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张海芳 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沁水县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一年来,沁水县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健全,特色小镇等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初步显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影响显著增强。围绕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把握先机,推动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乡规划日趋完善。围绕建设“一城四镇三十个中心村”,在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和行政管理上不断进行优化。高起点、高标准修编完成了县城总规修编、城市控规和中心城市设计,明确了“东进西拓南理北抑中提升”的县城发展思路;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县城城市双修专项规划》初稿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将对县城总规开展中期评估维护。完成端氏镇特色小镇专项规划文本以及樊村河乡樊村村、土沃乡下沃泉村、杏则村等8个重点村实用性村庄规划。 (二)城市建设全面提升。东关幼儿园、梅杏剧院、游泳馆项目开工建设,亲水商舟、全民健身中心商业部分招商运营。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完成。组建城投公司,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题。对县城新建路沿线建筑立面进行提升改造,外立面涂料粉刷基本完成。实施县城绿地综合提升工程,新增绿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成11座小游园,“国家园林县城”通过省级初审。 (三)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340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97.1公里。县城公交首站投入运行,县域交通实现循环连通。开工建设庙沟、国华片区供水工程,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6处,解决36个行政村,36个自然庄,巩固提升1.2万人的饮水安全。推进“气化沁水”,全县79个乡镇、87个村、约4万户居民用上了煤层气,农村气化覆盖率39%,县城供气普及率98%,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中村旅游名镇、端氏商贸重镇、嘉峰工业强镇、郑村幸福小镇分别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增强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试点加速推进,3个乡镇的7个村先行先试,已经初见成效。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省、市验收和农业部初检。22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全部分房到户,村级集体经济零收入村全部“破零”,贫困县退出14项指标全部完成,继2017年脱贫摘帽后2018年实现了整体脱贫。 (五)民生保障持续加力。城镇新增就业5405人,创业带动就业154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1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开通农村客运公交线路54条,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建制村100%通客车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8634元,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919元,增长8.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75%,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5万人,城乡低保应保尽保。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镇化率偏低。目前沁水县城镇化率仅为40.85%,明显低于全国(58.5%)、全省(57.34%)、全市(59.04%)平均水平,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基本在80%以上,城镇发展速度较慢,质量较低,城镇化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二是基础设施滞后。沁水区位交通先天不足,境内无高速铁路、机场;县城管理粗放,车辆乱停乱放比比皆是;雨污分流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厂阶段性超负荷运转。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沁水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将近2.4:1,如果把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差距考虑进去,差距比则会更大。四是农村凋敝现象严重。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年轻人日益缺乏,大量耕地抛荒;乡村文化发展后继乏人,乡土文化正在逐渐被边缘化。五是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坍塌房屋随处可见,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 三、今后发展的方向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坚持四区联动战略布局,根据城镇化发展现状,不断构建功能明确、定位清晰、支撑有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是建议调整行政区域,将苏庄乡与原王必乡合并,组建张峰镇;将樊村河乡并入龙港镇,后一分为二,以吴家沟、梁庄、上苏庄一线往东组建新的永宁镇,永宁镇实行社区化管理,建立居委会制度。二是推动建设明代风情小镇、下川旅游小镇、青龙湖小镇、永宁康养小镇四个特色小镇,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形式。三是着力打造两条风光带。西边,要以“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以迎白路为轴线,辅助小园区点缀,融入各村的原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62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