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徐鲁青
编辑 | 黄月
中年妇女在中国是一种自然灾害,这倒不是因为她们不好看,而是她们故意要恶心人。——王小波《黄金时代》
一提到更年期女性,我们首先想到的形象往往是干涸枯萎的女人,不可理喻与歇斯底里的母亲和妻子。与更年期相关的书成千上万,从疾病治疗、身体管理到女性生活指南(如何维持与丈夫的和谐生活),却极少出现以更年期女性为主体的自我书写,关于她们的亲身经历和幽微感受。
2012年,57岁的日本诗人伊藤比吕美发现自己进入了更年期,她在报纸上开设专栏,以《闭经记》为题连载两年,记录下了这一时期的生活与身体。她赋俳句悼念逝去的月经:“经血啊,淅淅沥沥无精打采,透着寂寞。”她也在衰老中看到新生,“美还是不美,都去他的。变老意味着自由,全新的自由。”
五年后,女性主义作家Jane Cawthorne和E. D. Morin发现,文学研究领域极少聚焦更年期女性书写,她们编撰了《书写更年期:小说、诗歌与创意非虚构》(Writing Menopause:***n ***nthology of Fiction, Poetry and Creative Nonfiction),收录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作品。2019年,美国作家达西·斯坦克(Darcey Steinke)出版了《潮热日记》(Flash Count Diary),她在50多岁第一次出现潮热后,开始写作自己身体遭遇的一切,热浪、闭经、情欲、失眠、抑郁症……最后她说:“当一个女人停止为美丽而苦恼的斗争,她终于可以超越身体,并摆脱她一直以来的妥协。”
我们阅读这些文字,会发现字里行间并未被压抑、焦躁与绝望的情绪笼罩,更年期女性不再停留于干涸枯萎的妻母形象,她们也可以是衰老的观察者和探索者、富有生命力的性欲主体、自我身体的主导人。这些女性的记录展现出了更年期另一种自由的面貌。当然,我们无法忽视自由背后的重重困碍,正如诗人廖伟棠读到伊藤比吕美的闭经日记时的感概:“这自由是汹涌的也是艰难的。”
潮热与愤怒:“初冬啊,只有我,快热死了”
“这热,究竟是全球规模的呢,还是只发生在我身上?”
日本诗人伊藤比吕美在五十多岁后,下半身和腰部血行不畅,内裤越买越大,一下拉到肚脐眼上部,但最难受的,还是突如其来的热。东京的冬天,她在地铁上脱得只剩短袖,仍感到“身体里仿佛燃起大火炉似的潮热”,想到朋友提醒她要多穿点衣服的警告,突然明白是朋友先闭了经,已经顺利逃脱更年期的潮热。
潮热,在大众文化中往往以笑料的形式出现。在美剧《全家福》(***ll in the Family)中,五十多岁的女主人伊迪丝常常突然脸红,精神恍惚,随手抓住身旁的纸张扇个不停,最后在全家一片笑声中冲进厨房。电影《窈窕奶爸》(Mrs. Doubtfire)里,罗宾·威廉姆斯的假乳房着了火,他用两个锅盖扑灭火焰后,披头散发地开着玩笑:“我作为女性的第一天,已经潮热了。”而真正经受过潮热的美国作家达西·斯坦克在《潮热日记》里写道:“我发现潮热是绝望的、不舒服的,有时甚至是崇高的,但从不有趣。”
流行文化中的羞辱嘲笑,让大多数女性对潮热反应感到难以启齿。2010年,旧金山大学曾对15名妇女做过一项调查,试图寻找更年期女性“沉默和耻辱”的来源。调查发现,女性担心的最主要的更年期问题包括“在公共场合突发潮热,让人感到不正常”。
我们很难看到亲历者对于潮热的详细描述。斯坦克发现,这种迷离而诡异、让人几近窒息的眩晕热浪在降落至自己身体之前,她从未在其他文本中读到过。她在《潮热日记》中描述了潮热逃无可逃的感受:“我感到火焰从我的内脏燃烧到肌肉,再到皮肤。我想逃跑,但一个人如何逃离自己的身体?每根头发都如同盘旋着的电线圈,烘烤着我的头部。”热到无法入眠时,她只好走入厨房将冷水一饮而尽,从冰箱里拿出一袋袋冰冻食品,紧贴在自己的胸口。回到房间,她难以忍受丈夫身上散发出的热气,“我看了一眼窗户、门,一个又一个,感到惊慌失措。身体与房间都被锁得很紧,火焰沿着我的神经滚滚而来,我渴望逃离我的身体,冲破自己的皮肤、天花板,冲入大气层。”
一天中,潮热会多次来临,伴随着她的一举一动。斯坦克计算了自己一天中的九次潮热,阵阵都让她眩晕烦躁:“热气从胃部向上辐射到我的胸部、颈部,像蒸汽一样在我的脸后卷起。在睡觉前,我的睡衣就像是用热胶粘在我身上一样。”在她的笔下,潮热总是如幽灵般突然出没,无法控制,人们的不解与憋笑越发加重了她的痛苦。
除了对焦灼难受的细微刻画,潮热在女作家的笔下也迸发出了力量,加拿大诗人琳达·莫纳汉(Lynda Monahan)写作诗歌《燃烧的女人》(Burning Women),描述了潮热到来时充溢生命力的感官体验:“我闪耀纯热,红色,停在高点/我是白热的颤抖,一根点燃的烟(I glow am pure heat/the colour red/an element left on high。a white hot shiver I am/a lit cigarette smoking),她笔下的潮热并非歇斯底里的象征(如同静心口服液广告所说:“女人更年要静心”)、衰老的病症,而是蓬勃能量的体现。在诗的最后,她书写了热感带来的有力冲击:“扯开窗户/我是女人/燃烧在夜里”(throw open the windows/I am a woman/burning up the night)这潮热似乎夹杂着恼怒之情——另一个更年期的常见贬损:“中年妇女就像煤气罐,没腰,浑身是(怨)气,一点就着。”斯坦克在《潮热日记》里却直面自己的愤怒,她说:“当我真正感觉到的是一种明亮的、上升的愤怒时,易怒这个词不准确得可笑。”
在伊藤比吕美笔下,更年期不时出现的身体热浪与情欲相伴相生。曾有一段时间,她沉浸于石川小百合的歌曲《跨越天城山》,歌词讲的是一对偷情男女的故事:“你肩膀的那一端,漫山燃起烈火……我爱的人啊,漫山都烧起来了/这样也好,没有了回头路/我想和你,穿过烈烈火焰。”在贪婪地循环播放这首歌时,伊藤比吕美不禁感叹会心之处,偷偷猜测女儿们还不懂什么叫“漫山燃起烈火”,她写:“呵呵,我太懂得了,这是什么状态下的什么感觉,我一听便知,心里一清二楚。”她带着潮热的性欲坦然又自由,“但是我不会说那种又软又嗲的‘还是让我杀了你吧’。无论对对方,还是对我自己,我都会紧追不舍,一直逼到死角,根本不用商量,是肯定句式的‘我要杀了你’。”
闭经和情欲:“赤红的血好似夜空中绽放的辉煌烟花”
“是的,你整个骨盆都毫无用处了,你变得富有魅力,但也没人会撩你,然后,你就自由了。不再是奴隶,不再是生育机器,你只是个单纯的处于事业中的人。”
在英剧《伦敦生活》(Fleabag)里,出现过这样一段流传甚广的、谈论闭经对女人而言如何美妙的台词。长期以来,月经被建构为青春活力的标志,绝经意味着女性生命衰败的转折点,没有月经后“女人从此不再是女人”。《伦敦生活》的台词尖锐地刺破了类似话语中的父权凝视:初潮和闭经被作为女性生命的重要节点,这反映出女性生命的核心价值被生育和性功能所定义。女人们于是站出来说,摆脱了月经,我们终于自由,终于回归到作为“人”的本身。
美国乔治亚大学的历史学研究者苏珊·马特恩(Susan P. Mattern)在《月亮缓升:女性更年期的科学、历史与意义》(The Slow Moon Climbs: The Scienc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Menopause)中指出,很多文化中都没有“更年期”的概念,即使人们知道女性达到一定年龄后月经会停止,也不会为了“随绝经而来的一系列症状”特别制造一个词语。在许多地方,女性甚至认为绝经更好,因为无需承受生育压力,不用再应付麻烦的月经以及相关禁忌。马特恩指出,当代医学更年期研究的预设是把女性育龄激素水平视为“标准水平”,但既然没有人会觉得5岁的女孩“缺乏激素”,为何更年期的低激素水准就被视为不正常现象呢?
斯坦克也极力倡导女性看到闭经后的自由,她反对激素替代疗法(HRT)——靠荷尔蒙药物延长经期时间。在《潮热日记》中,她写到致力推广HRT的威尔逊医生是如何描述女性更年期的:“更年期——远不只是一种节律行为或心态——实际上是一种缺乏症……乳房变得松弛和萎缩。”在荷兰举办的第11届欧洲男女绝经大会上,她观看了激光疗法修复绝经阴道的动画:激光器械在宽敞的阴道内飞行,象征女性生殖器的玫瑰最开始枯萎下垂,花朵边缘呈黑褐色。激光医疗后,花瓣变得挺拔,并在雄蕊周围缓缓升起,越来越紧,直到玫瑰再次成为处女花蕾。斯坦克意识到“视频中所有的解释都是关于进入的阴茎会有什么感受”,更年期的问题真的出在女性自己的身体上吗?
同斯坦克与《伦敦生活》视经期为父权枷锁的决然态度略有不同,伊藤比吕美对逐渐逝去的月经感到了真实的不舍。她叹道:“闭经之前的月经,清冷寂寥,静悄悄的。”她也做出了挽留月经的努力,开始接受激素替代疗法(HRT)的治疗——正是斯坦科最反对的东西。但不希望月经逝去,并不意味着她就是被父权制洗脑的受害者,月经在比吕美的视角中摆脱了生殖与性别凝视,回归为真实的鲜血,迸发出快活又纯粹的能量。
她描写定期服用卵泡荷尔蒙和黄体酮后断断续续到来的经期:“几天后,仿佛听到了远方传来的战鼓,闻到了黄昏前隐约的雨气,要来了要来了,躁动之后,啊,那种熟悉的感觉!血滴了下来。”月经来的那一刻,她感受到了运动会的振奋——一个大多数人经期不会想到的地点——“月经的势头啊,就和三十几岁时一样,哗哗猛。赤红的血好似夜空中绽放的辉煌烟花,运动会上随风飘扬的旗帜,完全是种喜庆。”
是绽放的烟花,是飘扬的旗帜,伊藤比吕美说,看到重来的月经如同兴高采烈地与老朋友相见。与之对应的,作家乔安·麦克格(Jo***nn McCaig)在小说《一个诚实的女人》(***n Honest Woman)中描述了女人的最后一次月经,女人看到最后一次经血时的心情也如同与老友的挥别。“我的腰部热辣辣地抽筋,那是一种熟悉的肌肉性爱抚。起初它是黑色而丰富的凝块,深红如此之深,变成了暗黑,接着是一阵喷涌。”最后女人想:“我爱它,我爱上了我的最后一滴血,却不知道为什么。”我爱着它也接纳它的离去,它陪伴过我却不左右我,它是“一股炽热的橙色喷涌,一个丰富明亮的漩涡让我着迷”。你看,在女人们的笔下,经血是如此自由。
月经总是承载着女性情欲意涵,而闭经期的女性一旦试图“僭越”为性欲主体,就常常被塑造成欲壑难填、病态阴暗的形象。托马斯·曼的中篇小说《黑天鹅》讲述了一个闭经后的女性因情欲放纵而病死榻中的故事。50岁的寡妇罗莎莉爱上了为儿子辅导功课的年轻家庭教师,她的更年期也因爱欲重新逆转,月经再度来临。然而,罗莎莉与年轻男人最终幽会无果,躺在床上失去了知觉,下体流出鲜血,后来经检查才发现,她以为的经血实际上是子宫的肿瘤出血。医生推测,是她的性欲渴望刺激了卵巢,最终导致了癌症病变。曼似乎在借由罗莎莉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女人闭经了还渴望性爱,结局只能是在妄念里流下罪恶之血,在爱欲的惩罚里独自死去。
“在文学作品中,我发现最正常的更年期情欲描写发生在女同性恋身上。”斯坦科最后总结道,她以作家琼·阿诺德 (June ***rnold)的《金姐妹》(Sister Gin)作为例子:更年期的苏爱上了八十多岁的玛米卡特,苏发现她的爱人虽然年迈,却如此美艳动人:“她的双腿之间如此力量,肉体流畅得仿佛能足从骨头上滑落,紧绷的部分又像花岗岩一样坚硬,她那挺直的紫色器官宛如动物的鼻头,紧紧靠在苏的手掌上。”将更年期女性的阴部比喻为有自主能动性的动物,在女作家笔下出现过多次,美国实验作家凯西·阿克(Kathy ***cker)也曾如此描写:“我没有死,我有我的阴部,我有我的阴部,这不是一个洞;它是一种动物,我喜欢这种动物。”(I’m not dead,” the novelist Kathy ***cker wrote. “I’ve got my cunt. I’ve got my cunt; it’s not a hole; it’s an animal and I love the animal.)动物隐喻与斯坦克在更年期治疗视频中看到的凋谢枯萎的玫瑰、下垂的花瓣遥遥相对,它们是富有主体性的生命,再也不是供人欣赏的、包围在雄蕊四周的玫瑰花瓣。
参考文献:
Writing Menopause:***n ***nthology of Fiction, Poetry and Creative Nonfictionedited by Jane Cawthorne and E. D. Morin.”Inanna Publications and Education Inc.”
Excerpt From: Jane Cawthorne. “Writing Menopause”. ***pple Books.
Flash Count Diary,Darcey Steinke,Sarah Crichton Books
《闭经记》[日] 伊藤比吕美 著 蕾克 译 一頁folio·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The Slow Moon Climbs: The Scienc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Menopause,Susan P. Matter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he Black Swan,Thomas Mann,google book
https://mp.weixin.qq.com/s/EZ8fmFRbl***o***G-hCWoLT3Q为什么更年期可能是件好事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