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供销工作会议,播种努力、孕育希望、收获成功。特别是十分荣幸邀请到咱们省社和市社的XX主任、XX主任、XX主任,专程为我们传经送宝、问诊把脉。坦诚地说,自己来自于农村,出身于农民,长期工作于乡镇,对供销社系统并不陌生,但对供销社的具体工作并不熟悉,也属于咱们供销领域的一个新人,今天也是向大家学习、与大家探讨。一会,XX主任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共同肩负起我们供销人新时代的伟大使命。下面,我结合自己前一阶段在全省脱贫攻坚能力提升培训班上的学习情况,谈三个方面的意见,与大家共勉。
第一个方面,抢抓机遇、提振信心、重振雄风。现实是历史的继承,今天的“问题”连接着昨天的“原因”,明天的“希望”来源于我们对今天的正确“认识”。我们谈供销合作社改革,就必须要回忆过去、正视现状、展望未来。
看过去,峥嵘岁月稠。回顾全省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早期萌芽阶段。1949年到1957年为初创探索阶段,这一时期供销合作社由点到面、由弱到强,在民主管理上逐步完善了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我县供销社也正是在这一阶段组建成立的。1958年至1978年,这20年可以说是供销社发展历史上的蹉跎岁月,走过了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系统“两合两分”的曲折发展道路。1978年至1988年,是供销合作社最辉煌的10年,是供销合作社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1989年以后,由于供销合作社自身转型不及时,秉承传统的经营优势,无法适应市场竞争新形势,经营业务萎缩,阵地相继丢失,企业接连亏损,职工大量下放,逐步走向边缘化,在服务“三农”工作中的作用和效果急剧下降。
看现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行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跻身市场前沿,而我们供销社却在市场经济的竞技场上渐行渐远,特别是供销社改制以来,供销系统经营服务线断、网破、人散,原来的基层门店变成了社会企业,供销社成为“光杆司令”,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序列中“可有可无”;群众用哀怨的眼光怨其需要时无能、怒其几十年不争,“恨器不成”;社会用异样的目光看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碍手碍脚”,导致一些人员感觉到在供销系统工作“掉份子”,在别人面前“低三分”等等,产生了严重的信心危机,进而对新理念、新知识、新政策学习不够、研究不多,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要求极不相符,不敢干、不想干、不会干成为普遍现象。
看未来,枯木逢春发新枝。2015年3月份,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总书记亲自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设定路线图、时间表,李克强总理专门听取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凡是阐述到“三农”工作的地方,都涵盖了中央赋予供销合作社的职责,供销合作社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提高到了“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度。省市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给予了社许多实实在在的支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进行深入调研,论证组建了供销集团公司,注册成立24个乡镇供销合作社,并选派业务出众、能力突出的乡镇干部兼职基层供销社主任,充实了工作力量。我们大家只要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只争朝夕、敢为人先,就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担当更大责任、发挥更好作用、展现更多作为。
第二个方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本色。纵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不论辉煌历史还是曲折发展,都没有离开“三农”这个根本。我们现在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也必须始终坚持为农、务农、姓农,坚持不懈强队伍、活资产、搭平台、建网络,集中全力把供销系统打造成“三农”服务的中坚力量。
强队伍,就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机制,解决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6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