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链长制材料24篇合集,含方案意见、经验、评论、领导讲话、制度等(全文36837字)

产业链链长制材料汇编

目 录

一、方案意见
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1
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2
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3
“链长制”招商工作方案
关于建立产业“链长制”推动产业大升级的实施意见二、经验信息
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落实产业链“链长”制打造专业招商队伍全力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四个明确”纵深推进产业链链长制
三、观点评论
产业链“链长制”打造产业集群新风向
“链长制”促“六稳”“六保”

“链”产业“长”提升
“链长制”助产业走向高端化集群化智库看产业链链长制
何谓“链长制”
四、领导讲话
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会讲话摘编1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会讲话摘编2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会讲话摘编3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会讲话摘编4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会讲话摘编5五、制度规则
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制度
产业链链长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

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1

    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提升我省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我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现就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打赢经济发展推进战的总体要求,以制造业、商贸流通、文化和旅游、房地产建筑等为重点,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坚持龙头引领、专业配套、区域联动、产供销一体,深入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发展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加快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做大,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工作目标
    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有影响力的产

业集群、产业基地、领航企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万亿级、五千

亿级和千亿级产业梯次发展格局,推进全省产业迈向中高端。
三、工作职责
    (一)调研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全面掌握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关键共性技术、制约瓶颈等情况。
    (二)研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实施制造业产业链“四图”作业;其他领域产业链参照实施。
    (三)研究制定做优做强做大产业链工作计划,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
    (四)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困难问题。
(五)研究制定支持各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措施。

    (六)建立产业链发展日常调度通报机制,加强工作协调,细化工作举措,形成工作合力。
四、工作体系
(一)建立链长制工作推进体系。
    筛选一批产业规模实力强、产业链条完善、龙头企业支撑突出、发展空间大的重点产业链,由省级领导同志担任产业链链长,按照“一位省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位厅级负责同志、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工作模式,协力推进产业链发

展。省直牵头部门负责产业链发展的组织协调工作,制造业领

域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提供业务支撑,其他领域业务支撑由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未列入重点的其他产业链,由省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市、县(区)参照建立相应工作体系。
(二)建立链长制支撑服务体系。
    业务支撑部门按照“一条产业链、一位厅级负责同志、一位处室负责同志、一个工作方案”模式,建立日常支撑服务机制,协助产业链链长和牵头部门推进相关工作。
(三)建立链长制决策咨询体系。
    依托省内外研究机构和智库力量,分产业链组建专家咨询机构。负责跟踪分析产业发展动态趋势,研究有关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为产业经济、技术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四)建立链长制议事协调体系。
    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由链长牵头研究推动产业链发展各项工作。各产业链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关键性难题,提交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日常工作由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
五、重点任务
(一)实施供应链协同推进行动。
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全面梳理供应链关键流程、关

键环节,精准打通供应链堵点、断点,畅通产业循环,推动大

中小企业、配套协作各环节协同发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二)实施项目强攻行动。
    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按照“策划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强化对重点项目引进、投产、运营的调度和服务,推动项目加快落户、建设、投产,尽快达产达效。
(三)实施创新提升行动。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主或联合建立技术中心、设计中心等机构。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创新综合体等公共服务平台,突破一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实施“重创工程”“03专项”等,加快成果转移转化。
(四)实施融合发展行动。
    推进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和深化军民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产业融合,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链细分领域集中度和跨链融合度。
(五)实施开放合作行动。
    用足用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政策,支持产业链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资金资本、高端设备等。依托“四图”和全景图,

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强化省内外区域交流合作,加快延链补

链强链。
(六)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
    遴选培育产业链领航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和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孵化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引导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升规入统。
(七)实施集聚集约发展行动。
    加快标准厂房、技术研发、信息服务、质量检测、原料供应和物流配送等平台建设,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支撑。聚焦发展首位产业、主攻产业,促进产业集群能级提升,打造一批在全国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八)实施文旅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打造“文化和旅游+”等新型产品。快速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强攻态势,科学谋划文旅产业项目布局。积极创建省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创建多元发展平台,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出一批品牌名录。
(九)实施商贸物流畅通行动。
    实施并推广国家、省级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加快城乡配送体系建设,补齐物流园区、城市物流中心、县级物流中心三级配送网络基础和冷链物流短板,提升配送效率。引进知名企业

建设2-3个区域性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商贸物流供应链“链主”

型企业。重点推进物流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十)实施房地产业建筑业转型升级行动。
    引导房地产业转变开发模式,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发展旅游度假地产、养老地产、医养地产、租赁地产,着力开发节能、环保、智能高品质商品房项目。转变工程建设组织方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鼓励企业“走出去”,鼓励支持房地产企业、建筑企业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增强带动力和引领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
(十一)实施要素保障行动。
    引导要素资源集聚,着力解决资金、能源、土地、用工、技术、运输、原料等各方面困难问题,保障产业链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要素需求。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是省委、省政府推动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决策,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找准定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联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政策支持。
    突出综合施策、精准发力,针对不同产业链的特点和实际实施“一链一策”,打好政策组合拳,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政策

支撑。
(三)强化调度督导。
    加强信息沟通通报,建立调度机制,强化日常督导,定期调度各产业链工作进展情况,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支持产业链发展,构建推进产业链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强化宣传引导。
    强化链长制工作舆论环境营造,充分依托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介,多形式加强宣传报道,形成良好发展氛围。

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2

    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提升全市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着力在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六稳”“六保”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协同,聚焦制造业、商贸和物流、文化和旅游、房地产建筑等重点领域,市级层面统筹,领导担当牵头,上下协同合作,深入推进“1+4+6+1”产业集优集群,同步壮大其他重点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锻造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强力引擎。
二、主要目标
    1.提升产业集群水平,优化“首位产业+主导产业+富民产业+三产服务业”布局,构建“3000亿+1000亿+500亿+100亿”梯度,其中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实现“点线面体网”全链闭合、优势突出、错位发展,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全国电

子信息产业基地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业态

融合,2020年迈上千亿台阶。

    2.提升产业特色优势,壮大一批特色产业,培育一批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行业一流品牌,创造一批先进模式,实现百亿产业集群县域全覆盖。
    3.提升产业发展支撑,每个产业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先进行业标杆、主导特色产品,一批关键技术、拳头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主要职责
    (一)对产业经济政策、行业技术动态等进行对接跟踪、分析研究。
    (二)梳理市内产业链发展现状,全面掌握产业链龙头企业、骨干项目、主要平台、相关上下游配套、制约瓶颈等情况。
    (三)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研究产业重大事项,拟定促进产业链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
    (四)坚持龙头引领、专业配套、区域联动、产供销一体,研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实施“四图”作业。
    (五)统筹推进链上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平台打造提升等事项。
    (六)建立产业链发展日常调度和对接沟通机制,制定工作计划,细化操作举措。

四、工作体系
(一)建立工作推进体系。
    优选一批重点产业链,由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按照“市领导+市直部门+龙头企业+骨干项目”的工作模式,协力推进产业链发展。未列入重点推进的其他产业链,由相关分管市领导和责任部门负责。
(二)建立协同服务体系。
    相关牵头部门对照责任分工,负责具体产业链发展的组织协调,建立日常协调服务机制,实行“一个产业链条、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行动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工作模式;其他相关部门协助产业链链长和牵头部门开展工作。
(三)建立决策咨询体系。
    跟踪分析产业发展动态趋势,研究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为产业经济、技术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分产业链对接市政府智库人才和产业顾问,引进相关高端人才和智力资源,组建产业链专家库。
(四)建立议事协调体系。
    链长负责本产业链发展各项工作。各产业链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重大难题,提交市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指挥部研究解决。
五、重点任务
(一)开展稳链壮链行动。
全面梳理产业链关键环节,建立产业链供需配套机制,精

准打通供应链堵点、断点,畅通产业供应链、生产链、服务链、

人才链、资金链,推动大中小企业、内外贸配套、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年内所有重点产业营收增幅均超15%以上。
(二)开展项目提速行动。
    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加大重点项目引进、投产、运营全流程调度服务,开辟“5020”项目绿色通道,实行用地零等待,对重大事项快速决策,力争每季度每个重点产业链引进一批、开建一批、投产一批重大项目。
(三)开展企业优强行动。
    实施工业企业“5135”和电子信息企业“5125”工程,开展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一对一”帮扶,并向重点企业派出指导员,打造“100亿+50亿+20亿+10亿”企业梯队。促进“企入规”“规升高”,加大创新引导,搭建完善平台,支持兼并重组,助力挂牌上市,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四)开展对接协作行动。
    用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出口加工区综保区等利好政策,支持产业链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先进技术设备、资金资本等。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创新各种方式,依托产业链图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强化省内外区域协作和产业对接。
(五)开展融合发展行动。
    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大力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推进产业跨界多业态融合,提高产业链细分领域集中度和跨链融

合度。
(六)开展平台提升行动。
    加大园区基础配套建设力度,推行大企业综合组团配套,加快标准厂房、创新研发、信息服务、质量检测、原料供应和物流配送等平台建设,完善园区教育、医疗、公共生活服务等资源,提升园区亩产效益。
(七)开展“文旅+”行动。
    整合全市文旅资源,提升“三区两网”内涵,加快高铁新区游乐中心建设,打造一批高品质特色旅游集聚区;培育一批文旅行业龙头,引进一批文旅知名企业,推出一批文旅品牌名录;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推动红色游、乡村游、文化游等交融,形成全域旅游整体效应。
(八)开展商贸物流升级行动。
    坚持线上线下并举,发展“宅经济”,引入知名购物中心和品牌连锁实体,建设高品质特色商业街区;大力繁荣“夜间经济”,扩大夜间消费;建设一批乡镇商贸综合体。加快城乡配送体系建设,补齐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网络基础和冷链物流短板,提升配送效率和能力;培育商贸物流供应链“链主”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壮大。
(九)开展房地产建筑业提质增效行动。
    转变房地产开发模式,推进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发展旅游度假地产、养老地产、医养地产、租赁地产,开发节能环

保高品质的房地产项目;推广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大力发展装

配式建筑;鼓励引导房地产、建筑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去拓展市场。
(十)开展要素保障行动。
    全面落实“18条”等惠企政策举措,集聚要素资源,着力解决资金、能源、土地、用工、技术、运输、原料等各方面困难问题;突出强化政银企对接,市发展升级引导资金倾斜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保障产业链发展要素需
求。

六、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各相关产业链链长为副总指挥,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指挥部,统筹全市各产业链发展。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负责本产业链日常具体工作。各县(市、区)要尽快建立相应组织和工作体系。
(二)强化工作责任。
    实行链长负责制,由链长牵头推动产业链发展各项工作,牵头部门主抓、其他部门协同,并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全市上下要加强工作联动,确保工作落实。
(三)强化政策支持。
突出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打好政策“组合拳”,针对不

同产业链制定实施“一链一策”,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支持产业

链发展;大力支持市内企业上下游配套。
(四)强化调度督导。
    完善市主要领导“季工业日”和“大工业”联席会议制,建立并实施链长制定期调度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指挥部办公室实行季调度,构建推进产业链发展的长效常态机制。

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3

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切实提升我市产业发展水平,根据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全市“招大引强——项目提升年”活动安排,现就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围绕“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以制造业、大数据、商贸流通、文化和旅游、房地产建筑为重点,以强链、补链、延链为方向,由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建立“一名链长、一条产业链、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机制、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通过实施稳企育企、项目攻坚、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平台聚链、数据赋能、文旅产业融合提升、商贸物流畅通、房地产建筑业转型升级等行动,进一步做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工作目标
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突出产业发

展特点和优势,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

战,大幅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打造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主导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优势企业,形成多业并举、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推进全市产业迈向中高端。
三、重点工作
(一)实施稳企育企行动。
    全面落实惠企稳企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支持,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需求。着力化解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到位问题,鼓励企业加大对关键原辅料的研发和生产,推进企业就近配套,保障产业链畅通。遴选产业链领航企业、潜力企业,逐个制定扶持政策,打造一批行业龙头。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打造一批科技水平高、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群体。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培育引导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升规入统。
(二)实施项目攻坚行动。
    按照“项目建设提速年”部署,重点围绕“新基建”领域和新兴产业,瞄准中国500强、民营500强、行业龙头和成长性好的企业开展招商对接,着力引进链条式、集群式产业项目。依托重点企业开展招商,打造新材料、数字视听、智能打印等新兴产业链条。以再生金属精深加工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延伸

闭合式循环产业链条,打造无缝链接式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建
立重大项目建设协调例会机制,全力推进重大产业集群项目建设。
(三)实施创新引领行动。
    强化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建立省级研发平台。开展市级工业强基工作,组织实施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技术和应用项目,培育一批“四基”企业。推进锂电、建筑陶瓷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开展锂电产业技术创新升级推进计划。依托“重创工程”扶持实施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升级项目,抓好省级新产品开发工作,提高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
(四)实施融合发展行动。
    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指导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推广运用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支持中小企业在自动化、信息化基础上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培育一批省级智能制造项目。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实施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换道超车”,重点抓好建陶、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传统产业持续竞争能力。依托智慧工业平台等工业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努力搭建工业的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平台,构建数据赋能中心。
(五)实施平台聚链行动。

持续推动“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因地制宜地搭

建标准厂房、研发设计、检验检测、金融服务、物流仓储、人才培训、创业孵化、电子商务等生产经营性服务平台,为产业链集聚发展提供支撑。强化产业链合作,促进重点产业集群提能升级。
(六)实施大数据产业赋能行动。
    以政务服务、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等重点,推动建设一批信息化项目。围绕人工智能、动漫电竞、智能制造等方向,做好项目引进和培育工作。积极推动5G基站等“新基建”建设,实现5G网络在中心城区连片覆盖,各县市城区(含工业园)重点区域、重点应用示范场景及重要商用场景全覆盖。
(七)实施文旅产业融合提升行动。
    紧扣“建成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国际知名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目的地”战略部署,以“康养”为主线、以文化为灵魂、以特色产业为支点,走产业融合提升之路,重点打造温泉养生游、文化创意游和生态观光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推进旅游和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旅游+生态”“旅游+中医药”“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高科技”等富有特色和引爆力的多元化旅游业态。
(八)实施商贸物流畅通行动。
    发挥生态优势,着力发展有机产品、富硒产品、地标产品。扎实推进国家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工作,打造一批市、县(市、

区)邮政快递物流园区,培育一批城乡高效配送骨干企业,形

成高效集约、协同共享的城乡高效配送体系。
(九)实施房地产建筑业转型升级行动。
    围绕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积极谋划实施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大力推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发展,支持重点装配式生产企业打造成省级示范基地,积极创建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支持施工企业与建筑劳务输出合作建立劳务基地,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推动更多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拓展省外、境外业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是我市落实省政府决策部署,促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找准定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联动,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工作推进。
    牵头单位负责产业链发展的组织协调工作,制造业领域由市工信局负责提供业务支撑。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一条产业链、一位县级负责同志、一个工作专班”模式,建立日常支撑服务机制,协助产业链链长和牵头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三)加强调度督导。
市工业强市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定

期组织召开工作推进调度会,强化督促指导。市工业强市领导

小组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链长制”招商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产业布局行动纲要》,围绕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特色装备、食品加工、基础化工、医药健康、冶金建材、智慧物流、休闲旅游“八大产业”,制定“链长制”招商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由市级领导、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和产业集聚地主要领导带队开展“链长制”专业化精准招商,聚焦“八大产业”精准发力,科学谋划招商项目,绘制产业链图谱,编制产业招商地图。力争利用2-3年的时间,推动“八大产业”在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补齐产业短板和推进产业集聚方面实现新突破。
二、责任分工
    根据《产业布局行动纲要》确定的“八大产业”,组建八个“链长制”招商组。
(一)特色装备“链长制”招商组。
    坚持以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推进装备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建立以专用车、现代农机、

换热设备、特种装备制造、汽车配件产业为主的特色制造体系。
(二)冶金建材“链长制”招商组。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对去产能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推进钢铁、水泥、玻璃产业集群发展。
(三)休闲旅游“链长制”招商组。
    遵循“同质资源差异化、隐性资源显性化、优势资源全景化、全域资源主题化”的思想,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开发健康养生等旅游新业态。
(四)医药健康“链长制”招商组。
    坚持以“产业延伸、产业提升、产业扩张”为发展方向,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加快壮大医药健康产业规模。构建以现代中药为依托,健康产品为支撑,化药和医药器械为补充的医药健康产业新格局。
(五)现代农业“链长制”招商组。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数字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建设。
(六)食品加工“链长制”招商组。
    坚持以绿色、健康、安全为发展方向,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淀粉、淀粉糖、高品质酒精、木糖、木糖醇、阿拉伯糖等生化产品;发展植物油、冷鲜肉、调理肉制品、乳制品、饮料冷饮、保健食

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发展高品质谷物食品、绿色食品、绿色果

蔬等高端食品;开发保健食品、功能性饮品等新型产品。
(七)基础化工“链长制”招商组。
    坚持差异化、高端化、生态化、集约化发展方向,努力构建适应产业变革、突出开放融合、加快绿色制造、优化生产效率要求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
(八)智慧物流“链长制”招商组。
    坚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高效运行、协调发展,打造贯通南北、畅达东西的物流产业发展通道,构建城市配送、区域物流物流体系。
四、“链长制”招商措施
(一)绘制产业图谱,编制产业链分析研究报告。
    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开发区要结合各自职责和实际,研究编制产业分析研究报告。研究该产业链的定位,理清该产业链企业情况、发展现状和要素成本情况,综合分析该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存在问题和链条情况,借鉴外地发展该产业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研究该产业链的目标方向和重点内容。
(二)绘制招商地图,锁定招商重点区域和目标企业。
    对产业链发展水平高的重点区域和目标企业进行分析研判,研究该区域产业链发展历程,研究目标企业的发展历史、行业位次、发展现状、投资习惯、对外扩张意愿等信息,为精

准对接做好准备。
(三)夯实招商基础,谋划包装重点招商项目。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借助“外脑”谋划包装一批具有引领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招商项目。在项目谋划包装中要注重谋划强“优势”、补“短板”、盘“存量”、促“整合”的项目,着重引进和培育壮大产业链龙头企业。
(四)加强培训学习,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
    通过专家讲座、招商一线同志分享经验、专题考察、推介路演等方式,提升产业链专业化招商水平。注重强化招商方案、扶持政策和应变预案等准备工作,做到在交流时信息对称,在洽谈时心中有数,在应对时有所准备,提高洽谈对接成功率。
(五)创新方式方法,开展产业链精准对接招商。
    突出市场化招商,积极推进中介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和园区企业化招商等招商新模式;积极开展“走出去”扣门招商,精准对接战略合作者;积极与行业协会、商协会建立常态化联系,搜集筛选投资信息;开展“请进来”推介招商,邀请知名企业来平实地考察对接。
五、工作要求
(一)组织保障。
    “链长”对产业链招商工作负总责,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部署“链长制”招商工作;常务链长负责日常统筹协调工作,指导编制产业链分析报告,并做好业务指导、调度协调、政策

支持等工作;各承载单位要落实好招商引资工作的主体责任,

成立专业招商队伍具体负责招商工作,要以推进产业集聚和项目落地为目标,结合自身实际编制产业链分析报告、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锁定重大项目精准推进产业链招商;市商务局负责招商引资业务指导、信息共享和相关协调工作。
(二)经费保障。
“链长制”招商所需经费列入市财政统一预算,每年给予

200万元“链长制”招商专项资金,由各常务链长单位根据招商工作需要提出申请。
(三)强化规范管理。
    全面落实“链长制”各项招商举措,及时总结上报招商推进情况,对重大招商项目、重要线索要做好跟踪推进和协调服务。要注重强化业务学习,熟悉市情和产业情况,不断加强招商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招商能力和水平。
(四)强化调度考核。
    各常务链长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链长制招商工作,每月要将“链长制”招商情况书面上报链长和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以简报的形式每月定期通报,并作为年末招商引资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于建立产业“链长制”
推动产业大升级的实施意见
网络
实施意见 产业链 链长制

    为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培育壮大产业链条,结合实际,决定建立产业“链长制”,加快推动产业大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以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产业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建链、补链、延链、融链、强链为主线,建立产业“链长制”,集中力量主攻优势产业链,实现集中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打造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领军企业和核心品牌,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推动产业大升级。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优化资本、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配置,释放

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发展有资源、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产业

链。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产业链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发挥企业在产业链打造中的主体作用,加大政策引导和激励,支持企业完善产业链、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强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形成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的企业集群。
推动规模集聚发展。

    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兼顾产业链发展需要,优化产业发展格局。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聚要素资源和力量,支持企业向产业聚集区和园区聚集,推进重点产业向集群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三)发展目标
    到2022年,全市形成4条百亿元产业链,7家产值过10亿元企业,优势产业链总产值突破700亿元;到2025年,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产业链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到2030年,形成若干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龙头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新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

增长动力基本确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二、发展重点
    围绕首位产业、传统产业,建立绿色包装、智能汽车零部件、生态家纺等7个优势产业链,进一步明晰发展目标定位,巩固延伸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分类分业施策,有力有序推进。
(一)巩固延伸类
1.绿色包装产业链。

    以重点企业为基础,围绕三大行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引进产业上游新材料、智能包装机和包装设备生产项目,推进产品向医药、化妆品、饮料食品等方向拓展,严格控制落后产能与项目;依托国家高分子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学校地合作平台等,推动做大做强绿色包装产业。到2022年形成产值达300亿元的产业链,建成全国包装示范城市。
2.智能汽车零部件产业链。

    顺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加大对智能控制、信息通讯、传感定位、影像雷达等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电动转向、动力电池、汽车底盘、机电耦合装置、轻量化车身、充电桩等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战略布局。到2022年产业链产值达50亿元,形成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区域汽车零部件生产和研发基地,打造汽配领域的国内“单项冠军”。
3.生态家纺产业链。

大力发展以羽绒制品、蚕丝制品、床上纺织品等为主的家

居布艺产业,加强家居用品设计的跨界融合,支持企业向品牌化方向发展。通过推广应用纺织服装新面料、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引导企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拓展延伸,提供研发、设计、创意等服务。到2022年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创成一批中国乃至世界品牌,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生态家纺产业集群。
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

    支持装备制造企业与研究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重点突破输送机械、农机、环保机械等领域的制造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系统集成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部分输送机械企业向更具市场潜力的农业机械制造、智能物流输送、环保机械制造等领域转型发展。到2022年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成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输送机械制造基地。
(二)培育壮大类
5.新型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

    大力发展节能装备产品、环保新材料新设备、减震降噪制品以及光伏和风电等产业。力争打通光伏中游产业链,突破风电和环境治理技术及应用等产业中下游。到2022年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打造全国重要的节能环保成套装备产业集聚基地。

6.医工医药健康产业链。

    进一步推动医用检测检验设备(试剂)项目的快速集聚,健全数字化治疗设备、组织修复与可再生材料、人工器官与生命支持设备、健康监测装备等产业的引入,升级换代健康防护产品。构建较为完整的医工医药健康产业体系,形成集聚规模效应。到2022年产业链产值达50亿元,打造国内知名产业品牌基地。
7.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聚焦信息光电子、云计算、大数据、

5G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品质和品牌,引导电子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产业集聚。着力推动照明和显示产业快速发展,力争打通LED照明中下游产业链,引进半导体和光电显示产业上下游生产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条,到2022年产业链产值达
50亿元,全力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三、工作措施
(一)突出“建链”,加强顶层设计。
    精心编制产业链发展规划、行动方案和年度计划,确定产业发展目标、思路、任务,明晰产业链发展路径,制定实施产业链全景图、发展路线图以及重点企业、配套企业名录表。认真研判每个产业链的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和供应链,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产业协同发展。针对不同产业链的特点和实际,实施“八个一”(一链一个发展规划、一

链一套支持政策、一链一批重点项目、一链一家以上龙头企业、

一链一支专业招商队伍、一链一个科技创新平台、一链一支服务队伍、一链一个年度工作计划)机制,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形成产业链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突出“补链”,注重项目支撑。
    全面梳理现有产业链中的重点项目,寻找缺失的高附加值环节,补齐、补好、补出发展新增点。健全产业链重点项目库,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和发布产业链重点项目,每年谋划实施亿元以上产业链项目50个以上,形成滚动开发格局。对重点项目实施“五个一”(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专家团队、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实行“四督四保”制度,及时跟进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投达产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达产。鼓励和支持产业链项目争取国家、省重大专项,大力推进本地企业与央企、国企、知名民企开展合作。
(三)突出“延链”,实行精准招商。
    以产业精准分析为基础,围绕构建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环节,精准招引产业链引擎性项目。建立产业链上下游招商项目库和招商企业目标库,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导则》《招商引资项目预审办法》,规范招商项目范围、政策和工作流程。积极搭建产业承接平台,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功能,完善标准厂房、

物流仓储、污水处理等生产配套设施,推动从基础功能型向综

合服务型现代园区升级。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人员力量配备和组织保障,建设一批实践能力强的招商队伍,做好靶向性标杆性企业盯引工作。全市每个产业链每年至少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个,共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坚持招大引强与招才引智并重,制订优势产业链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加强优秀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培养。
(四)突出“融链”,强化创新驱动。
    释放各类主体融合发展潜力,发挥科技、人才、数据资源等优势,积极创新、创业,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推进省级创新型县(市)建设,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产业链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依托创新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攻克一批核心技术、转化一批科研成果,每年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个、科技成果转化20项以上。加强工业设计、研发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培育引进创新人才团队,探索组建科技镇长团,举办人才科技创新节。大力推动产业链标准化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与修订。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规划。推进“互联网+”产业建设,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大力培育产业链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推进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合肥都市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注重产业关联和优势互补,共建产业链、共享价值链。

(五)突出“强链”,推动集聚发展。
    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每个产业链培育产值超10亿元企业1家以上。坚持抓大扶小并重,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引导中小微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向龙头企业集中集聚,构建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支持骨干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战略投资、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以上。到2022年,打造全国单项冠军企业1-2个、小巨人企业2
-3个、全省制造业百强企业3个以上。聚焦七大优势产业链,围绕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强化规划引导、产业准入、政策扶持等措施,推动关联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和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推进智能包装、智能光电、节能环保、汽车零部件、硅基新材料、稳定同位素药物、塑料机械设备等产业基地(产业园)建设,培育建设产业集群镇、特色小镇,打造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链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优势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调度和推进,研究确定重大项目布局、产业政策、财政资金安排等重要事项。

建立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由市级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重点园

区及发改、科经、投资促进中心等单位负责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6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