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材料合集16篇(研讨发言、心得体会参考)(全文43396字)

   
目 录
1.中共林芝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达瓦: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
2.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王珏:
培根铸魂:筑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 7
3.兰州市社科院社会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杨巧燕:
培育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5
4.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青觉:
同心共筑中国梦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些思考 17
5.央视网新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9
6.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1
7.北方海南:
中华民族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评论之一 23
8.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莫兰:
在历史前进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5
9.海外网:
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8
10.杨胜才:
在高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1
11.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包银山:
在繁荣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5
12.铁岭市委党校任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9
13.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郑大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2
14.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两点认识 44
15.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授陈联俊: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7
16.杨川渝: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 51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共林芝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达瓦
    (2019年11月19日)
    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广袤疆域, 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筑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地域。各族人民在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最终铸造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来开创。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环环相扣的链条。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伺、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需要。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包括民族团结在内的各个方面存在着复杂的局势和严重的挑战。环顾当今世界,民族的纷争和分裂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局势不稳乃至战乱纷争的根源。审视当今中国,也存在着显在的或潜在的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对此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缺乏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就会一盘散沙乃至分裂。必须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深层次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要使全体中
    华儿女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众多民族融合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 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中华民族和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具体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具体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历史和现实都深刻表明,中国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强“五个认同”的现实需要。“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历史悠久的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命运共同体,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各族人民长期实践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在林芝的实践综述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5年9月,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总书记题词“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表达了对西藏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祝愿。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民族团结犹如阳光、空气,是林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石,是雪域高原各族儿女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林芝市委、政府紧紧围绕***总书记“把西藏建成民族团结典范”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贯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创建载体,有力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林芝立足自己的特殊市情,充分发挥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融合的重要财富和重要优势,坚持把做好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作为贯彻落实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根本举措,作为推进长足发展的迫切需要,作为推进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作为顺应各族群
    众共同期盼的具体体现,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不断夯实民族团结思想基础的同时,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 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特色优势产业,补齐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基础设施短板,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族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实际成效,促进民族团结。林芝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本级财政的70%和援藏资金的80%投向民生领域,办实办好利民惠民“十件实事”, 从而让各族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提高了各族群众幸福指数,夯实了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
    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是统战工作的重点领域、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以及给隆子县玉麦乡群众的回信精神,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民族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五个林芝”建设、推进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贡献。
    (一)认真履行政策研究、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发挥好党委统战部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参谋助手作用。一是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全面贯彻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紧紧围绕“3?28”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9月民族团结月等重大节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打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思想根基。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始终做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开明包容,不能把其他民族同志因不理解不了解而出现的一些不经意的行为视为不尊重民族习俗、宗教信仰,遇事不随意和民族问题挂钩。三是探索开展城镇民族工作。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民族团结的有效载
    体,探索建立各民族干部群众互帮互助互学机制,推动形成各族干部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坚持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创造有利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保障城市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满足城市少数民族的民生需求,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劳动者创新创业。
    (二)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资源丰沛、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优势作用,为示范市建设献计出力。示范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是积极向宗教界人士、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让“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四个意识”与“五个认同”的观念更加根深蒂固,营造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人人为民族团结作贡献的浓厚氛围,树立人人为民族团结作贡献的好导向,促进各民族交往交
    流交融。二是支持工商联和党外人士紧紧围绕示范市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协商渠道和提交提案建议、信息专报等形式,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专业特长,参与研究示范市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三是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示范市建设,以参与资源开发、投资基础设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形式,推动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同时,弘扬光彩精神,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
    (三)发挥好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的特殊作用,为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作贡献。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代表人士与本民族、信教群众有着天然联系,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力。发挥好他们联系本民族群众紧密、了解熟悉本民族风俗习惯的优势,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宣传政策、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引导各民族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力度。积极配合组织部门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对政治素质好、年轻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使用,做到系统培养、择优使用,着力培养壮大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队伍,保持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合理的民族结构。
    三、顺应新的历史条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正确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同时强调,要坚持尊重民
    族差异而不强化差异,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强化特性,营造尊重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社会氛围。如果我们客观观察中国民族现象的历史和现实,一个基本事实是,民族差异本身或者只有差异,并不能构成什么特色和有利因素。如果只有差异和多元,只强调差异和多元,所导致的必然是民族之间的对立,乃至无休止的争斗和国家的分裂。只有在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实体的大前提下, 差异性写各民族的共同性、一致性并行,多元与中华民族一体并行,才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才可能成为某种优势。
    (二)自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各民族发展演化都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民族混居、迁移中,既保持自己特色,又不断地吸收、容纳其他民族成分的过程中完成的。费孝通老先生指出“民族并不是长期稳定的人们共同体,而是在历史过程中经常有变动的民族实体”,特别强调“过去对于历史上民族之间互相渗透和融合研究得不够,特别是对汉人融合于其他民族的事实注意不够”。历史上的交融,使得中国各民族间界限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相对性、变易性,是动态的而不是凝固的,是弹性的而不是刚性的。如果我们违背民族现象规律,企图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进融合,不仅不可能成功,而且可能招致损失,但也不能由此而放弃引导,甚至绝口不提促进交融。事实上,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各民族的优点长处不是被忽略,而是得到更有力的弘扬。
    (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国家建构问题上,我国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单一制统一国家基础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彻底与任何形式的“联邦制”“民族自决”“自主分离权”“自治权高于国家主权”划清界限。邓小平同志1981年在新疆考察时鲜明指出“新疆的根本性问题是搞共和国还是搞自治区的问题。要把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要从法律上解决这个问题,要有民族区域自治法。新疆稳定是大局,不稳定一切事情都办不成。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就处理谁”。这段话清楚表明了当年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初衷和根本考虑。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我国所有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党领导下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地方。在自治地方,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共同建设各项事业。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 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这一系列论断有力阐释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的大原则,无论是搞理论工作还是搞实际工作的同志,对此都应加
    深理解。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树立发展意识。历史经验表明,各民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血肉相连的利益共同体。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 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是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也是相对贫困地区。这种发展不平衡状况是历史形成的, 在新时代要着力予以解决。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我们要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获得感、荣誉感。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哪一方面的问题解决不好都会出问题。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各的作用,物质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都要行动起来,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通过深入人心的细致工作,以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湖海,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就一定能筑得牢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一定能铸得牢牢的。
    培根铸魂:筑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 王珏
    (2021年)
    文化是国家的血脉、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共有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记忆,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之重要体现。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出, 挖掘、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中华民族精神,筑牢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并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是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
    ***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精辟的论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2565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习总书记提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2014年10月15日,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与价值。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为筑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理论基础
    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如何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如何筑牢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文化视角来看,加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是关键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对中华文明的延续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起着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比如厚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社会和谐思想以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社会情怀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重要精神资源,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筑牢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让不同民族青少年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下形成强烈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各民族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化秀传统文化为各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筑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生成空间
    学校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域。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一些腐朽的文化和不利于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错误思潮也乘机进入校园,消解着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之效果。在信息来源复杂化的今天,要抵制腐朽文化和错误思潮对青少年学生的消极影响,一味地去堵并非解决之道,这就需要因势利导,变“堵”为“导”,通过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优秀传统文化占领校园高地,这需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认真地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加以汲取和升华,使传统文化中现成的文本形式和内容升华为我们可以利用的当代价值。因此,在筑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让青少年了解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史实,更重要的是要引导青少年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民族精神,开阔青少年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视野。
    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是在继承基础之上的发扬,其实质是把承接下来的传统文化通过宣传、贯彻、倡导和发挥等方式将其发扬光大。在学校场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报刊、专栏、广播、互联网、手机***pp等平台宣扬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对其推陈出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为一体,使青少年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下,准确感知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与现实特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向拓展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空间。
    (三)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为筑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宽实践路径学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其落脚点在于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的本质在于实践,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转化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标志性文化符号。标志性文化符号主要指那些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独有特点的具有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记忆的一些文化符号,比如长城、故宫、京剧、端午节、针灸、书法、中华武术等,这些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是青少年能够看得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让青少年在参观和体验这些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是标志性人物。标志性人物是指在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些代表性人物,比如秦皇汉武、孔孟诸子、祖冲之、拓跋珪、松赞干布、札马鲁丁、马哈穆德?喀什噶尔、明安图、曹雪芹等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引导青少年去了解这些人物对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让青少年在这些标志性人物的故事中切实感受到中国境内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
    三是标志性事件。标志性事件主要是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表征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一些历史文化事件,比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张骞出使西域、彝海结盟、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土尔扈特部东归等。这些标志性事件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影视文学作品、卡通动漫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还原这些事件,可以帮助青少年深刻理解不同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是经典思想。经典思想主要是指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有助于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等精神产品,比如“华夷一体”“华夷共祖”思想“、贵和尚中,和而不同”思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思想等, 这些经典思想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渊源,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同同宗,引导青少年学习、领悟这些思想可以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
    二、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与价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的再现,承载着56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筑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
    (一)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石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民族文化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回答了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确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的理论基础;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总书记提出,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这一论述确立了文化继承的理论基础,回答了如何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4]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问题,有助于在青少年中形成强大的中华文化凝聚力和吸引力, 引导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筑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包容性, 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延续性以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创造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意识形态培养的重要方面,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价值引领问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与价值取向也日益突出,加之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稳定性特点,面对多元社会思潮与价值取向的浸染,部分青少年价值取向会出现偏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倾向,这就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渊源,其在历久弥新中所培育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多民族背景下促进国家统一、维系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终极文化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共识,其所蕴涵的中华民族共同理想信念以及强大的包容力、整合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可
    以对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三)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精神内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挖掘其精神价值,对培育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精神动力,是增强青少年中华民族情感认同的重要纽带,它可以凝聚社会各领域的力量,激发各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认同意识和进取意识,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纽带,是巩固青少年对国家、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重要途径,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筑牢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将优秀传统文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转化为青少年共同的精神追求,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 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 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说其所处的时代、对象和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代的青少年身处信息高速流转的环境,优秀传统文化快餐化成为青少年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常态, 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无益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目标的达成。这些现实问题要求我们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又要关注教育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寻求科学有效的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
    (一)关注课堂教学,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创造性转化工作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要方式,其成效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首先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层级化培育体系,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在不同学段设置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目标。在小学低年级主要以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使学生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在小学高年级以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
    和宝贵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初中以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教育为主,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 增强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高中以优秀传统文化理性认识教育为主,帮助学生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使学生理解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
    其次要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的创造性转化。***总书记提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6]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筑牢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的创造性转化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那些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加以改造, 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全新的表达形式,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练传统文化内容,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期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契合与融通;另一方面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深度融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使其成为中小学思想政治课资源的重要支撑。
    在非思政课堂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工作,比如艺术课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制作一些兼具历史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文创作品,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过程中领略中华文化魅力,滋养中华民族精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筑牢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先要发挥传统传播手段优势,引导青少年参与到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当中。传统传播手段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于对内容的过滤、精选与凝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精选和凝练传统文化的故事、人物、符号等相关的内容与知识, 鼓励学生参与优秀传统文化墙的设计、广播的录制、以及图书角和校报校刊等的制作,使青少年成为传统文化学习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形成,让青少年在浓厚的氛围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
    其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传统文化的优势,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高 地。学校可以搭建网络公众平台给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微博、微信、手机***pp等为青少年精选和推送一些传统经典解读和滋养民族精神类的文章;借助互联网,链接和推送一些正规网站制作的能表征我国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频、网页;推送一些解读和介绍不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网页和链接。
    第三要扩大校园参与度,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多元文化并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地域特点, 举办适合于不同文化背景青少年共同参与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唤醒不同民族青少年共同的历史记忆,能够为每个民族的青少年敞开精神家园之门,使其浸润于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当中,感受中华脉搏,涵养中华品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有效利用本土资源,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7]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筑牢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让青少年群体认识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就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来说,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与地域特点,依托本土资源,整体规划和设计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活动,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 定期给青少年学生安排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比如学校可以组织青少年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民俗村、经典古巷等地方,让青少年实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在本地开展研学旅行,去拜访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聆听他们身上经历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让青少年在与老艺人的互动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力量;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依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一些切合实际的秀传统文化社会调查课题,让学生就某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内在价值、传承与发展现状等进行调查分析。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活动,帮助青少年在动手、动脑创作和反思的过程中“体验”“体悟”“体认”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参
    观、访问和调研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使青少年全身心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体验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切实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达成以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通体意识的目的。
    
    
    
    
    
    
    
    
    培育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兰州市社科院社会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杨巧燕
    (2020年8月4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并把“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列为我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构筑”“筑牢”“打牢”等词汇多次出现在党的相关政策和***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与“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紧密相联,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关注度很高的术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意识范畴,它是基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实体而产生的认识,也就是主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体的综合认知。认同视角是当前学界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视角。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认识主体在综合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多重属性的基础上,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同。这种认同包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政治认同、历史命运认同、经济利益认同和精神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建立和强化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的过程。
    新时代的中国在迎来重要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分歧、宗教争端等问题离间我们的民族感情,破坏我国祖国统一,国内狭隘的民族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也时有发生。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关键时期,更需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民族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总结中华民族革命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经验,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和道路,成功地处理好了我国的民族关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观的发展也表明,无论是中华民族命运一体意识的产生,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赋予,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科学不懈探索。新时代培育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仍然需要不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改进和完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
    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民族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二是大力发展经济,补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短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培育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强大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解决发展的不充分问题。同时,也要注重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大力发展经济,需要特别帮助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补齐民族地区短板。民族地区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不仅能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也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的向心力、凝聚力,激励各民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三是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树立中华文化价值共识。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的产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培育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强化各民族之间的精神文化纽带, 增强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从而构筑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方面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弘扬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博采众长,推动中华文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全民族树立统一的价值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给予全民族价值引导,凝聚价值共识、引领社会思潮。
    四是加强中华民族观、历史观教育,促进民族间交往融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大杂居、小聚居的生存状态,多民族的融合始终是不变的历史潮流,各民族间经过长期的交融交往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各民族地区之间依旧存在着各种藩篱,这些藩篱影响着中华民族大团结,阻碍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融合。这就需要在民族地区加强中华民族观和中华民族历史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了解,从而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深厚情感和归属意识。同时, 在加强民族之间交往交融时,要包容多样,努力找到各民族融合的契合点,充分尊重差异,坚决摒弃大汉族主义、民族歧视等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
    同心共筑中国梦 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些思考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 青觉
    (2020年12月14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等相关理论的内容与意涵,也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在充分学习、体会这些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我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首先,要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时期,更需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汇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磅礴历史伟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重要理论与现实命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其次,理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理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心连心一家人的温暖归属体验、手拉手一起走的共善价值信念、同手足共复兴的责任使命意愿。用***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这要求一方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让各族人民认识到复兴伟业与每一个个体都息息相关。从正向维度看,每个人的努力进步和能动维护都是为这项事业添砖加瓦,都值得肯定;从反向维度看,任何破坏进步的行为,如扰乱秩序、分裂国家、伤害同胞等,都是拆砖卸瓦的可耻行为,都需要加以抵制。另一方面,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置于面向个体成员的激励中,对各领域、各层次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的人与事给予表彰和赞扬,使之得到认可和激励。换句话说, 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和重要力量,全体人民既是主体,也是对象,更是受益者。这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着眼的团结进步理路也就能够更为明晰。
    再次,要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实践指向就是要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从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
    理民族事务等5个方面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任务。我们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为实践服务,推动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落实落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提高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让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竭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央视网新闻
    (2021年3月6日)
    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情真意切、语重心长、饱含希望。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历史的战略大局,充分肯定了内蒙古在促进民族团结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鲜明指出了增强民族认同的工作方向。总书记还以历史佳话生动诠释了党史学习教育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必将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多次深入调研、体察冷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 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全面小康阳光普照,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各民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谱写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光辉篇章。
    站在新起点,迈步新征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目标,就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要通过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之根,凝聚民族和睦之魂;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政策;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树立爱国观念,抵制错误思潮,以全面认同为民族复兴凝聚合力。
    不忘来路,才能走向更光辉的未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历史与民族团结进步密切相关。正如***总书记指出,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流传至今。这些都是增进民族团结的宝贵资源。党中央已经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全面部署, 广大党员、干部要重点学习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团结奋斗,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民族大团结、齐进步、共富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2021年3月1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在于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夯实国家统一之基。***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从历史传承来看,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辽阔疆域和锦绣河山,共同书写源远流长、举世瞩目的中华民族历史,共同创造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自强不息、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从现实国情来看,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 既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需要我们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把爱祖国与爱民族、爱家乡统一起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抓好民族团结之本。***总书记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 我们党不断夯实各民族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增进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自觉,推动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必须加强党对民
    族工作的领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凝聚精神力量之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明植根于多民族文化沃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 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另一方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 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各民族形成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中华民族一家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评论之一
    北方海南
    (2021年5月26日)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 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团结互助、共同奋进的历史。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不仅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内蒙古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交往的舞台,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回首内蒙古的发展历程,正是全区各族人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我们才有了今天团结稳定、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正是全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同奋斗, 我们才取得了各项事业发展进步,保持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由此可见,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什么时候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什么时候就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同心同德,一个国家才能勇往直前;凝魂聚气,一个民族才能所向无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就国家而言,讲任务,是各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 是各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各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各个民族共同的前途。70多年风雨兼程,我国各民族休戚与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只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促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不断巩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良好氛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我们都会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无论是八千湘女入疆、三千孤儿进草原的历史佳话,还是今天各民族共同战“疫”的众志成城,无不昭示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最大的福祉。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让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就一定能汇聚起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书写发展传奇,共创美好未来!
    
    
    
    
    
    
    
    
    
    在历史前进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莫兰2020年12月25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实践基础。
    一
    在谈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时,费孝通指出,“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这一历史演进,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自秦朝建立首个统一王朝后,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执掌的中央王朝, 都以建立大一统政权为首要政治使命。大一统观念的形成,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改革是一个重要背景,其中尤以“书同文”影响深远。秦统一六国后,以秦国文字为标准推进文字统一,文书行政之制的大体确立, 为大一统格局提供了文化支撑。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也是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两千多年来,各民族在相互渗透、协同发展中交流、互动、融合,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在长期演进中,各民族逐步实现了文化认同、心理与共、情感相通,构筑了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本特征。近代以来,亡国灭种危机空前沉重,各族人民携手共进,御外侮、赴国难,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在历史的互动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意识得以巩固。
    二
    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根基。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使命。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各族人民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 海南琼崖纵队,滇桂黔边区纵队,冀中、渤海回民支队,大青山蒙古族游击队, 与全国抗日力量一起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被载入宪法。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苏联和东欧出现的动荡,邓小平同志对一些来访的外国领导人说:“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例如,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总书记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问冷暖、听心声,以精准扶贫实际举措,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告别绝对贫困,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
    历史和实践昭示我们,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持续推动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向前发展,才能以不断增强的民族团结进步伟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增强文化认同。***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应当大力挖掘、整理、宣传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的研究,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能拥有更加光明的前途,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强化维护民族团结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基础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帮助支持自治地方解决好本地方的特殊问题。另一方面,善于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坚持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统筹力量、平衡利益、调节关系、规范行为,深度拓展各民族交往融通渠道,巩固和强化民族团结。
    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应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缩小差距,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促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海外网
    (2021年5月6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各地各部门周密安排、创新落实,党史学习认真扎实,巡回指导高效精准,专题宣讲全面铺开,办好实事同步推进,舆论氛围日渐浓厚,党史学习教育在宁夏进展顺利、态势良好。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重大意义,切实把握关键环节,着力加强组织领导,自觉学党史,深刻悟思想,真情办实事,奋力开新局, 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满怀信心投身美丽新宁夏建设的新实践、满怀豪情奋进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抓住关键环节,紧锣密鼓推进
    党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以后,自治区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研究部署,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提出要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务求实效,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月28日,宁夏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会议要求全区上下精心组织部署,认真制定方案,坚持统筹推进,抓好任务落实,并全覆盖督促指导,全过程严格把关,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质量和效果,以推动工作的成果检验学习教育的成效。
    3月24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听取党史学习教育进展情况汇报,研究并制定了《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等“1+6”实施方案。
    3月30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举行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集中研讨,围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进行研讨交流。自治区党委常委一致认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信仰信念、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一定要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自治区党委制定了《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开展
    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谋划安排了31项重点工作。
    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到奋进新征程、建设新宁夏、谱写新篇章的实际工作中。
    银川市成立综合协调、学习实践与实事督办、成果运用等5个工作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有序开展。吴忠市设计了“强化价值引领”“文明提升润民心” 专项行动等,开展富有特色的学习教育。
    宁夏全区共组建各级各类宣讲团75个、成员1966人;已开展宣讲1720多场次,受众11万余人次;自治区11个巡回指导组深入5个市、22个县(市、区)和91个区直部门开展巡回指导工作,做到真督实查严导,推动工作任务落实。
    二、办好实事,解决群众面临的难事
    宁夏各地各部门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面临的难事、基层面临的难题、发展面临的难点,聚力开展“办好实事惠民生” “创新治理保平安”“推动发展增福祉”3个专项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和网民留言办理为载体,深入推进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八个持续紧抓”30条重点任务和“正面清单25条”“负面清单30条”的落实,持续整治村(社区)、学校、园区、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形式主义等问题。
    宁夏消防救援总队紧盯13个制约队伍发展和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调研,针对宁夏少雨干旱的实际,成立55支“抗旱送水先锋队”,实现全域覆盖,有效帮助驻地群众解决饮水难的问题。
    吴忠青铜峡市将老旧小区居民意见整理成27个施工子项目,从排水、供电、道路、安防,到健身器材、活动中心,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的“烦心事”。“路灯亮了,下水通了,道路平整了!”居民李玉侠说。
    三、各地各部门迅速开展专题学习、专题培训、专题宣讲、专题活动
    4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决定集中组织开展“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把这一活动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自治区党委提出,要通过开展此次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区各地各部门迅速开展专题学习、专题培训、专题宣讲、专题活动,并督促推进落实。
    固原市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在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举行党史学习研讨会,集体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观看微党课,重温峥嵘岁月。
    吴忠市同心县利用红军西征纪念馆等重要场所,开展“认认真真学党史 坚定信仰悟思想”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参加现场体验学习上万人次。来自 头条号 如来写作网 ,QQ3231169,海量热门优质材料和PPT课件。
    
    
    
    
    
    在高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杨胜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于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更具特殊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解决根本问题的本质要求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总结了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关键问题,“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而根本问题的集中指向是实现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反映历史、现实与未来交汇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效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强国家统一之基、固民族团结之本、铸精神力量之魂, 都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共担民族复兴责任,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培养大批契合时代发展、适应时代需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作为时代新人的重要特征和使命要求之一,就是要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推进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主题,是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族之魂。高等学校要从世界大势和国家全局的战略高度,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时时对标首要问题,处处对焦关键问题,事事对表核心问题,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 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通过党的创新理论强化思想武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引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促使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高校落实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 是履行政治责任、担当历史使命的具体表现。立德,注重立德业、养德性、有德行;树人,在于培才能、练技艺、有才学。所谓“立德树人”,就是要以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核心,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着力培养具有“天下观的爱国者、有理想的奋斗者、有本领的实干者、有担当的开拓者和有德行的奉献者相统一基本特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要肩负起这一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必须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始终坚持把“为人民服务, 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指针,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办学治校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有深厚家国情怀、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这既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也是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时代新人的核心素养。为此,高等学校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重大意义,把爱国作为立德树人的基调和人才成长的底色,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 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认同和归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强化国家认同,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团结大进步。
    三、高校建设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高校建设的根本目标。这一命题意味着我国大学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必须着力解决好为何办大学、办何样大学、如何办大学的首要问题。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这一命题意味着我国的大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应着力解决好大学为何、大学何为、大学何以为的基本问题。必须立足大学根本任务,坚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坚持以理论自信引领发展方向,以道路自信形塑中国模式,以制度自信完善大学治理,以文化自信铸就大学精神的逻辑路向,把握好立德树人、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对外开放和党的建设五个基本点。这一命题同时意味着我国大学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大学显著特性的大学, 必须以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为根本指向。要将社会主义大学人民性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初心、发展历程、培养目标中。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幸福线。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培根铸魂,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交流互鉴,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基础;坚持价值引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坚持理论先行,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群众基础。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研究我国民族领域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及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坚决拥护祖国统一、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的示范窗口,建设成为培养具有“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 特质的人才摇篮。
    四、高校工作根本标准的现实要求
    2018年***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强调,“大学是立德树人、培育
    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衡量立德树人的成效,就是要考察高校在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取得的实际效果。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 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动摇,坚定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不动摇。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就是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就是要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完善教学体系建设,促进教材体系建设,优化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思政工作体系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必须落实根本任务,对照根本标准,紧贴国家发展实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 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五个认同”教育为重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抓好党建引领,强化理论武装,丰富内涵形式,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体系,增强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构筑全方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大思政格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在繁荣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包银山
    (2021年1月21日)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背景下,我们要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内蒙古各项事业繁荣发展。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成立起,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坚持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我国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2018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内蒙古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增强“五个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文化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根本保证就是各族人民亲如一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确认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是历史沉淀后的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进入新时代,内蒙古更是责无旁贷,要在落实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中央部署上再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将内蒙古建设成为各族人民的共有精神家园。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阶段、民族工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背景下,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引导全区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自觉维护祖国最高
    利益,建设和守护好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十四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实施富民政策,实施好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等规划,千方百计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内蒙古各族人民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不断增强各民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 切实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管控边境秩序、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
    四、发扬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优良传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发扬各族干部群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优良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
    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理念,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三个离不开”是我国历史的写照,是我国国情的反映,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对于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来说,各族人民在任何时候都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我国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基本特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应当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以及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这一各民族的最高利益。
    长期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优良传统。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草原文化,形成了以各族人民始终心向共产党、心向党中央为重要特征的红色草原文化。***总书记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继续在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前列。”作为“模范自治区”,内蒙古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扬各族干部群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优良传统,在繁荣发展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铁岭市委党校 任爽
    (2020年8月11日)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十九届四中全会又再次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 其中民族方面的优势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制度优势。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繁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究其根本,就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运用到不同时期的民族工作之中,制定了各项促进我国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民族关系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维护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新时代,要继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发挥好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让各族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二、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 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多元”指的是多民族亦即56个民族,“一体”指的是由56个民族所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既要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更要认识到强调“一体” 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关系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这种多元一体的特点,就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三、大力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力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总书记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当前解决精神方面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大力推进“五个认同”教育。“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
    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共同体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 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各族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基础保障,必须抓好抓实。
    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教育, 大力培训各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广泛教育群众。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公民意识,让各族人民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地域身份、群体身份,更要明确自己的中华民族成员身份、公民身份、国民身份,把“五个认同”作为每个公民第一位的意识,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四、大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大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民族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干部), 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干部身份、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要把自己作为党和政府的代言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多为民办实事、不与民争利,时刻牢记处理好干群关系就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认真研究民族工作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各级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国家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切实为各族群众服务。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形势新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工作,深化细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举措。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切实解决人口双向流动、多向流动过程中涉及民族因素问题的处理,按照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的原则,不能把涉及
    少数民族个体的事件上升为民族问题。推进嵌入式社区建设,推进少数民族群众在内地就业、流动的保障政策落实,构建各民族互相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持续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消除针对民族交往过程中各民族自然交融的理论顾虑和担忧,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
    五、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党中央部署的一项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工作,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好形式,同时也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方式,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只有党政部门、社会各界都行动起来了,各族群众都参与进来了,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一起在全社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才能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做扎实。这就要求我们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密切配合, 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各级党委政府首先要认真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同时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强化政策保障,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基层是创建的主阵地。要坚持抓基层、强基础,把工作重心下沉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连队等基层单位,搭建更多群众便于、乐于参与的平台。同时要不断扩大创建覆盖面,提升参与度。既要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中开展创建,更要在汉族群众中开展创建;既要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要重在平时,抓好平常,推动创建工作贯穿到各领域各行业中,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和持久活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郑大华
    (2019年2月27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 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
    ***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是***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通过深入研究,生动地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 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多元”指的是多民族亦即56个民族,“一体” 指的是由56个民族所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既要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 更要认识到强调“一体”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关系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相一致, 中华文化也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指的是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共同性指的是56个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深刻认识其多样性,更要强调其共同性,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
    这有利于强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当前,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 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两点认识
    (2018年9月17日)
    实践证明,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和稳定要靠物质因素,离不开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制度建设,但也要靠精神因素,离不开文化建设和情感建设。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所以近年来中央针对精神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再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又把它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加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核心内容。
    一、全面正确理解中华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一种民族认同,它建立在文化认同之上,也通过文化认同表现出来。所以***总书记讲,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其他方面的认同才能巩固。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要靠教育。搞好教育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容。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即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中华民族层面上的一体性认同。
    56个民族层面的“小认同”是必需的,因为这是我们文化认同的基本面。没有这个基本面,中华文化认同就是一个空泛的存在。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各民族文化本来就是一物两面、并育不悖。千百年来,中国各民族都创造和传承了各自丰富的民族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说中华文化是一个绚丽多姿的大花园;也正因为此,各民族之间才有必要相互学习和交流。文化多元是好事, 多元有色彩、有活力,多元互鉴互融才能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所以,我们的民族政策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现在来看,在“小认同”问题上各民族的自觉性都已大大增强,每个民族都为自己的文化而自豪,也都在自觉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需要重视的是,每个民族在强调自我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应对本民族文化有个理性的认识。不能把一些外来文化,尤其是明显有害于现代文明和社会稳定的外来文化当作本民族文化加以认同和推崇。同时也要注意分辨哪些是能够代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哪些是影响本民族形象和进步的糟粕文化。
    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应有之义。“认同”原本就包含着肯定、认可的意思。所以在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的包容和接纳也当然地属于中
    华文化认同的范畴。一般而言,人们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持认同和肯定态度是能够做到的。民族地区的异样风情、文艺舞台上的民族“原生态”总是受到人们由衷的欢迎和欣赏。但与这种认同态度相悖的另一面则是各自的保守和狭隘。如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不同民族成员围绕一些历史问题、宗教问题乃至现实问题的争执频繁出现。这些争执对民族感情的伤害是极为严重的,与我们提倡的民族认同或文化认同格格不入,成为新时代必需解决的严重问题。
    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各民族文化的统称,也有着实在的内容,这就是覆盖中国各民族的共性文化。长期的共同生活使得中国各民族形成了很多的文化共性或同一性。这些同一性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族人民的共同生产生活中,体现在共同生活和交流中形成的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比如文学、哲学、宗教、史学、音乐、舞蹈、建筑、军事、医药等,尤其是绵延至今的儒学理论及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下归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注重忠孝节义的社会伦理、多族同一的节庆礼仪、以及各族共享的汉字等等。中华文化的共性认同事关中华民族凝聚力乃至中华民族具体存在的根本,实在称得上中华文化的“大认同”。因此,在中华文化认同的三个层次中首先和着重需要强调的应是共性文化认同。
    由于汉族在中国人口中占绝对多数,也由于汉族文化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主流地位,中华文化呈现出较多的汉文化色彩是很正常的。但这绝不等于中华文化就是汉文化。这和中华民族不能等同于汉族是一个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是为至理。
    二、注重各民族之间的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说到底是一种民族意识,而完整的民族意识既包括民族的文化认同,也应包括民族的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事实证明,增强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仅有文化认同是不够的。因为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大小不一、能够建立起的文化认同巩固程度也会不一样,为此就需要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做出补充。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是民族意识的当然内容。
    与其他多民族大国相比,中国的各民族之间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和一体性联系。不论原本既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民族,还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辗转而来的外来群体,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早已在居住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容并蓄、
    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不离开谁的关系。近代以来,各民族人民同仇敌忾,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自觉;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为各民族之间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合作机遇,文化交融利益交织空前深入。宏观上,没有民族地区的资源、市场和生态保障就没有汉族地区的发展和发达; 反之,没有汉族地区的人才、科技、资金支持帮助就没有民族地区当今的进步, 而国家的政策协调、财政支持和国防建设又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障。当代世界和人类社会,能够给予每一个民族和个人生存保障、安全保障和发展保障的只有国家。而在当今时代,国家又自觉承担着民族的职能, 每每被称为“民族国家”。在此,国家是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也是当然的利益共同体,每一个国民和民族享受其中,也要奉献其中。
    中华民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也自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基于中华民族一体性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属性必将愈发突显。***总书记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这句话既包含了文化认同,也包含了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每一个民族都不可能独享其荣、独善其身,而只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当我们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候,在讲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必须要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命运认同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授 陈联俊
    (2021年4月30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儿女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同价值追求、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明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长远影响。
    一、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由其历史使命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特质决定的。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同, 可以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方向。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百年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导向,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因而,在领导中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确人民的认同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生成、确立以及巩固的坚实基础。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伟大的事业要有正确的道路指引和先进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 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百年党史,是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史,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认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
    在对历史与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确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源自勇于自我革命带来的强大生命力。“打铁还须自身硬”,党的自身建设事关党的领导水平。纵观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贯穿始终。***总书记指出:“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就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坚持通过自我革命和自我净化,坚守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将自身打造成具有长期执政能力的现代化政党,不仅使自身能够战胜一系列风险挑战,而且能在组织上密切联系和动员群众,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欲知大道,必先明史。”党的百年发展史表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在各种风险挑战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要以史明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
    ***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 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各族中华儿女, 使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程。在近代历史进程中, 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危机深重。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试图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但均以失败告终。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两大历史任务, 建立了新中国,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际,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实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
    要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予以肯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各项事业在短短几十年中取得极大发展,也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华民族迈向“强起来”的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出台新的重大方针政策,推进重大工作,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也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共同的意识来自共同的历史。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华民族奋斗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自立自强的奋斗史,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共同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三、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与人民水乳交融、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就是在党的团结带领下的中国人民汇聚起来的力量。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形成坚定的民族向心力, 使中华各族儿女同向而行,攻坚克难,开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政治方向的掌舵者,是国家政治系统的统领者,是社会治理的主导者,是重大决策的决断者。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完全正确,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用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接续奋斗。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人民群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总书记强调,“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并指出国家的伟大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所取得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历史已经证明,中国
    共产党带领人民的合力作用是创造社会历史、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障。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更加需要党领导团结各族儿女,把握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破除各种阻碍因素,戮力同心,开创未来。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斗争史。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展现党带领人民在长期斗争中培育和发展的伟大精神,鼓舞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如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等, 改革开放时期的抗洪精神、奥运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都可以凝练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典型表达,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成为中华儿女自觉的价值追求。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站在“两个一百年” 历史交汇点上,更需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挖掘丰富深厚的历史资源,汲取磅礴奋发的精神之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
    杨川渝
    (2021年5月26日)
    ***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从形式上认可我国领土的完整性与政权的合法性,更要在实质上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心理认同、情感依赖、态度肯定、积极评价, 厘清内外之别。对内亲如手足,各族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平等享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对外团结一致,不卑不亢,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彰显大国风范。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题中应有之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预设了主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个人、民族和国家融为一体,寻求最大公约数,要求个人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高度一致。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个人的努力汇聚成强大的合力,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包容性秩序,使创造社会财富的力量充分涌现,使消极因素尽可能被化解,盲动因素得到正确引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民族振兴。民族振兴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核心价值观振兴。“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2]共同价值观与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相匹配,通过书写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形成稳定的文化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信仰振兴明确了奋斗目标;二是经济振兴。深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整合功能,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三是文化振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奉行“文明冲突论”、“历
    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和“软权力论”,驱动其在输出代表西方价值的政治和大众文化过程中蛊惑大众意识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才能把人民期盼、民族向往、国家追求三者融为一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人民幸福。一方面,实现社会幸福和个体幸福的辩证统一需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指引进行动态心理调试。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做到绝对平均,绝对平均也不等同于公平,但差异性可能导致心理落差,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才能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先进带动后进,共同砥砺前行。另一方面,实现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辩证统一,需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驱动力。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精神幸福则更为高尚持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蕴含着五千年厚重的历史积淀,凝聚着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了共同行动的原生内驱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仍在不断鼎故革新、与时俱进,在新时代亦将发挥继发内驱力的作用,集聚更强大的合力,激励更多的人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赋予的国家禀赋。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这是中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在我国辽阔的疆域内,让14 亿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需要秉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消除发展起点不一致及自然、社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影响,保障社会公平,促进平等。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走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相互认同而形成的共同体,是“大一统”思想
    的文化载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基因之中,“大一统” 思想在人民心中高于一切、根深蒂固。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抗击共同的敌人、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人民合作共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时代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改革开放精神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总结出来,同时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这种“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力量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力量。历史实践有力证明,团结一致是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繁荣、发展的法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命运。伟大征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遭遇各种艰难险阻,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精神支撑,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促进共同体内部成员相互帮助、不分彼此、共同发展,保证“两个一百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重要作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空前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发挥党组织与党员作用,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和桥梁,让每一名党员成为共同历史文化记忆的书写者、实现共同理想使命的领路人和践行者。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改善群众生活,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创新驱动发展。同时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五个认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差异背后隐藏的是人民群众的发展诉求。国家意志、民族意识根植于人民理性选择之中,具有建构性、动态性的特征。而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系统观念,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
    的区域经济布局。另一方面,继续完善民族地区的经济政策。包括:增加民族地区的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完善转移支付力度财政政策;发展现代工业,加快民族地区产业协调发展政策;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统筹协调、促进西部地区的区域政策;支持贫困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扶贫政策;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规划的扶助政策;贯穿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的“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经济政策;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政策等。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是照亮民族复兴征程的精神之光。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融为一体;坚定文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构筑当代中国人共有精神家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明确当代中国发展诉求;促进文化交流交融,强化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