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大家好!按照统一安排,今天上午这堂课,我们共同度过,交流、探讨的内容是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在座的同志,党龄都很长,长期从事领导工作,应该说对党性和党性修养的理解、实践,都深有体会。下面,我就个人的理解和思考,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同大家交流、探讨,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党性修养
我们要探讨“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这一课题,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党性,什么是党性修养,以及党性修养的提出、发展和内在要求、外在表现。
(一)什么是党性
从政治角度讲,党性就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世界上有很多政党,共产党的党性是什么?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本质的特征,是阶级性的升华。列宁同志最早指出:“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人的党性》中也指出:“共产党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者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刘少奇同志对党性的阐述比列宁同志更加具体,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就构成了我们党的党性。所以说,党性是什么?就是阶级性,是一定的政治形式在党员身上体现出来的固有的本性。
(二)什么是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指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而达到共产党员党性的某种程度,或者可以理解为用共产党员的党性改变自我的过程。党性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思想作风修养、文化知识修养、领导艺术修养和管理能力修养等等。这就是说,要加强党性修养,就要从这几方面来提升,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名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才能体现出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才能够在改造自己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使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是肩负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使命的党,每一位共产党员,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三)党性修养的提出及发展
党性修养的提出及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为一个政党建立之初,不可能对党性有一个高度的认识,认识是一个深化和渐进的过程。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历来十分重视共产党员的修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员必须加强自我教育和世界观改造都曾有过论述,列宁第一次使用了“修养”这一概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针对中国革命和党的自身建设的特点,明确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思想,并把加强党的思想教育,作为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重要问题和中心环节,而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思想修养。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特别强调党的队伍的“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强调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改造与党员的自我改造。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更加明确的指出,全党要更加普遍、更加深入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刘少奇同志1939年专门撰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党员修养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等作了科学、深刻和全面的阐述,有力地推动了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正因为我们党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始终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注重党员修养,尤其是党性修养,就把占党员队伍大多数的出身于小生产者的农民和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在斗争实践中教育成为共产主义战士,成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优秀指战员和坚定的党的干部,解决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途径问题,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党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这同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员和修养,从而保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密不可分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共产党加强世界观改造和思想修养,决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共产党员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什么时候我们党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党员修养搞得好,党员队伍素质就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强,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忽然或放松了党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党员修养,党员素质就下降,党的形象就要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要受到影响甚至挫折。注重党的修养,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条成功经验。
二、当前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加强党性修养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之所以要突出强调加强党性修养,我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非常注重修养。“修身为本”,是古代思想家一直注重倡导的基本观念。古人云:“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把修身作为第一准则。为此,古代思想家设计了不同的修养标准,比如孔子提出了三级标准,第一是君子,就是心肠好,心底坦荡;第二是仁人,就是自己成功,让别人也成功;第三是圣人,就是内有盛德,外有功绩。其实,中国儒、道、佛三教都非常强调自身修养。我国古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