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相关理论文章合集13篇(全文23426字)

教师节相关经典理论文章汇编(13篇)

目录
1.国将兴,必尊师而重教 2
2.重奖教学引导教师回归本分 4
3.做“四有”教师助中国梦圆 6
4.新时代教师荣誉制度该有的样子 10
5.老师在课堂上必须传播正能量 14
6.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 16
7.国将兴,必尊师而重教 18
8.教师要堪当国家重任 20
9.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24
10.让教师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26
11.立德树人,铸就教育强国 32
12.乐见尊师重教出实招 34
13.新时代教师的四种责任 35

国将兴,必尊师而重教

自2010年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来,中国进入了最重视教育的时期。这次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更表明国家对教育的空前重视。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过去国家一些标志性的教育文件,对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不少论述,如说要“切实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等。而***总书记的讲话说教育对国家和民族“具有决定性意义”,不仅是国之大计,而且是党之大计,可以说将教育的重要性提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先秦典籍《荀子·大略》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一个国家要兴盛,必定要重视教育,尊重教师。***总书记在讲话中还说,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提高教师的地位是尊师重教的关键。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提高了,在社会上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如果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低,就会被人们看不起。“文革”中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公社书记曾对一个教师说:“你好好干,如果干得好,我就提拔你当售货员。”在当时,当售货员的收入和好处确实比教师多,所以才会出现如今看来十分奇怪的事情。
中国古代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一直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将教师与苍天、大地、君主、双亲这些至高无上的事物和人物相比,将教师的重要性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现代许多人也十分赞赏并一再重复这类的古语。
汉代以后,对孔子十分尊崇,后来更是将孔子称为“万世师表”,许多时候、许多地方确实是对教师尊敬有加。然而,中国古代有些教育理论、主张往往与制度、实际并不完全一致。有的时候、有些地方,尊师重教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或者只是部分学者在某些著作中提出的理想而已。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皇帝的老师以外,一般从事教育工作的学官多被视为“冷官”,品级向来较低,若有其他更好的职位的话,人们往往是不愿做学官的。
举一个例子。在唐代,师道中落,提倡文以载道的韩愈在当国子博士时勤于传道、授业、解惑,但也对久未被升调其他官职,致“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而怨声载道,所以在《进学解》一文中,假托向学生训话来抒发牢骚,将他的不满公开发表出来。身为当时唯一的国立大学中的教授,韩愈的经济收入也不太高,才会写出这么一篇奇文。韩愈“三年博士,冗不见治”,也就是当了三年国子监中最重要的国子学的博士(即教授),因为当时教师地位不高,他很希望能够调动工作。在官本位体制下,学官的权利和地位一般都不如其他部门的官员。
中央国立大学的教授是这样,至于地方上普通的教书先生,更是属于清寒一族,因而明清时教馆的秀才有“酸子”之讥,社会上长期流传“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民谣。虽然历代教育思想家都很希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但“贵师而重傅”这一理论在大部分时候是与制度和实际相脱节的。
从民国时期到“文革”前,大学教师经济收入比较高。但“文革”中知识分子被视为“臭老九”,经济地位低下。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教师的工资收入都不高,所以为提高教师待遇,不少文件都说要使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的水平”。为了避免师范生生源质量不够高,在招生中将师范院校纳入提前批录取。
新世纪以来,中国教师的经济收入日益提高,地位迅速上升,如今教师已经逐渐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过去相当长时期,厦门大学教师的收入不如厦门市的公务员,现在厦门大学教师的收入已经比厦门市同级公务员高不少,东部地区的许多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是如此。与上世纪90年代以前相比,真是恍若隔世。

重奖教学引导教师回归本分

今年教师节,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翁恺老师拿到了张沉甸甸的奖状,获得了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奖金100万元。这是继2017年空缺之后,浙江大学再度颁出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
高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本是教师的本分,但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高校出现了盲目追求排名,追求以课题、论文数量为导向的科研GDP竞赛,最重要的教学工作反而成为了边缘工作。而浙江大学设立杰出教学贡献奖,并重奖教师,充分表明了对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视。笔者以为,此举对于全国高校而言,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正向作用,会引导和鼓励更多优秀教师回归到教学育人工作。
今年教师节,适逢全国教育大会召开,***总书记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对教育和教师工作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论述。他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时指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他还强调,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是对全党全社会提出的希冀,也是对学校和教师提出的要求。
其实,关于尊师重教这个话题,过去一直在提,但作为教师,在大家的意识里,基本上是一个相对清贫的职业。虽然总体上饿不着,但也发不了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有些地方、学校财力的充足,通过教育教学、科研奖励或成果转化,教师的待遇得到了大幅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也逐步提升,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也在进一步增强。
诚然,奖励不是目的,重奖更不应该成为噱头。翁恺老师做到了执着于教书育人,热爱教学工作,但他并非是冲着教学重奖去的,而是真正喜欢教学工作。他因为长期热爱慕课平台的建设,被称为“中文慕课第一人”,不仅在线下有浙大的学生,线上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学生,网络听课的群体中有在校学生、有职员,甚至还有村民,把教育资源惠及到更多热爱学习的人。教学之初,恐怕他很难想象到会有上百万的学生,更不用说想到有朝一日能获得浙大上百万的奖金。他的初心,或许仅仅只是因为热爱教学,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备好每一次课,并在授课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成效,所以才获得广大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首要职能。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谈到高校有关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同时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这不仅对高校的中心工作进行了定位,同时也提出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方法。
重奖教师教学,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是要引导高校工作真正回到教学本分。以笔者看来,重奖乐教爱教的老师,显然是一种积极导向,目的是让更多老师站稳讲台,热爱讲台,以育人为己任,这也是高教管理和改革的大势所趋,实质上也是一种理性回归。期待更多的高校教师能够安心从教,爱教乐教,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做“四有”教师助中国梦圆

2017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的讲话,在我们高校教师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总书记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让知识分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哪怕不对的地方,也要多一些包涵和宽容。”这充分展现了习总书记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这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氛围,也将进一步释放知识分子的才华和能量。反复品读总书记的讲话,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的我倍感温暖和鼓舞。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典型代表,是知识的传授者,一直以来备受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及爱戴。尤其我国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齐鲁大地作为中华文化的肇端,自古以来就名宿辈出,他们对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现在,我们正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离我们如此之近。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这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塑造具有坚定的家国情怀、强健的人格体魄、优秀的知识更新能力的青年人才,就成为每一个教育人都义不容辞的大课题。
2014年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了关于好老师的新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习总书记关于“四有”教师的论述不仅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自我衡量的尺度与标准,也为我们青年教师指明了成长的方向。看今朝,对照“四有”教师要求,我将其具象化为四个方面八个字,即灵魂、责任、魅力、情怀。
把教师之灵魂根植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沃土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作出的历史选择。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人民教师的根本任务,这是最大的“纲”。化用前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的一句名言,知识是没有国界的,但教师是有国界的。当前,虽然仍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但是放眼世界,恃强凌弱、政治歧视、颜色革命等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就连崇尚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以“颜色”给予国家差别化待遇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对此,青年教师应当有清醒地认识。我们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但必须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民族,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积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唯如此,才能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塑造学生,帮助他们筑梦、追梦、圆梦,使他们成为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
把教师之责任浸润于春蚕到死蜡炬成灰的奉献中。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高校教师面对的更是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学习状况、家庭情况等等不一的年轻人。韩愈著名的《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习总书记更是把“传道”放在了教师职责的第一位,要求教师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教师个人的生命如春蚕、如蜡炬,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微不足道,但是教师的工作却点燃了文明的火炬,辉映着学生的前程,寄托着家国的未来。面对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教师应把责任、热情、学识全部奉献给学生,生活上关心他们,感情上温暖他们,学习上督促他们。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著名教育家马连柯也说“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有了爱,讲奉献才会如同那朝阳,温暖、热烈、不计回报,一扫阴霾把阳光照进每个角落;教师有了爱,才会愿意从学生的短处看到闪光点,才会有雕刻时光、塑造人才的力量源泉。
把教师之魅力散发于内修品性外显智慧的风骨中。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但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身边总有一群学生,即使身故后,仍有一些学生为他守丧三年,孔子无疑是有魅力的,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当代优秀教育工作者袁卫星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习总书记指出,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要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在我眼中,好老师是由内而外具有并闪耀着理性的思辨、感性的体悟、智慧的光芒的人,是博学谦和、谈吐幽默、阳光洒脱的人,是可与古人对话、能与今人论道、更与学生忘年交的人。
把教师之情怀播撒于宁静致远甘为人梯的淡泊中。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下定决心做一名教师时,就要坚定自己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不能把教育工作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教师也不是生活在象牙塔和真空里,相比一些高收入行业,教师的待遇还不算高,要经常面对各种道德风险和意志考验。在诱惑面前,有的教师没能守住初衷、守住清白、守住底线,出现道德滑坡、违规牟利等丑陋现象,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须恬谈寡欲方可志向明确,须寂寞清静才能境界深远。作为教师,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选择了教师,就要将它作为一生的事业,摒弃埋怨牢骚,甘为人梯,总有一天能够收获“桃李满天下”的喜悦!
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国梦之队”的筑梦人。“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篇文章既是感言书,又是军令状,藉此立下我庄重的誓言;同时呼吁广大同仁,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标准,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练就扎实学识,常怀仁爱之心,为国造就一支勇立潮头、担当道义的“中国梦之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孜孜以求、矢志不渝!

新时代教师荣誉制度该有的样子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兴国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尊师。
新时代要求教师成为担当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大先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都需要在教师荣誉制度的顶层设计中体现出来,并通过荣誉的社会作用落实。今天,距离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荣誉我们还需走多远?目前的教师队伍呈现出了怎样的新态势?让我们一起聚焦教师群体,并重新思考和规划契合新时代的教师荣誉制度。
同其他职业相比,教师是与人的成长最为密切的职业,这种与人和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当下和未来最为亲近的职业具有天然的荣耀,古今中外从不缺乏对教师的赞誉。
教师荣誉制度级别应提高
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师队伍建设更是基础工程中的基础工作,高质量教师队伍既是教育强国的构成性要素,也是前提性条件。***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所谓“君子不以口誉人”“称人之美则爵之”(《礼记·表记》)。清末以来,中国教师荣誉制度在引领全社会尊师重教、提高教师社会声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始终存在级别不高的缺憾,与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战略地位相比,教师荣誉制度的级别问题更为凸显。
教育法提到“国家对发展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教师法表述“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应当予以表彰、奖励”,两部法律均将“国家”作为教师荣誉的授予机构。然而,我国现行教师荣誉制度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其荣誉授予机构为教育部及相关部委、中央媒体。“国家”在实际操作中被降级,这同既有法律表述有所出入,也同教育乃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功能定位和教育强国的战略地位不匹配,更造成了教师荣誉只是教育系统内部之事的社会认知,从而局限了教师荣誉的社会影响的广度与高度。
对外,可效仿教育发达国家,如美国“国家年度教师奖”、澳大利亚“教师国家成就奖”等,设计中国的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对内,可参照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人民大会堂举行颁奖仪式,由国家领导人亲自对国家级获奖教师授予荣誉,以国家的名义表达对教师个人和职业的尊重与赞扬。国家级获奖教师可用“人民教育家”称号,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民性。
使荣誉真正归属被广泛认可的优秀教师
教师荣誉制度的设计是为了对教师进行嘉奖,虽然优秀教师的标准及其嘉奖在世界范围内是一致的,但对标准和嘉奖方式的解读却具有国家特色和文化品格。在借鉴世界教育发达国家教师荣誉制度的同时,更须扎根中国大地,把握中国教师文化,使荣誉真正归属于中国人认可的优秀教师。综合考察从古至今国人对教师的要求,笔者建议:
在评选标准上继承传统教育对教师社会价值的强调。孔子周游列国劝说当政者接纳和实施仁政,正是他胸怀改善乱世的社会责任使然,“万世师表”未尝不是对其社会价值的褒奖。在陶行知眼中,乡村教师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必须发挥其影响乡村进步的作用,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其足迹所到之处,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四年能使村自治告成,五年能使活的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人民教育家”是对其教书育人的奖励,但更是对其以乡村学校为平台教育万千人民百姓的思想与行动的嘉奖。正是因为这份社会责任感,千百年来,中国教师群体严格要求自己、以德正学高为追求,主动承担起移风易俗的社会责任,自觉表征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使他们赢得了举世无双的“先生”尊称。
在评选对象上肯定集体的力量。中国的中小学校的教研组组织,虽借鉴于苏联,但却在中国生根发芽,除原初的统一教学进度、研讨教学方法等,发展至今已衍生出集体备课、学习研讨、课程开发、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等多项功能。在中国,每一位教师的成就都离不开教研组的托举和支持,甚至可以说每一位教师的成就其实是其背后整个教研组的成就。因此,教师荣誉制度在嘉奖教师个体的同时,不应忽略各种各样的教研集体。
教师荣誉制度评选须彰显专业性
教师荣誉制度承担着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肯定教师社会贡献,增强教师荣誉感和价值感的重大使命,这要求荣誉教师评选活动应具有相应的专门性、专业性、教育性,如此,才能保证教师荣誉的价值和意义。
当前我国教师荣誉评选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其他政府部门、媒体共同举办,于评选当年设立层层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具体执行机构置于相应教育行政部门的对应组织。这种方式使得教师荣誉评选工作表现出临时性、兼职性的特征,虽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评选工作,但却难以保障“做好”评选工作。此外,各届各级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基本上由在任教育行政部门各级领导组成,教育专业的社会团体、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是缺席的,而最为了解参评教师的教师同行、学生及家长群体也处于集体无声的状态,行政性有余而专业性不足。评选主体是评选活动质量的保障。建议可由全国人大等出面,将教师荣誉评选工作专门化、实体化,成立专门、专业、专职的“全国教师荣誉评选委员会”,吸纳专业协会、历届获誉教师,并赋予同行教师、学生及家长评选之前、评选之中的话语权,而非仅仅具有公示异议权。
从时间来说,我国各类教师荣誉评选是时间倒逼模式,以9月10日教师节为截止日期向前推至当年5月,从发布通知到结果公示,平均历时3个月,扣除上传下达、材料撰写等时间,真正用于评选本身的时间是比较少的。相比较而言,其他国家的教师荣誉评选时间少则5个月,多则10个月。不能忽视的是,我国有1673万专任教师,分布在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系统,既有交通、信息发达地区,也有偏远落后地区,这意味着我国教师荣誉评选工作是极其复杂和高难度的。如此高价值、高难度、高复杂性的工作却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制度设计急需调整。
从类型上说,1673万专任教师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公立教育、私立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因此,扩大国家级获奖教师规模既是对各层级各类型教师群体专业独特性的尊重,也是我国教师和受教育人口众多这一国情使然。
从程序上说,这种时间上的紧迫性也导致了程序上的不完整,实地走访与调查环节的缺失,完全量化的评选标准可能会背离评选工作的初衷。因此,中央和省级评选委员会应组织专业团队进入候选人学校,观察教师的教育教学,调研同行评议,掌握学校、社区、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评价。

老师在课堂上必须传播正能量

2014年教师节期间,***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了好老师的“四有”要求,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老师有理想信念,就是要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三个自信,源于实践的成功,源于科学的真理,源于人民群众的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实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台阶,发展成就世界公认。辉煌成就得益于正确道路的选择。正确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的行动指南。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正是这一伟大实践所取得的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应该向学生介绍这些基本道理,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如果老师无视这些事实,任意在课堂上攻击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群众意愿,必然会带来思想混乱,更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体现。
***总书记强调指出:“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的确,如果老师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在课堂上经常怪话连篇,牢骚满腹,怎能鼓励学生健康成长?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发表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甚至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怎能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主流和本质?不允许发表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并非不允许批评,也不是限制言论自由。抹黑、攻击与正常的批评完全是不同性质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还存在着种种的矛盾和问题,广大群众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社会发展不均衡、收入分配不公、党内的腐败现象等诸多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去解决。提出问题、开展批评、深入讨论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举措,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就是在解决问题中进步的。与此相反,如果对一些社会问题采取轻浮的态度,冷嘲热讽,随意抹黑,进而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那就是性质不同的问题,不能听之任之。
实际上,评价现实问题同评价历史事件一样,首先有一个立场观点的问题。评价历史的核心问题是历史观。对于同样的事件,持有不同立场和观点的人就会作出不同的评价。比如,对于1950年在朝鲜半岛爆发的战争,中国、美国、朝鲜、韩国以及日本等不同国家的政府和历史学家都有不同的判断。这显然是不同的立场和观点造成的。其次,思想方法的不同也会有认识上的差别。同样的问题,究竟是主流还是支流?是本质问题还是个别现象?需要认真分析,不能人云亦云。如果对一些问题缺乏正确的分析,或者采取偏激的态度,抓住个别问题无限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