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为世界注入信心(全文6458字)

2020:中国为世界注入信心
2020年,对于世界,对于中国,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性危机,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地缘政治、全球治理、经济发展模式无不受到重大冲击。一时间,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冷战思维浊流四溢,地缘政治危局四起,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动荡性空前加剧,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中国与世界关系再调整,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重大战略议题。  这一年的中国,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答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中国“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全面擘画。2021年中国正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为世界注入中国信心  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国际格局深刻演变。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突如其来的疫情,加剧了后冷战时期国际权力转移、国际体系转型、国际秩序重构进程中积累起来的诸多矛盾,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国际体系开放性降低,一些国家内部矛盾加剧并严重外溢,国际合作意愿下降,矛盾和冲突上升,致使全球层面的多边合作越来越困难。这一趋势实际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即已出现,美国特朗普政府执政、英国脱欧、疫情突袭产生的巨大推力,加剧了这一进程的演进。世界大变局持续深化,全球性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气候—生态风险,从有惊无险变得越来越惊险迭出。  在世界大变局中,疫情无疑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孜孜以求的,以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特征的全球化放慢了步履。全球经济的某些方面,比如国际贸易量有所减少,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某些产业链供应链回流国内或变得更加区域化。疫情带来人们旅行和通信方式改变,但世界并未变为虚拟状态。国际金融等领域也未受到大影响。全球化并未被画上句号。全球产业链与国际分工基本格局具有内在韧性,单纯的安全因素无法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国际分工的基本规律,无法从根本上颠覆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体系。利用疫情搞什么“去全球化”,最终只会损害本国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尽管受疫情冲击以及各种单边主义政策的影响,2020年全球跨国生产和产业内贸易的下降幅度远低于此前预测,产业链大面积断裂和大范围的调整重构并未出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中国经济稳住了,为世界增添了信心与动力。中国有效控制国内疫情,经济率先复苏。中国经济逐季改善,以快于预期的速度持续复苏,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00万亿元;保障民生,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兑现承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自贸试验区继续扩容,海南自贸港建设启航;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越来越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再次显示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形象,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的信心,提升了我国国际影响力和道德感召力。中国强大的经济韧性,为全球产业链的恢复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增大了我国在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话语权。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前行  2020年,外部世界在变,国内发展大局也在变。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绝不会走历史回头路,不会谋求“脱钩”或是搞什么封闭排他的“小圈子”。面对中美摩擦加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经济潜在增速放缓的三重冲击,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且被证实行之有效的政策,结构性改革文件的出台频率前所未有。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建议》,全面阐释了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念、路径。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从两个大局、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提出到新发展格局,凸显中国外部环境与国内发展、内政与外交、国际与国内,前所未有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互动反应、相互激荡的新形势、新局面、新格局。一个迈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国,一个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持续向世界注入正能量。  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市场潜力将充分激发,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需求。大国经济的优势就在于内部市场广阔,经济弹性和循环空间、回旋余地巨大。中国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在于,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许多国际机构预计2020年中国商品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美元。这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自信心所在。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两手都要硬、都要赢,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使中国巨大的消费力得以释放,推动内循环动力释放,外循环市场开放。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对需求侧管理的新关注,还意味着要加大努力解决棘手的结构性问题,如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让中国的市场向世界敞开,真正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蕴藏巨大投资发展机遇的市场,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充沛的能量。  构建新发展格局旨在更好联通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正以创新、绿色、包容、气候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两个循环等为驱动力,引领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深刻转型。  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在疫情背景下尤为突出。中国将更加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更加有效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国积极稳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国际货物“绿色通道”建设,推动搭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平台,维护全球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运转。随着中欧双方如期完成投资协定谈判,欧洲将从中国新发展格局中汲取更多动能。  创新是经济腾飞的翅膀,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疫情激发了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蓬勃发展并同线下经济深度交融。中国线上经济全球领先。要继续加快数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