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的职业化研究(全文3991字)

《我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的职业化研究》调研报告
  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的现实发展情况,归纳总结乒超联赛的经验与问题,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并为今后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按照总局领导的指示,竞体司与上海体育学院共同组成调研组,从2013年7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了《我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的职业化研究》的调研工作。对乒乓球职业联赛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有了基本认识,并对今后乒乓球项目的职业化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
  一、我国乒乓球职业联赛的发展现状
  我国职业体育的探索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体育改革的历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乒乓球职业化改革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留住国内人才,防止出现“海外兵团”,另一方面希望借此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自推动职业化改革以来,乒乓球改革的进程更为平稳、实效更为显著。乒超联赛在近二十年的运行过程中,代表行政力量的项目管理中心和社团性质的项目协会依然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在目前的运行体系下,联赛各方难以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由此带来了相应问题。
  二、我国乒超联赛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和制度创新
  以政府为主导的“双轨制”是特定阶段和特定时期乒乒球项目职业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创新“双轨制”模式,促进“奥运战略”和“职业化”齐头并进。乒超联赛在发展中探索出了一条和专业体育之间互相支持、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优势互补发展模式。乒超联赛和专业竞技体育之间的优势互补主要体现在:首先,是对职业体育和专业体育之间“双向球员输送机制”的积极探索;其次,实现了俱乐部和运动员价值的提升;第三,专业体制分担了乒超俱乐部的部分经营成本;第四,专业体制对职业体制具有协调扶持作用。
  (二)职业化成为推动我国乒乓球竞技水平发展的新路径和有效手段。乒超联赛的定位就是在乒乓球项目双轨管理制度之下,在以奥运争光为前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培育和扩大乒乓球市场,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乒乓球项目的市场化、职业化发展道路。
  一方面,通过乒超联赛,吸引了大批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到乒乓球竞技的发展中来,大大提高了乒乓球优秀专业人员的收入水平,调动了广大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防止优秀运动员外流,稳定优秀运动员队伍,不断增强了专业队伍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乒超联赛延长了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最后,由于乒超联赛参赛的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球员,所以联赛为很多缺乏国际大赛参赛机会的年轻球员提供锻炼平台。
  (三)循序渐进制度创新,推进球员要素逐步市场化,初步形成多元主体共同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局面。
  乒超联赛一直不断地改变赛制赛程,以便更好地兼顾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乒超联赛,我国改变原有的单纯依赖政府和行政手段办体育的高度集中的乒乓球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与社会相结合、专业队和市场主体相结合、多元主体共同推动的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新局面。
  2012年乒羽中心推出的乒超运动员“交流新政”让俱乐部拥有了运动员使用权和所有权,联赛形成球员循环交流体系,促进俱乐部放手进行长远建设,提高了俱乐部培养球员的积极性。
  (四)创建了乒乓球国际顶级的本土品牌赛事,构筑乒乓球项目国际化发展平台。经过十多个赛季的打磨,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已成为世界上参赛队和选手最多、运动员世界排名最高、电视观众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球员国际化水平最高的乒乓球俱乐部联赛。可以说,中国乒超联赛是现阶段世界最高水平的乒乓球职业联赛,并在国内外乒乓球领域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乒超联赛通过外援制度,引进了全球各国的乒乓球优秀选手。
  (五)与媒体形成相对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乒超联赛的发展得到了央视的大力支持,地方电视台也积极转播。这一方面是因为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社会上中具有很高的认知度和偏好度,球迷众多,因此,乒超的电视转播收视率也比较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乒羽中心和央视不断的沟通,在赛制赛程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