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让地方志成果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启动会暨业务培训会上的讲话
(2016年10月31日)
李培林
同志们: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刚刚胜利召开,这是载入史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明确***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全会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为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定,体现了全党的意志,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借此次会议,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要求,全国地方志系统要讲政治,坚决维护***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学深、学透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好《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用突出的工作业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
今天,我们在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仁里村召开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启动会议,这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引领指导全国地方志工作创新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本次会议得到了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地方志工作机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王伟光组长表示衷心感谢,向与会各位代表表示诚挚问候!
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省市县三级综合性行政区域志书编纂是规定动作,必须确保完成。最近几年,除了努力完成规定动作外,全国地方志系统不断改革创新,开展了不少自选动作,尤其是乡镇村志编纂逐渐形成热潮,成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为了引导、规范乡镇村志编纂工作,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规定:“指导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志书编纂工作,做好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组织编纂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转型升级也处在重要关口,启动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适得其时。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实施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重要意义
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是数千年来影响中国社会发展最核心的问题。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党中央极其关注三农问题,从2004年起,连续13年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启动,是全国地方志工作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意义重大。
第一,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是客观记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载体。***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农民始终站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浪潮的最前端,安徽小岗村“大包干”的伟大创举,江苏华西村、深圳南岭村的敢为天下先,都是农村改革开放的典型代表,谱写着最精彩、最华丽的乐章。通过名村志客观记录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向后人展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村千年未有的巨变,是地方志工作者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
第二,实施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抢救村落文化的重要举措。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规范、宗族家族文化、宗教文化、民风习俗、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无不镌刻着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性格。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同时,城镇化步伐加快,政区变动频繁,造成了大量村落的消失,甚至是一些千年古村的消失。据统计,2000-2010年的10年间,已经有近百万的自然村消失,各村落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流失殆尽,抢救性保护刻不容缓。志书作为资料性文献,是抢救、保护村落文化最好的载体。通过实施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把名村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完整记录保存下来,让百姓记得住乡思、留得下乡愁、听得见乡音、传承下乡俗,是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承载的基本功能。
第三,实施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是《规划纲要》部署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并不是一项可干可不干的工作,而是国家明确要求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到2020年,全国地方志系统最核心的任务是全面深入贯彻《规划纲要》,不打折扣、实实在在落实好各项目标任务。作为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的姊妹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同样要努力打造成为全国地方志系统的重要品牌,形成系列的高质量名村志和其他配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6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