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面之交
应奉是东汉时期人,他为人聪明好学,知识渊博,文章写得也很漂亮,但人们最佩服的却是他超凡绝伦的记忆力。从幼年到成年,凡是他经历过的事情和见过的人物,他都能毫无遗漏地记在心里做到过目不忘。
东汉制度规定,到一定时期,中央和地方都要派人到
级单位检查案件的审理情况,防止产生冤、假、错案。
有一年,应奉受郡里委派,到所属24个县检查案卷。案卷涉及2000余人,材料抄录了几十卷。当他返回郡衙,向太守汇报时,根本不看材料,把几千个犯人的罪行和审理情况一一叙述汇报,没有半点遗漏,使得太守又吃惊又钦佩。
东汉时,达官贵人死后都要立碑,有些碑文不但书法精妙,而且行文谨严,富于文采,很受文人学士的青睐。一次,应奉和好友许训一道骑马进京,路上看到一座碑,笔法遒劲。许训认为,有好书法,必有好文字,要求应奉一同下马欣赏,应奉飞快番了几眼,说:“不必了,我回去抄给你。”
许训有些不信。应奉只好停下马,让许训看着碑文,他背转身去,把碑文从头至尾背诵一遍。许训还是将信将疑,他怀疑应奉曾经见过这篇碑文,于是心生一计,他把沿途遇到接触过的长吏、宾客甚至吏卒、仆役都记在本子上。到了京城以后,闲暇无事,许训把本子拿给应奉看。
应奉草草翻过,说:“你还漏记了一个人,好像不大应该。”
许训问:“是谁?”
应奉说:“颍川纶氏都亭亭长胡禄,我们曾在那喝茶水,怎么忘了?”
许训猛然想了起来,这才确信应奉记忆力极强。更精彩的一次是,应奉到彭城看望朋友袁贺,刚巧袁贺不在,大门紧闭,造车的匠人听到敲门声,打开一扇门露出半面脸看了应奉一眼(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应奉得知袁贺不在,转身离去。过了几十年,应奉路遇造车匠人,应奉和他招呼。匠人茫然不知什么时候见过面。应奉说:“我就是当年你在袁贺家造车,开门露半张脸看到的那个人。”
造车匠人恍然大悟,表示敬佩应奉的超人记忆。
抄书第32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8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