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年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全文17399字)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4日在济南市历城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济南市历城区代区长 曹殿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历城区抢抓机遇、跨越赶超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一年来,我们按照市委“1+474”工作体系和区委“117”工作思路,砥砺奋进、埋头苦干,全力以赴抓贯彻、抓推进、抓落实、抓成效,新时代“活力历城·魅力历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再次入选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质量、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五个“全国百强区”。
    (一)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初步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0亿元、增长9%,增幅全市排名第一。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3亿元,增长5.4%;其中税收收入97.4亿元,占比达到89.9%。19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观摩评议中获得第三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先进制造业加速集聚。济钢“四新”产业园加快建设,济钢防务空天信息项目破土动工。智荟瓴智造科技城、博科国际生命科学创新中心、中电建·创智谷等项目落地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产业园建成启用。规划占地1223亩的齐鲁制药董家制剂园建设顺利,一期工程今年上半年将建成投产,着力打造产值过百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初步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7%。着力发展楼宇经济,认定市级总部企业17家,新增税收“亿元楼”2座,引进金融类机构62家。历城金融大厦签约注册金融类机构341家,总注册资本超过500亿元;山东黄河基金小镇注册基金及管理机构140家,总注册资本达到216亿元。着力发展现代物流,新增规模以上物流企业14家,规上物流企业营业收入预计增长16%。国际“内陆港”陆港大厦全面动工,中欧班列开通运行。佳怡济南华山物流港城市配送中心一期投入运营,维尔康建成全市唯一进口肉类、水产品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并通过总署验收,漱玉平民等3家企业市级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项目成功通过终期验收。“双招双引”成果丰硕。积极参加北京央企对接会、上海世界500强高质量“双招双引”推介会、跨国公司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自贸区济南片区历城产业推介高峰论坛。引进市外投资345亿元,全市排名第一;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全市排名第三。引进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科院外籍院士丁肇中院士团队,以宇宙线等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攻方向,将在历城建设世界天体物理高端研究机构;引进中科院吴一戎院士团队,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齐鲁研究院落地建设,填补了全省空天信息产业空白;爱德华·莫索尔诺奖工作站正式落户,助力济南打造“脑科学”领域世界顶尖平台。全区新增省市级院士工作站9家,总数达16家;各类高层次人才总数达到1265人,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科技园一期建成启用。投入资金近9800万元支持创新创业,“双创”活力不断释放。新增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6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市级“瞪羚”企业2家;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5家,总数达到6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4.4%。规上工业全部完成两化融合评估。企业上云数量突破5000家。
    (二)加大建设管理力度,城市魅力明显提升。坚持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品质“三精”标准,加快城乡一体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邯济胶济铁路联络线、济青高速改扩建、轨道交通R3线建成通车,绕城高速二环线东环段、济乐高速南延、轨道交通R2线等加快推进,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项目正式开工,省道102线、彩西路等43条城乡道路全面整治提升,25个村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和141公里“四好农村路”完成建设,重大交通设施完成投资24亿元,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旅游路、东湖水厂主体工程完工,新增日供水能力40万立方米。推进田庄、张马等9项电网基建项目建设,实施94个村电网提升工程,完成53公里线路迁改和4000户居民供电改造。城市品质日益彰显。“五轴六区”景观亮化流光溢彩,130栋楼体、30处景观提升点亮历城“夜景线”。华山历史文化生态湿地公园正式开放,成为城市旅游新名片。首创奥特莱斯、印象城、万虹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相继启用,新增营业面积近60万平方米,全市首家24小时“不打烊”商业街区悦立方荣获“2019年度中国城市夜经济新地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零失分”,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测评成绩居全市前列,助力全市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历城以优美的城市环境、文明的精神风貌诠释着城市新内涵。城市管理更加有效。提升环境卫生保洁水平,城乡环卫一体化在全市考核中跃居第二名。在全区54条道路推行路长制,形成“巡查发现、协调处理、报告反馈、监督落实”闭环处理机制。加强老旧小区整治管理,完成1.3万多户老旧小区整治,增设电梯51部,实施9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全市率先建立街道、社区两级物业管理机构。推进市容市貌综合整治,287家室内烧烤业户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和专用烟道,完成花园小区等178个小区杆线整治。拆除违建375万平方米,重点区域违建别墅全部清零,9个街道达到“三级无违建街道”标准。主城区29处公厕全部实行24小时开放,建设农村公厕30座,改造提升2.6万多户农村户厕。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和垃圾收运,日转运能力1000吨的幸福柳环卫转运中心建成启用,31个小区达到垃圾“三分类”标准,名辉豪庭社区打造了全市首个垃圾“四分类”社区。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历城区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获批省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实验区。编制实施《历城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启动74个村庄规划,唐王乡村振兴规划成为全市首个获批的镇级规划。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52个,鲍山街道曲家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成功承办第18届中国草莓文化旅游节,赢得“天下泉城、都市莓乡”的美誉。山东种业集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中国建材集团农业智慧大棚等项目落地建设,新增家庭农场87家、总数达229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1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达42个。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与盒马生鲜等电商平台开展战略合作,特色产业品牌效应更加凸显。建立乡村振兴专家智库,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位居全市第一位。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典型经验获国务院督导组肯定。弘扬乡风文明新风尚,评选表彰十星级文明户2122户、“乡村文明行动示范村”16个。
    (三)全面抓好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整改环保督察问题。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共办理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级环保督察等转办件376件。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快推进东部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新完成搬迁改造10家、累计达76家,典型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成效显著,全区超额完成“十三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获得市政府通报表扬。大力开展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渣土运输、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治理,加强重污染天气有效应对,完成147个村近4.3万户清洁能源替代。加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位列全市第一。持续加强水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对小清河沿线及水源保护区108个村开展污水治理,完成49个村管网铺设等污水治理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完成59个村饮用水提升改造。实施刘公河、小清河干流等6条河道防洪治理工程,水环境质量改善率位列全市第一。持续防治土壤污染。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严格防控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针对8家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土壤监测,积极开展疑似污染地块排查整治。持续开展绿化美化。加快推进“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共建,新建2处山体公园和20处“口袋公园”,完成5处山体和18条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400万平方米,位列全市第一,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四)努力保障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全区民生及社会事业支出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达81.2%。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发放创业贷款补贴1.3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49%。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8%和8.5%。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8220元、5480元和7124元。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520元,实现应保尽保。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建设,历城中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医院复审,新建卫生服务机构17个,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开工棚改安置房4094套,超额完成全年任务;西彩石一期、神武、赵家庄安置房交付使用,1.3万多居民乔迁新居。新增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网点10余家,提升社区肉菜市场7家,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养老体系不断完善。连续8年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在全市率先实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常态化。新增养老机构12家,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社会化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区域教育更加均衡。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大力实施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三年行动,23所中小学、幼儿园交付使用,投资额度、建筑面积、建设进度、招聘教师数均居全市首位。实施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发放校服政策,惠及学生约2.7万名。引进山大学人教育集团等优质教育资源。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成效获《人民日报》点赞。历城二中高考继续保持全省领先,获全国教书育人先进集体,成为全国名校、齐鲁名校和全省基础教育的一面鲜明旗帜。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免费开放唐冶文博中心四馆及文化站点354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建设市级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33个,全福街道“泉城书房”成为全市标杆。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合唱比赛等文化活动200余场,举办承办2019年济南环华山湖国际半程马拉松、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场地障碍外卡赛等重大赛事活动。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着力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精准落实贫困人口各项扶贫政策,改善2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居环境,健全脱贫攻坚长效保障机制,脱贫质量显著提升。积极开展产业、劳务、人才等合作协作,对口帮扶保靖县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快推进智慧历城、“雪亮工程”建设,基础网格覆盖率达到100%。始终保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凌厉攻势,在全市社会治安综合考核中荣获第一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持续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圆满通过省级食品安全区复审。强化“法治历城”建设,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大力实施“敞亮工程”,被确定为“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全力开展公开接访、矛盾纠纷排查、积案化解活动,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节庆活动安保维稳任务。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史志档案、粮食安全、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会、共青团、工会、供销、慈善、贸促等工作都取得新进步。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政府效能明显提高。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推进改革,切实转变作风,政府履职更加规范高效。施政行为规范有序。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6件、政协提案166件。加强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机关应诉工作。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持续做好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公开信息1.1万余条。加强12345热线办理工作,全年受理工单27.2万余件,综合满意率达到94.8%。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全力推进“一次办成”改革,历城区被列入全省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试点,在全市率先建成市、区、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体系,率先全面实现“一站服务、一章审批、最多跑一次”。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组建政府部门26个。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组建成立历城控股集团、历城建设集团、历城金融控股集团等投融资平台。严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达20亿元。改革红利加速释放,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1万家,总数达到12.4万家、增长33.9%。落实违法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工作作风持续转变。从严从实抓好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举办干部大讲堂6期,组织各类干部培训263期、1万余人次,干部思想境界、理论素养大幅提升。深入开展“更新思想观念、克服顽瘴痼疾、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顿,141项涉企政策纳入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库;开展“遍访民企”服务活动,覆盖全区11万户民营市场主体,政商关系更加融洽。持续推进精文减会,大幅消减会议和文件数量,为基层干部切实减负松绑,腾出更多时间干事业、谋发展。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过去的一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这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几大班子精诚团结、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包括济南高新区、南部山区在内的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带头实干、理解信任、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干部雷厉风行、快干实干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历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产业定位较为分散,实体经济占比较低,“四新”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动能尚未形成有力支撑,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重大产业项目储备不足,资源要素配置不够合理,项目落地慢、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城市功能品质有待提升,城市治理不够精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社会民生仍有短板,特别是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政府作风建设还需深化,少数干部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服务意识不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有待提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目标、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具备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优势。我省经济也即将迎来新旧动能转换的平衡点,呈现触底回升、加速转型态势。省会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主要指标继续领跑全省,省委明确提出要建设省会经济圈和济南都市圈,支持济南提升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力;市委确定“1+495”工作体系,高水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我们加快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历城经过几年来快速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黄金期和机遇期,越来越多的有利因素正在加速汇聚。我们有三大战略的交汇叠加。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重大国家战略在历城汇集,为全区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有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引进落地了融创国际文旅城、齐鲁制药董家制剂园、济钢防务空天信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了济南国际“内陆港”、新东站总部基地等一批重大载体平台,布局培育了生物医药、超级计算等一批高端前沿产业,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充足后劲。我们有持续释放的人才红利。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中科院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吸纳聚集高端人才能力越来越强;“黄金十条”等政策和“历城领头雁”等人才工程落地实施,历城人才“磁场”效应不断显现。我们有担当实干的干部队伍。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就干好,干就一流,在干事创业中士气高涨、状态饱满、工作务实,呈现出“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这些新形势、新机遇、新优势,为全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只要我们强化机遇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增强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新理念、新坐标、新视野推动各项工作,就一定能把握主动、抢占先机、创造未来。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对标市委“1+495”工作体系,落实区委“1+357”工作思路,咬定“争当新时代全市走在前列排头兵”这一目标不动摇,坚持新型城镇化、先进制造业强区和城市治理“三条主线”,聚力打造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两大千亿级和医药康养、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三大百亿级“2+3”五大产业集群,突出抓好党建引领、项目建设、双招双引、营商环境、改革开放、生态环保、民生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