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
——在第一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暨2017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12月6日)
李培林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美丽的“花城”广州市隆重聚会,召开第一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暨2017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王伟光组长,向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给予本次会议大力支持的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为承办这次会议付出艰辛劳动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为统领,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有关要求,全面总结交流新方志编纂工作开展以来的经验与教训,探寻方志事业发展规律,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树立方志文化自信,提高方志文化自觉,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地方志转型升级,并就2016年工作进行总结,对2017年工作提出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时代的前沿,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观察、分析、判断国际国内复杂形势,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在新起点新阶段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伟大斗争,进而赢得伟大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指南,也为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发展、实现全面升级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全国地方志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统领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全国地方志工作者修志问道、直笔著史,地方志事业开拓创新、成果丰硕。主要包括:《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加强修史修志”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完成国务院交办的《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首届全国名镇论坛暨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丛书首发式;启动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召开第一次全国地方志基层基础工作会议,第一次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第一次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第一次全国地方志科研工作会议,第一次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工作会议等10多个全国性会议;成立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学研究会、年鉴研究会、方志馆研究会、信息化研究会、史志期刊研究会5个研究会;制定《〈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实施方案》《全国年鉴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加强全国地方志科研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工作的意见》等全国性专项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全国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要认清事业发展现状,理清事业发展思路,把握事业发展规律,增强事业发展信心,全力推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
第一,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刘延东副总理在接见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模范代表时指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建党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我们将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这为地方志工作搭建了广阔的历史舞台。”这既充分肯定了地方志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对地方志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志工作的重心始终是修志存史,但地方志的价值和活力又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在于对历史智慧与文明的记述与传承,更在于育人与资政,在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地方志要在“五大建设”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与其自身价值、功能相匹配的作用,就要因时而谋、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我们要坚定信念、转变思路、胸怀全局、着眼长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构建修志编鉴、开发利用、网馆库建设、理论研究等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体系,把地方志事业做大、做强。
第二,要全面认识当前全国地方志事业转型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志适应形势发展,推进以修志编鉴为主业,理论研究、开发利用、信息化建设、方志馆建设、旧志整理等工作协调开展的事业格局。地方志不是单纯修志编鉴工作,而是全体方志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一项事业,这一事业包含着巨大的时代担当与使命追求。《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地方志编修体系、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工作保障体系“五位一体”的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体系。所谓转型升级,当下的目标,就是完成“两全”目标,长远的目标就是形成成熟的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体系,从“一本书主义”向志、鉴、库、馆、网、用、会、刊、研、史“十业并举”转型。这种转型在一些地方发展较快,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一本书主义”的观念影响很深,甚至有的地方,在第一轮修志结束后就把地方志工作机构撤销了,至今没有恢复,还有的地方,第二轮修志任务完成后就认为无事可干,人员也被任意抽调。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地方志转型升级仍旧任重而道远。
第三,要准确认识地方志全面转型升级的基本内涵。地方志转型升级,要实现“六个转变”,即实现“六化”:一是从围绕自身工作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转变,实现地方志事业的大局化;二是从单纯修志编鉴向同时多业并举全面发展转变,实现地方志事业的全面化;三是从依规修志向依法治志转变,实现地方志事业的法治化;四是从地方志机构修志向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转变,实现地方志事业的社会化;五是从单一纸媒体志向广泛运用数字媒体志转变,实现地方志事业的信息化;六是从修志囿于当地向把地方志推向全国、走向世界转变,实现地方志知识的全国化、国际化。通过“六个转变”,地方志将成为记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展示中国国情、地情的重要窗口,成为“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的宝贵智库。
二、2016年全国地方志工作总结
自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中指组及其办公室一直致力于引领地方志事业在全国范围内转型升级。2015年,是培训年、调研年,中指组及其办公室一方面调查研究,发现与分析问题,一方面统筹规划,着手顶层设计。2016年,是改革年、创新年,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地方志转型升级,中指组及其办公室着力顶层设计,拓展地方志功能,增强地方志事业活力。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中心。这个中心就是《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坚决完成《规划纲要》确定的“两全”目标,确保到2020年,实现省省有志鉴、市市有志鉴、县县有志鉴,一个都不能少,以这样伟大的文化壮举,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礼。二是抓拓展。立足于拓展地方志功能,提升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大局能力,我们积极尝试,全面推进全国地方志“一体两翼”用志工程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社会反响很大。三是抓质量。我们一方面以中国志书精品工程和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两大工程为抓手,狠抓志鉴编纂质量;一方面加快推进全国地方志专业出版基地建设工程,先后在四川、湖南、山西、黑龙江、山东等地设立方志出版社分支机构,从出版环节严把质量关。四是抓队伍。在狠抓“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的同时,我们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全国地方志队伍培训,举办第一次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第一次全国方志馆培训班、第一次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培训班、第一次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培训班、全国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培训班等;另一方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合作办学,培养地方志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地方志队伍素质水平。五是抓平台。全力推进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方志馆建设与研究工程,完成“方志中国”布展并对外开放,积极推进“魅力中国”布展工作,发挥中国地方志学会的桥梁纽带和学术引领作用,做好《中国地方志》编辑等,打造网、馆、刊新平台。六是抓自身建设。中指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圆满完成巡视整改任务,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着力抓好内部建设。总体来看,中指组及其办公室2016年的工作可以说顶层设计科学,工作思路清晰,问题把握准确,措施办法得力,成绩有目共睹。但是,推进全国地方志事业全面转型升级,完成《规划纲要》任务依旧非常艰巨、担子依旧很重,还需继续努力拼搏,奋力攻坚,甩开膀子,迈开步子,苦干实干。
一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广大地方志工作者,继续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精神,继续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其中,以下方面成绩突出:
第一,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扎实到位。一年来,全国各地坚持“一纳入、八到位”工作要求,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福建、江西、广东、四川、云南、青海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将地方志工作纳入本省(区、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多个省份均属首次。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有5处提到地方志工作。北京、辽宁、吉林、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新疆等省(区、市)还将地方志工作纳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为政府工作任务。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贵州、云南、新疆等省(区)主要领导重视地方志工作,分别作出批示。
在《规划纲要》的引领下,目前已有29个省(区、市)出台本地地方志事业发展的规划性文件。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后出台本地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或规划纲要,内蒙古、江苏、湖北、贵州、西藏、新疆等省(区)先后出台贯彻《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或方案,辽宁等省出台进一步加强地方志工作的意见。
第二,志书编修体系进一步完善。各地紧抓第二轮修志进度,截至2016年9月底,全国第二轮志书年内共出版213部,累计出版2400多部。除广东省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外,吉林、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四川、西藏、宁夏等省(区)第二轮省、市、县三级志书编修任务完成过半,安徽市、县两级志书规划任务已完成,湖北市、县两级志书规划任务完成90%以上,西藏的市级志书规划任务已完成。部门志、行业志、专题志编修成果丰富,截至2016年9月底,全国年内出版部门志、行业志、专题志400多部,累计出版23500多部。乡镇志、村志编修掀起热潮,截至2016年9月底,全国年内出版乡镇志、村志250部,累计出版4700多部。
各地坚持狠抓志书质量,通过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建立志书专家库、规范评审验收办法、严格志书编纂程序、建立业务帮扶制度、健全和落实质量责任体系等,强化制度约束,强化流程管理,确保第二轮志书质量。
第三,年鉴工作又上新台阶。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16年9月底,全国地方综合年鉴年内新创刊93种,共编纂出版2400多种。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广东等省(市)实现三级地方综合年鉴全覆盖。总体来说,除个别省(区、市)外,省、市两级综合年鉴已全部覆盖;县级综合年鉴覆盖问题比较严峻,是下一步工作重点。在全覆盖问题上,今年有较突出进展的是,辽宁省地方综合年鉴工作管理体制取得突破性进展;江苏省三级地方综合年鉴管理体制已全部理顺,全部由地方志系统编纂。在出版时效性方面,山东、河南等省多措并举推动全省年鉴编纂提速,增强时效性。在扩大影响方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7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