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2以高质量人才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11优化农村公共服务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的调研报告…16重振湖湘动漫雄风打造动漫游戏产业高地的调研报告21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29打造区域现代金融中心的调研报告…………………………….35聚力“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46城市有机更新调研报告………………………………………………50以法治建设为牵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的调研报告60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调研报告…………………………….72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今年来,我们深入X市X区各中小学校,广泛听取了中小学校长、中层干部、部分教师代表意见,就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着力破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
一、基本情况
X区现有中小学校X所,其中小学X所,初中X所,九年制学校X所,高中X所,完全中学X所,十二年制学校X所,职高X所,村小及教学点X所,在校学生X人,在职教职工X人;现有农村学校X所,其中小学X所,初中X所,九年制学校X所,村小及教学点X所,在校学生X人,在职教职工X人;现有幼儿园X所,在园幼儿X名。其中农村公办幼儿园X所,在园幼儿X名。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学校布局
教育均衡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总体目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近五年,X区首先对辖区内的学校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针
对村小多、布局散、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的问题,全区先后依
照群众意愿撤销了X所农村“空壳”学校,合并了X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截至X年底,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五年前的X所变为X所,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盘活。X年全区教育经费投入为X亿元,X年增加到X亿元,增长了X%。五年来共投入X亿元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X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X%以上,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X%,在园幼儿数占比X%。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X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X个,全区教学资源紧缺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二)均衡师资配备
教师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的核心,对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校际互助合作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补充农村教师,自X年开始,X区共公开招聘教师X名,其中农村X人;分配定向免费师范生X名,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从外县市区或外系统调入教师X名,其中农村X人。
(三)就学机会均等
生源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教育投入,成为影响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生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X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坚持“就近划片、免试入学”的原则,依法确保适龄少年儿童全部入学。与此同时,区教育局还严格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严禁通过考试选拔生源,严格实行均衡编班
规定,严禁举办任何形式的实验班、重点班。严格执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的学籍管理制度,让全区招生管理更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为了稳定公办初中生源,区教育局严格落实省示范性高中——X招生指标到校政策,让符合条件的学生全部享受指标优惠,有效制止了生源流失。
(四)共享优质资源
教育均衡,就要把优质资源做大,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近年来,X区按照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的思路,X市一完小、X小学“1+N”网络联校开始实施,与X镇X村小、X镇X村小、X县一完小等学校签订《“1+N”网络联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协议书》,实现了“1+N”的互联互通。X努力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扶贫长效机制,建设以市为中心,以区为节点,以村小为末梢的城乡一体化数字学校,用“互联网+”的思维,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等形式,整体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实现农村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的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
(五)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X区先后投入了X亿元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
弱学校改造任务;投入X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温暖工程”,
解决了X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师生用水用电问题;投入X多万元解决全区城乡学校“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投入X万元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解决农村教师住宿问题;投入X万元(其中乡镇工作津贴X万元,边远山区教师津贴X万)解决农村教师尤其是山区教师待遇问题。在X新区新建了X中学、X中学、市X完小、市X小,这几所新建学校建设资金投入均上亿元,学校布局合理、功能区划分明,除应有的教学楼之外,均建设了实验楼、功能室、塑胶田径场、综合体育馆等。截止X年底,全区消除大班额X个,X个超大班额全部清零,大班额比例降至X%以下。X区先后获评“省第三批教育强县(市、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三、存在问题
(一)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起来。各种特长班、奥数班纷纷出现,择校热愈演愈烈。“想要进入一所重点中学,有时比上大学还要困难”。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城区中小学教学及辅助用房生均面积不足、运动场所不够;教学仪器设备乡村配置有余而使用不足,城区有的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室数量不足。X区通过撤并、新建、扩容等举措,加
快了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步伐,但总体上建设力度不是很大,发
展进度不太快。尤其是市X完小、市X完小、X小学、市X中等学校,因场地较小办学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引起城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办学压力增大,择校现象难以把控,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二)城乡学校布局不尽合理
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均呈现较快的人口流动趋势,加剧了学校布局调整的困难。随着乡镇区划的调整和城镇化的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山区的学生涌入集镇,造成城乡生源严重不平衡。尤其是岗脚、太平、邓家塘等非政府所在地的学校生源急剧减少,生师比严重失调,办学效益低下,有必要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再调整。城区义务教育段学校相对集中在城市老城区,校园面积狭小、活动空间有限、四周交通拥堵,师生出入不畅。X新区到目前为止,小学兴建了市X完小、市X完小,初中新建了市X中,还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教育需求。
(三)城乡师资配备不够均衡
如今,许多地方对教育的投入依然停留在财力物力上,比较重视教育硬件建设,从学校教学楼和设备等基础设施角度出发。
其实,在教育优质均衡中,师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农村优秀教
师存在可以缩小城乡教学质量的差距。当前,由于城区和乡村办学条件的差异,优秀年轻教师普遍从乡村学校向城区学校流动,造成部分乡村学校教师“青黄不接”;农村师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师资缺乏新鲜血液;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城乡差距较大。经过近几年的投入和改造,全区城乡学校硬件设施、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提升。城乡教育的差距目前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年龄趋于老年化,师资储备不足,农村学校教师大多数年龄在50岁以上。一些偏远、薄弱的农村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达到55岁以上,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小科目”(音乐、体育、美术)专任教师。
(四)城乡优质生源流失严重
一般来说,生源是初、高中学校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条件,有了好生源,才容易出好成绩,才能吸引更多家长和学生。否则,就吸引不了好学生,学校也难以在社会上有名气。如今,X城区两所优质小学(市X完小、X学院附小)的优质生,均到了市教育局直管的市X中就读,却很少到X区管辖的X中学就读;而进了市X中后则选择了市教育局管理的市X中读高中,很少
选择到X区管辖的市X中就读,直接影响了X区中考、高考的
成绩。初中生源基础比较薄弱,导致高中学段教育教学困难,高考备考工作压力增大。此外,由于许多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城区学校,流失的主要是骨干教师和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挫伤了农村学校办学积极性。同时优秀教师的流失也助推了“择校热”现象,导致农村生源不断流失。
四、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优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承载着人们对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要坚持“合理布局、均衡发展、适度超前、够用适用”原则,结合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按照“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着力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意识,加快推进城东凤形学校建设步伐及其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兴建等工程,在城东新区尽快规划建设1所标准化的初中。加强对城乡薄弱学校的改造,着力消解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压力,满足学生就近入学。根据乡镇区划调整和生源变化的实际情况,继续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乡镇区域调整后现代化学校建设。
【来自:头条号 如来写作网,联系QQ3231169,加入公文圈子,海量优质文字材料和ppt课件】
(二)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成为教育均衡的最大阻碍。要按照教师编制“总量控制,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骨干教师走教制和岗位职称局管制,使全区教师由“单位人”转变成“系统人”。进一步加大教师招考、引进力度,严格执行校长定期流动任职和骨干教师、专任教师每年按X%比例区域内流动制度,校长任满两届必须交流,加强城乡之间校长、教师的双向交流,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一线任教。制定优惠政策,逐步提高义务教育段学校校长的待遇,提高农村一线教师的岗位工资和津贴标准。注重师德教育,严肃查处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行为,多举措、全方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三)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优质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是简单的平均发展,所以不能“削峰填谷”,而是应“扬峰建谷”。要着眼教育扶贫“一所学校不落、一个学生不漏”的攻坚目标,围绕“入学机会均衡、资源配置均衡、管理水平均衡、教育质量均衡”目标,优先发展教育,着力补齐短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让优质学校更优。同时培育相对薄弱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推动他们尽快走向优质。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重点向一线教师倾斜,加大优秀教师、校长的奖励力度,调动一线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校长办学热情,使全
区教育工作稳定持续、优质均衡发展。
以高质量人才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网络
高质量 人才 农业 调研报告
***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更加重视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更加重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是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必然选择。在此过程中,应更好发挥人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育才、引才、用才、爱才”上下功夫,着力建设一支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推动湖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健全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做大农业高质量发展“蓄智
池”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
会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湖南应进一步谋篇布局,着
力提升高素质“三农”人才资源储备总体水平。一是在高等教育中加强涉农高校建设加强涉农高校建设,提升涉农专业水平,加强农学学科与非
农学学科的融合;建立“校农”协同育人机制,提升高校特色学
科与农业发展重点需求的匹配程度;引导青年学子“懂农业、爱
农村、爱农民”,培养造就一批兼具社会担当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
二是在人才工程中强化“三农”人才培育
通过“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等遴选培养一批能到农村发挥先导性和示范性作用的“三农”人才,支持其通过开展项目合作、技术服务和知识培训,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在基层打造本土农业人才“孵化园”
加强实用型、本土化人才培育力度,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等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强化政策解读、市场识别、生产技能、产品商品化等方面培训,让更多农业职业经理人、名家名匠、返乡创新创业者成长为现代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其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愿留守。
二、完善多方位人才引进政策,形成农业高精尖人才“聚集
地”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湖南应以更加积极、开放、有效、
长效的政策引进优秀人才从事农业生产发展,让农村也成为高端
人才聚集地,发挥其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一是大力推进“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
划”实施
持续释放利好政策,以更优环境、更大诚意吸引人才到农村,尤其要大力引进“高精尖缺”的农业科技人才,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储蓄动能。
二是要因地制宜制定“三农”人才引进计划
细化人才培养激励政策,防止外来人才“水土不服”,特别要吸收并留住紧缺急需人才,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和紧缺人才的支撑作用。
三是引进顶尖专家组成顾问团
建立“组团下乡”“问诊把脉”常态机制,让拔尖人才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实践。
三、构建多维度人尽其才格局,激活农业现代化发展“动力
源”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培育和引进人才,目的是为
了使用人才,我省应立足农业发展实际,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
活力,助推“十四五”时期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一是发挥“领头雁”作用鼓励返乡回村的“能干人”和下乡创业的“实干家”传播新
技术新理念,让农村实用人才快速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引领群众共同致富。
二是提升“团队作战”能力
注重人才实践的联动性,构建人才智力帮扶协作机制,避免优秀人才在农业实践中“单兵作战”。比如开展现代农业服务时,应联合各类人才在技术指导、产业经营、品牌建设等领域共同发力,形成综合效应。
三是树立精准用才理念
充分了解人才技术特长、事业规划、发展方向、理想期待,将各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统筹匹配,积极为农业人才搭建舞台,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四是完善弹性用人机制
进一步落实《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实施方案》,支持基层灵活运用双向兼职、联合聘用、技术入股、远程农业等多种形式柔性引才用才,增添农业发展实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深度推进乡村振兴。
四、营造全社会惜才爱才氛围,涵养农业可持续发展“好生
态”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三农”人才提供良好
发展条件和展示平台。
一是发挥政策推动力
落实好《湖南省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在编
制保障、职称评定、待遇补贴、晋升通道等方面积极为各类人才松绑,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让人才迸发出干事创业的活力。
二是发挥乡情感召力
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感召和凝聚各方人才“上山下乡”,邀请其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增强其对农村事务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激发其回馈现代农业发展的热情。
三是发挥项目带动力
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引导能人贤人以领办、创办、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方式参与到农业发展产业链,实现共赢多赢。
四是发挥舆论引导力
积极挖掘选树农业人才典型,讲好科技兴农精彩故事,营造全社会关爱农业人才、助力“三农”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的
调研报告
网络
农村公共服务 乡村振兴 调研报告
***总书记今年9月在湖南考察期间,非常关注乡村治理和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情况,强调“基层公共服务关键看实效,要提高针对性,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要把村为民服务中心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阵地建设好,完善充实服务事项,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要求“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调谋求“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为通过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集中力量办成了很多顺民心惠民生的事,解决了大量农民牵肠挂肚的问题,全省“三农”领域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存在短板和弱项。比如我省农业结构性矛
盾仍然凸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面临较大压力,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3920元,城镇化率为57.22%,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要素配置不合理、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和质量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亟待破解。
一、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至关重要
公共服务具有满足公共需要、保障公民权利、增进人民福祉、改善社会福利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能。
多年来,湖南农业大学课题组运用计量模型,跟踪研究、实证分析公共服务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关系,发现农村公共教育、科技服务以及电力、水利、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具有显著影响。优化农村公共服务,有助于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至关重要,也是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当前,我省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农村公共服务——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政府兜底、市场参与、社会协同,更加突出“公平为先”“质量为要”“城乡协调”“供需匹配”取向,适时适当拓宽农村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内容;持续探索优化公私合作供给、政府购
买社会组织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支持力度。
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覆盖、质量全达标、标准全落实、保障应担尽担,非基本公共服务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
完善质量制度保障体系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政绩考核体系“六位一体”建设;健全包括“质量标准——质量执行——质量激励——质量监督——质量评价——质量改进”的农村公共服务质量管理链条,强化农民满意度测评在农村公共服务质量评判中的应用及其指标权重。
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精准性实效性重在“整全赋能”
长期以来,公共服务理论和实践都更多强调效率(单位投入的产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准有效性(即产出与需求的匹配度)。供需信息不对称,服务人才不足、能力不强,政社协同不够,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够精准有效的重要原因。鉴于此,应大力实施“整全赋能”策略,即强化整体性治理、全要素赋能,
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精准性和实效性——
一是“人才赋能”
创新和完善乡村引才、聚才、铸才、育才、扶才、优才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重点培养壮大“土专家”“田秀才”队伍,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计划,公费招收培养农村教师,着力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
二是“技术赋能”
当前,《湖南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已编制出台,我省花垣县、邵阳大祥区、双牌县、韶山市等4个县市区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应以此为契机,以点带面推动全省“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和IPv6部署建设,完善域名根镜像服务器和国家顶级域名解析节点建设布局;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乡村延伸,破解“数字鸿沟”“数据壁垒”“数据烟囱”,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村民少跑腿”。可借鉴推广浏阳高坪镇“智慧高坪”、益阳资阳区长春镇紫薇村“紫薇云”等通过智慧治理平台预约办事、家政服务等方式,打通联系服务村民“最后一公里”;探索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方式,为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环保、安全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等领域“赋能”。
三是“还权赋能”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主体性”原则,主动创造条件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之中。比如可结合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依托“三湘e监督”平台,全面及时公开村情民事,通过实时投票、点赞等形式,请村民参与村级重大公共事务、热点问题的事前意见征求、事中进展监督、事后实效评议,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的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全民治理。
【来自:头条号 如来写作网,联系QQ3231169,加入公文圈子,海量优质文字材料和ppt课件】
重振湖湘动漫雄风打造动漫游戏产业高地的
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细分领域,“动漫湘军”曾创造了风靡全国的“蓝猫”“虹猫蓝兔”“山猫”等国产动漫形象,2003-2009年连续七年年度动漫产量居全国第一。但2009年后,我省动漫原创产量不断下滑,动漫产业颓势显现。2015年以来,我省动漫游戏产业转型升级进展显著,行业复苏迹象明显。应因势利导,聚合发力,加快动漫游戏产业生
态重构优化,重振湖湘动漫产业。一、湖南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省动漫游戏产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行业呈现出起底回升态势,以草花互动、奇葩乐游等为代表的游戏企业增长迅猛,来势喜人。
1.综合实力重返第一方阵
2019年全省动漫游戏及相关业务年度总产值326.7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国动漫游戏产业比重约6.5%。全省从事动漫、
游戏、VR/***R及相关业务的企业和机构810余家,相关从业人
员7.1万余人。通过国家动漫企业认证资质的企业达到26家,其中重点动漫企业3家,上市企业4家。动漫游戏行业综合实力排广东、北京、浙江、上海、江苏、湖北之后,位列全国第7位,位列第一方阵。2020年上半年,全省动漫游戏及相关业务年度总产值超过180亿元,同比增长约12.5%。
2.产业持续复苏
动漫产业回升态势明显。2019年,全省动漫游戏原创作品、外包制作、图书出版、衍生品加工及销售、品牌授权等收入约
136.64亿元,同比增长2.73%。游戏产业顺“市”增长强劲。2019年,全省手机游戏、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电子竞技游戏、VR/***R等新业态收入约190.06亿元,同比增长10.5%,部分企业增长势头迅猛。如,成立于2014年的湖南草花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被游戏工委评为“中国十大新锐游戏企业”,
2019年成为“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企业,公司旗下自营的“草花手游平台”是中国移动游戏领域十佳第三方平台,注册用户超过5000万,市场占有率在省内稳居第一。2019年公司营收突破10亿元,业绩增速高达669.79%。
3.原创新作亮点纷呈
2019年共完成动画16300.5分钟(其中网络动画11000分钟,
电视动画5300.5分钟),比2018年增长12.4%。以金鹰卡通、山
猫吉咪、漫联卡通、草花互动为代表的动漫游戏企业持续发力,创作了多部优质作品,亮点突出。如,金鹰卡通原创的“中国梦”主题动画片《翻开这一页》《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等获中宣部发文点赞。《八仙过海》《杨家将》入选中宣部、广电总局第二批“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重点动画片项目。今年播出的《23号牛乃唐》收视表现亮眼,单集最高收视率达1.72%,省级卫视排名第一;山猫吉咪制作的《金刚山猫侠之丝路传奇》采用全高清3D制作,并引入中国武术“山猫功夫”等创新元素,开创“中国动漫+传统文化”新兴模式。草花互动今年自主研发完成《荒古奇谭》《中餐厅》《集结吧!三国》《街机恐龙》《全线警戒》等多款手游产品上线,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趣动文化新产品《名将无双》在韩国上线,备受韩国玩家追捧,onestore排名第一。
4.跨界融合加速扩容
全省动漫游戏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动漫数字创意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动漫游戏周边产品开发加速扩容。如,荣智文化将湖湘红色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内涵形象化,融合时代气息开发动漫衍生商品,成功塑造了红星小宝、小兵阿荣等星漫形象和滩头门神系列等国漫形象;湖南善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9
年合作了《庆余年》等十余部影视综艺作品,开发的动漫衍生产
品品类超过500种,营收突破亿元;株洲方特将动漫卡通、电影特技等国际时尚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妙结合,取得良好成效;长沙可塑品牌设计有限公司和金鹰卡通联合打造麦咭超级IP魅力人格体,从麦咭IP核心动漫形象设计开始,不断为麦咭IP塑造内容,持续开发麦咭IP系列衍生产品,深受9亿中国亲子家庭的喜爱。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研发实力也显著增强,如视不可挡传媒公司的综合VR虚拟体验馆2019年收入突破了1000万元。
5.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北辰文创园动漫游戏聚集区入驻动漫游戏及相关产业企业
220多家,共吸引8000多人来湘投资创业;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漫游味数字文创体验馆突破性地将动漫游戏等数字文化产业的科普知识、作品展示、制作体验、衍生产品销售相融合,实现了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紧密结合,在全国尚属首创;连续五年举办湖湘动漫月,2019年与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景区合作办展,举办15场专业活动,1000余家企业参加,达成项目合作意向近400个(国际50余个),现场达成200余项授权业务项目签约,带动产业增加值达30亿元。
二、主要问题
问题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原创实力有待提升,表现为
原创品牌不强,内容创新不足,目标观众群体狭窄。二是高端人才保障有待加强,表现为高端专业人才不足,高端人才培养滞后。三是企业发展信贷融资难。四是政策环境短板明显。表现为财政扶持力度弱,审批环境亟待优化。
三、对策建议
我省动漫游戏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应从顶层设计、支持原创、要素支撑、产业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聚合发力,重振湖湘动漫产业,打造动漫游戏产业高地。
1.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一是加强高位推进。重构湖南省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协调机制,细化成员单位职责,并制定《湖南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产业定位、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长沙动漫游戏产业首位度。坚持扶优扶强,推动优质资源聚集长沙,将长沙打造为“动漫游戏原创之都”。加快常德、怀化、郴州、株洲、衡阳等市州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推动形成“一主多辅、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2.强化原创支持,做强龙头企业
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突出扶优扶强扶精,重点扶持山猫传媒、漫联卡通、草花互动等一批原创能力较强、发展前景较好
的本土动漫游戏龙头企业。二是打造原创精品。鼓励企业充分挖
掘湖湘历史、民间传说、红色经典、少数民族故事等方面题材,促进动漫作品“全年龄段”发展。建立原创资源库,对已完成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动漫、游戏、***R/VR作品或项目,从源头上进行资金、政策扶持,力争打造3-5个现象级原创作品。并依托强势原创品牌,积极开发文具玩具、服饰装饰等相关衍生产品,拓展市场空间。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出海”号召,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支持一批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秀动漫游戏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推动龙头企业在国际合作中发展壮大。
3.加大财政支持,增进发展活力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参照杭州、广州等地动漫游戏产业财政补助实施标准,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对原创作品在电视台播出、电影票房、出版物发行、获奖等方面加大奖补力度。二是优化审批生态。动漫游戏产业是一个自由度高、创新意识强的新兴产业,应积极借鉴深圳、上海等地审批经验,通过建设网络游戏出版申报服务平台、测试平台等功能性平台,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动漫游戏作品及其衍生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打击侵权盗版专项行动,规范动
漫游戏产业版权秩序,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4.强化金融人才保障,夯实发展根基
一是推进文化金融合作。探索建立政府拨、银行贷、外资引、企业筹、社会集、上市募、风险投的投融资机制,促进动漫游戏企业与国有银行、国内民营资本、海外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沟通合作,着力解决动漫游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商业银行设立文化特色银行,为文化企业提供创新性、专业化、精准化的金融服务。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文化产业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针对动漫游戏等文化类企业轻资产特点,探索开展知识产权、版权、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质押和收益权抵(质)押贷款等业务。二是强化人才保障。强化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定并实施动漫游戏类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制度和评定标准,构建更加开放、更具竞争力的动漫游戏产业人才环境。鼓励动漫、游戏人才来湘创业、投资,并在子女教育等各个方面提供便利。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中专职业学校开设动漫游戏专业,大力培养动漫游戏一线人才。
5.加强公共平台建设,完善配套服务
重点搭建好四大平台:一是行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省动漫游戏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搭建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桥梁,实现资源共享,增强整体实力。二是产业聚集平台。以北辰文创园、
创谷·天心文创园、创梦乐谷(长沙)动漫游戏产业园等为重点,
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聚集上下游企业,打造动漫游戏专业园区。三是媒体播出平台。充分利用好金鹰卡通、芒果TV等播出平台,增加本土优秀原创动漫播出比例和时间,并在芒果TV增加动漫游戏专栏专区。四是展览展示平台。继续办好湖湘动漫月、数字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展会活动,为企业搭建好展示交流平台。继续组织动漫游戏企业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日本东京动漫展等国内外重点展览展会,扩大动漫湘军、游戏湘军品牌影响力。
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
网络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就业 调研报告
近年来,X县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民生为本、就业优先”工作主线,全力促进全县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5%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
2017年、2018年先后被评为“X市就业扶贫先进单位”、2019年就业扶贫工作考核被评为X市一类单位(全市5个县),连续保持“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荣誉称号。
一、全面掌握就业信息,推动供需无缝对接
以村为单位统筹扶贫工作队、乡镇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结对帮扶责任人“四支队伍”,大力宣传就业政策信息,全面摸清贫困人口技能水平、就业愿望、岗位需求等信息。采取用工招聘信息现代媒体手段和传统宣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用工信息推送服务力度,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就业服务向村组、(社区)延伸,岗位信息发布向家庭延伸,就业帮扶向个体延伸,积极就业政策落实力求普惠化,专项服务实现品牌化。通过开展
“春风行动”系列活动的延伸,加大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
户专场招聘会以及乡镇赶集日劳动力与企业“点对点”对接招聘会的举办,全力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自2017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劳务专场招聘会187场,参加单位累计达320余家,登记求职人员达16500余人,成功匹配就业2200余人。
二、大力开发工作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在全面摸清摸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信息的基础上,对照就业扶贫信息数据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着力加强与外省、外市的园区企业以及X高新区、河西经开区、X工业集中区、湘商产业园中的本地骨干企业和其他小微企业劳务协作,进一步疏通稳定就业增收脱贫的“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了全县劳务协作脱贫的“岗位清单”,自2017年全面迎接国家检查验收之年开始,累计收集、开发、发布就业岗位21000余个,组织劳务输出和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93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01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0人,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再就业60人;完成新增创业主体2522个,带动城乡就业3169人。
三、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切实提升劳动技能
以提高贫困户素质和实现就业作为精准脱贫的突破口,全力推进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培训,通过开
展就业培训、送岗位进村入户、送技能到家门口等一系列措施,
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就业创业竞争力,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就业愿望并符合培训条件的每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参加培训,促使易地扶贫搬迁户每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同时重点强化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技能,做到职业培训与转移就业同步,输血与造血衔接,助推转移就业扶贫精准化,确保贫困劳动力精准输出、稳定就业。2017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就业培训累计达6745人;完成贫困劳动力就业前技能培训1693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1人,创业培训390人(含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264人)。
四、灵活设置扶贫特岗,力促贫困群众增收
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法输送到企业固定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特困家庭、“4050”人员和贫困户子女中大中专毕业未就业人员,通过按需设岗、自主选岗、以岗定人的方式,按照每个行政村(社区)开发不少于5个就业扶贫特岗的要求,设置了环卫保洁员岗位、生态护林员岗位、公路养护员岗位、交通协管员岗位、市场管理员岗位、留守老人和儿童护理员岗位、机动岗位等就业扶贫特岗;针对不同家庭的不同情况,采用灵活扶贫形式,用最合适的方法,改变贫困家庭的生活状态。2017年至2019年共开发了1498个就业扶贫特别
岗位,发放资金1321.6万元,达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的工作目标,实现了全县深度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五、强化就业兜底安置,持续做好后续帮扶为帮助易地扶贫搬迁户“挪穷窝、换穷业”,扎实做好后续
帮扶服务工作,该县就业部门、易地搬迁联席办、社区工作队通过“一对一、点对点”方式服务搬迁群众就业,结合临近X高新区、X工业集中区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个劳动力就业。每年安排一定的公益性岗位在全县各县直单位以及贫困户集中居住的X镇同乐社区、莉坪社区和泸阳镇花亭社区,根据需要开发设置环卫保洁员岗位、安全巡防员等岗位,专门用于易地搬迁贫困户中的“零就业”家庭、特困家庭和贫困户子女中大中专毕业未就业人员,帮助搬迁户就地就近稳定就业。2017年以来,共开发500余个岗位,企业用工、搬迁群众务工就地就近,双向互动,共同发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六、全面推进平台建设,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以全县贫困人口信息系统为基础数据库,全面启动并逐步完善了“互联网+就业+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建设,精准建立了全县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就业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属于网上办理的公共就
业服务项目全部实现了网上办理。同时利用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和
“德一民生”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村级就业服务站点。目前全县130个村和15个社区居委会均已实现村级就业服务站点全覆盖、劳动力信息数据管理工作全覆盖、就业服务微信工作群全覆盖。并在县人社就业服务部门和全县1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安装了13台自助查询一体机,方便求职人员进行务工求职信息自助查询。
七、切实落实优惠政策,确保政策措施落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系列决策部署,近三年来出台了《关于印发
2017年以来,共发放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费补贴436.15万元、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301.4823万元、一次性岗位
补贴27.75万元、社会保险补贴116.02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209笔,共计2303.85万元,贴息81.8万元。八、全力助推复工复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工返岗就
业,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自2020年2月至6月免征全县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失业保险参保企业,实施稳岗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自3月1日起将失业保险待遇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积极落实农民工同等享受失业保险相关待遇。不断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对象,农村自主创业的农民可纳入支持范围;对符合条件人员自主创业的,创业担保贷款最高申请额度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疫情防控期间,还落实了企业稳岗就业补助,针对受疫情影响的2家规模工业企业,发放稳岗补助7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己就业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率达
100%,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打造区域现代金融中心的调研报告
网络
金融 调研报告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实体经济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区域金融中心作为区域金融体系的枢纽,能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效应,从而对区域实体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带动辐射作用。X作为X省域副中心城市,具备成为X区域现代金融中心的良好基础,按照《中共X市委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意见》总体规划,应当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大力打造与产业强市相适配的区域现代金融中心,为X市建设现代产业强市提供强劲的金融支持。
一、X市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20年是开新局育新机的一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7月份,X市委适时出台《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意见》,对打造X现代产业高地,推动X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意见》对重点产业链产值提出的2025年发展
目标看,部分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具有较好的实现基础,但仍
有部分产业链离发展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亟需加大金融、财税等各项政策扶持力度。
从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支持情况看,成绩可圈可点,但问题和短板也不少。
(一)金融支持规模不断扩大,贷款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但
金融支持效率有所下降
从信贷总量看,2015—2019年全市贷款规模持续增长,存贷比逐年上升,6年时间上升了15.06个百分点。从信贷增量看,全市贷款增速大幅高于经济增速。2015-2019年全市经济增速基本维持在8%左右,而贷款增速除2018年外,基本保持在GDP增速的2倍左右。特别是受疫情影响,2020年6月全市GDP增速回落至1.7%,而贷款增速仍然保持了19.95%的高速增长,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的平稳发展。从信贷效率看,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不断下降。为避免价格指标对分析可能造成的影响,可以使用GDP贷款比(当年名义GDP/年末贷款余额)衡量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该数值越大,表明单位贷款创造的GDP越多,贷款的产出效率越高。2015年-2019年X市单位贷款创造的GDP数值逐年下降,5年间下降了30.18%。
(二)金融支持结构有所改善,第三产业贷款占比不断提高,
但信贷资金仍集中于政府类项目和房地产相关领域
从产业结构来看,金融支持方向与产业结构变化高度一致,第三产业贷款占比不断提高。随着X市三次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一、二产业在地区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020年6月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
58.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远远超过莱克尔斯现代化标准
(即45%以上)的要求。而相应的各次产业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重也出现相应变化,第三产业贷款占比由2015年的35.24%上升到2020年的40.11%,第一、二产业贷款比重则出现逐年下降的情况。
从行业占比来看,政府类、房地产类贷款占比较高,制造业贷款占比下降。随着金融支持“六稳”“六保”政策的逐步落实,实体经济的信贷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但政府类贷款和房地产贷款在信贷投向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截至
2020年6月,基础设施类贷款余额和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为28.71%和40.30%,占比较2019年6月分别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