趋势日益明显,传播渠道也更加多种多样。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不仅是一种抢救性记录,而且可以为其在互联网时代进行有效传播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现代社会,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目前,受现代文化传播大环境中一些不良因素影响,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出现表象化、娱乐化现象,其文化内涵被弱化甚至消弭。有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55431.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5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