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1月4日在池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池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操龙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如期实现2017-2019年经济发展三年计划目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财政收入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9.1%。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深入落实“六稳”工作要求,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扩大有效投资。组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8个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实施556个市重点项目,贝腾智能装备制造等18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长九一期等85个项目竣工投产,53个项目列入省稳投资重大工程包。工业投资增长30%,增速居全省前列。强化金融支持。新增信贷投放68亿元,直接融资41.8亿元。390户小微企业获得无还本续贷12.6亿元,新增“税融通”贷款6.7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3.8%。1家企业IPO成功过会。着力稳外贸稳外资。新增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个,建成第5家保税仓库,在第二届进口博览会上成功签订全省最大进口订单,第5次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进出口总额7.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9亿美元。稳定和扩大就业。常态化开展“2+N”就业招聘活动,发放稳岗补贴0.9亿元、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技能人才1万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年”九大行动,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土地等实际问题1405个。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18.1亿元。兑现市级政策奖补资金1.7亿元。新登记注册企业5387户、增长26%。
(二)着力夯实产业基础,发展新动能加快积聚。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实施新时代英才计划、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个,入选省“115”产业创新团队4个,新增省级企业技术研发机构10个,设立池州学院半导体产业学院,新增发明专利67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3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3%、19.4%。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扎实开展“三比一增”专项行动,实施省级半导体战新基地新三年建设计划,实现产值65亿元、增长20.4%,文香信息智慧黑板获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创新产品金奖。成功举办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峰会,全省最大的PC构件工厂长智建工一期建成投产。实施100个企业技改提升示范项目,完成技改投资62亿元。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3家。贵池区入列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青阳县获批省级机电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培育发展旅游大健康产业。九华山入选世界地质公园,新增1家4***级旅游景区,开工建设牯牛降旅游度假村等7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展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牵头举办“美好大皖南、迎客长三角”系列推介活动,打造“花开四季·诗韵池州”文旅品牌,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0.2%、12.3%,过夜游客380万人次。青阳县入选2019年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创成省级医养结合综合示范区。新增省级特色小镇1个、试验小镇3个。成功举办国际马拉松、国际徒步大会、国际体育舞蹈大赛和第5届省老年人运动会,“池马”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成高标准农田7.6万亩,粮食总产64.8万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6万亩,改造无性系茶园1万亩,九华黄精种植面积扩大到1.5万亩。创建省示范合作社6个、家庭农场8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11家。富硒食品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新增百万元农村产品网销企业10家。
(三)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启动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在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终期考核中位居前列,平天湖(西部)生态湿地建成开放,老港区长江岸线及秋浦河故道一期生态修复工程完工,清溪塔周边和3个城市出入口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牧之路互通立交建成通车,沿江路全线贯通,城市路网格局进一步优化。新开通城市公交线路3条。完成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内涝防治标准达到中等以上城市水平。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市县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全面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稳步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投入运行,整治背街后巷11条,城市管理效能考核居全省首位。强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池黄高铁正式开工,德上高速池州段22座隧道全面施工,G318池州至殷汇段等4条国省干线一级公路、东至经开区铁水联运项目开工建设。完成青通河航道市域内整治工程,秋浦河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江口港区三期、长九码头一期建成运营。平天湖三站基本建成,6处中小河流治理、1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座泵站工程全面完工。灯塔220千伏等5个骨干电网工程竣工投运,总装机240兆瓦的2个渔光互补光伏项目、1个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33个乡镇政府驻地、71个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建成,农村改厕2.3万户,危房改造861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68个和省级示范村35个、重点示范村9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3.5%。复垦整理土地6600亩,“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1373公里。
(四)聚焦解决突出问题,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坚决有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开展非法集资排查处置、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不合规交易场所清理整治等行动,实行政府债务限额和利息支出占比“双控”,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尽锐出战精准脱贫。扎实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全力打好“四季攻势”,133个驻村工作队、1.8万帮扶责任人聚力攻坚,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430个,建成扶贫车间49个,全面完成中央专项巡视和国家、省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1.4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12%,石台县脱贫摘帽各项指标均已达标。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扎实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3+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深入推进。严格落实“五控”措施,在全省率先开展柴油车及非道路移动源尾气排放治理,创新推行“以票管源”治超模式,6家矿山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开展新一轮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基本完成长江池州段“三无”采砂船舶拆解,提前1年实施长江池州段全面禁捕,完成县级饮用水备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秋浦河获评长江经济带美丽河流。完成122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85%、90%。造林绿化3万亩。荣获2019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五)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扎实推进,新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启用,事项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分别压缩至3个、5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开通运行。实施市经开区、池州高新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完成市直经营性国有资产清查,市交通投资集团组建挂牌。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489个村完成“三变”改革,年收入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达到40个。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列入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制定实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6个开发区与沪苏浙开发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入选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首批试点城市。引进省外亿元项目160个、到位资金520亿元,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签约的21个项目全部完成工商注册登记、资金到位进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民生和社会建设不断加强。33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民生类支出137.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85.2%。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39元,低保标准城乡统筹实现县区全覆盖,孤儿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提标扩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异地就医门诊费用实现长三角地区直接结算。全市棚户区改造开工1438套、1772户群众搬进新居,改造老旧小区17个。完成主城区农贸市场改造8个。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14所,建设智慧学校29所,月亮湖学校建成投用,主城区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市人民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扎实推进,东至县入选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2家医院与上海市4家医院开展院科合作,5家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标准,新建改建中医馆14个。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各1处,7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跻身第四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所有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完成消防改造,市老年公寓投入运营。1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1人入选中国好人、安徽好人。
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池州发展成就展等系列活动,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深化“平安池州”建设,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信访形势持续稳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人民群众安全感稳居全省前列。有效应对近40年来最严重的伏秋连旱,保障了重旱区1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73.3万亩农作物秋播秋种。佛教商业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民族、妇女儿童、红十字等事业实现新发展,外事、对台、供销、气象、地震、援疆援藏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任务。全力支持新时代改革强军,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市场监管等5个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启动。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重大决策程序规定。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提请审议《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条例》,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56件。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开展重点民主协商11项,办理政协委员提案251件。严格落实“基层减负年”工作举措,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坚持不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加强审计监督,开展“评议机关、评比窗口、考评科长”活动,政务环境持续改善,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池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池州改革发展的中央和省驻池单位,向在我市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之处。主要有:一是产业发展不足,工业结构偏重,服务业层次较低,龙头企业缺乏,产业集聚度、经济外向度不高,发展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开发区产城融合水平较低,发展的带动力和支撑力有待增强;三是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还有不小差距,群众的一些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解决得还不够好;四是少数干部精神状态和专业能力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干事创业的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一定要直面困难和问题,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竭尽全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池州撤地建市二十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依然较多。我们要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与紧迫感,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机遇,遵循发展规律,提升发展定位,完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改革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跑出“三优”池州建设加速度。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实施经济发展三年提升计划(2020—2022年),加快建设“4+3”现代产业体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7.7亿美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驱动、龙头牵动、项目带动,推动制造业集群化信息化、服务业专业化品质化发展,壮大产业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聚力提升“4+3”产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围绕价值链打造产业链,实现主导产业由多点支撑向产业集群转变。加快装备制造产业从元件、器件、组件向主机设备、整机装备延伸,化工产业从基础原料、中间体向化学制药、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转型,金属材料产业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提升,促进非金属材料产业加快矿产资源整合和就地精深加工步伐,农产品加工产业突出发展龙头企业和产业化联合体,电子信息产业深入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两大工程,推动“小升规、规入新、新上市”,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5户、省专精特新企业15户、规模工业企业80户,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0户以上,省级半导体战新基地实现产值80亿元以上。围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开展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行动,技改投资增长12%以上。壮大旅游产业。坚持“生态+”“文化+”“互联网+”,推进全域景区、线路、营销联动,构建“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8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