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砥砺奋进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懈奋斗。***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十三五”时期,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2.21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56.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3%,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达到1335.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首次突破6%。我国的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首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贡献者。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位列第十四位,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9》中位列第十五位,较2015年均有所提升。 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量子信息、铁基超导、中微子、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载人航天与探月、全球卫星导航、大型客机、深地、深海、核能等战略性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有力保障了国家相关重大工程的组织实施。5G移动通信、超级计算、特高压输变电等产业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有力促进了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科技战线迅速行动、协力攻关,在药物和疫苗研发、检测试剂以及试验动物模型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创新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我国启动了首批国家实验室建设任务,加快推进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工作。中国科学院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全面完成第一阶段目标任务,总体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自然指数”排名中连续8年位列全球科教机构首位。高等院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各类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大量涌现,创新创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ST)、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相继建成运行,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科技人才队伍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完善科技人才计划体系,培育和引进了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19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61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初步形成。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科教融合,加强科教协同育人,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人才储备。 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持续优化整合科技计划布局,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化院士制度改革,推进科技“三评”(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实施清理“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设立科创板,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建立科研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等。通过一系列改革“组合拳”,科技创新的基础制度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和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国家创新体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5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