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转型、数字经济材料合集20篇

数字转型、数字经济(20篇)

目录

    1.2022年在全市数字经济推进工作会议上讲话 2
    2.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9
    3.产业数字化是经济转型重要方向 14
    4.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17
    5.发挥各方面积极作用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1
    6.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25
    7.关于大力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30
    8.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 34
    9.建筑类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重点 44
    10.区块链助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发展 51
    11.任贤良会长在20XX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的致辞 55
    12.如何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推动存量转型 抢占增量先机 57
    13.尚冰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绿色数字化转型论坛上的致辞 63
    14.深化数字化转型 引领高质量发展 66
    15.省工信厅厅长在2022年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77
    16.数字新经济发展新动能 81
    17.在第三届国有企业数智化采购与智慧供应链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87
    18.在数字经济建设及其法治保障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 90
    19.中国银行业协会刘峰秘书长在“第五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上的讲话 92
    20.庄荣文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企业家高峰对话:新时代的数字经济”论坛上发表致辞 99

2022年在全市数字经济推进工作会议上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下午,我们举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X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意义,着力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切实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扎实推进“数字xx”建设,全力打造xx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数字时代、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已经扑面而来,拥抱“数字”就是拥抱未来,错过“数字”就会错过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特别是xx月xx日,X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作出了“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六个要”(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要规范数字经济发展、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等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来,带头学习掌握数字经济知识,不断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围绕“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等问题深入思考、主动谋划,奋力推动xx数字经济迎难而上、迎头赶上。
    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数字经济是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土地、劳动力、资本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不同,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建设“数字xx”,根本目的是要为经济赋能、为发展提质、为治理增效。数字经济通俗地讲,就是要让数字产生钱、把数字变成钱、用数字来赚钱,而不是机械简单地在数字后面加上“经济”二字就叫数字经济,也不是你有数字就一定有数字经济。数字热的背后一定要有冷思考,无论建设“数字xx”,还是发展数字经济,千万不能头脑发热、盲目行动,千万不能本末倒置、缘木求鱼,千万不能“为了数字而数字”,搞一些虚头巴脑、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方兴未艾,各路“诸侯”你追我赶、激战正酣,大家都想抓住机遇、都想抢占高地、都想赢得胜利。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无论你怎么想,最后都要回到现实,掂一掂自己的斤两,看一看自己的家底,不能想当然的干工作。从xx的实际看,“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xx亿元,4g基站总数达xxxx个,建成5g基站xxxx个,宽带网络光缆线路总长xx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xx万户,xx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初具规模,华为xx大数据中心正式商启,全市政务云服务基本框架初步形成,我市先后被列为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xx省大数据库及政务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试点城市等。近期,在省发改委支持下,我市正式启动了xx“城市大脑”项目建设。可以说,建设“数字xx”,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机遇。但也要看到,缺专业人才、缺关键技术、缺应用场景、缺资金支持,这些都是我们的硬伤。我们必须认清现实、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扬长补短,深入研究应该干什么、能够干什么、可以干什么,深入研究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不干什么,深入研究近期干什么、中期干什么、远期干什么,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出一条具有xx特色、符合xx实际、满足xx需要的数字经济发展路子。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心动与行动”的关系。建设“数字xx”、发展数字经济,不能只是心里想一想、嘴上讲一讲,不能只是理论学一学、会上说一说,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要深入推进数字设施提速行动,加快实施4g网络优化补盲和5g网络全覆盖工程,持续深化“千兆城市”和“高质量全光网市”建设,全力抓好“城市大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提升行动,以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xx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华为大数据中心等为载体,以工业互联网为重点,加快推进工业数字化升级、农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智慧教育、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文旅等新兴产业,全力打造xx数字产业集群。要深入推进数字治理提效行动,有序推动政府数据、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公共信息数据开放共享,全面拓展数字技术在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应用,积极推动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乡村和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边境等领域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第四,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不能仅靠政府“包办一切、包打天下”。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使“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让企业成为中坚力量。一方面,对于城市大脑、智慧教育、智慧政务、智慧党建、智慧社区等公益属性强、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低的“新基建”领域,政府该担当的要担当、该投入的要投入,按照“研究深一点、切口小一点、更管用一点”的思路,科学谋划、精打细算,稳妥有序推进建设,避免形成新的债务风险。另一方面,对于5g网络、数据中心、场景运用等具有良好投资回报的“新基建”领域,要按照“以资源引企业、以市场换投资、以应用促产业”的政策导向,放胆放手放权交给市场和企业来做,政府关键是要做好招商引资、牵线搭桥、筑巢引凤、服务保障工作。比如,当前一些地方出现5g建设进场难问题,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主动服务,依法简化办事程序、开设绿色通道,确保项目建设畅通无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市场化运作必须严格按照市场规则来办事,决不能最后演变成政府买单,决不能把“四两拨干斤”变成“千斤拨四两”。
    第五,要正确处理好“育才与引才”的关系。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数字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专业人才的比拼。要坚持育才为主、引才为辅、双向发力,让xx数字经济“人才金字塔”的塔尖更尖、塔身更强、塔基更实。一方面,要潜心做好本土人才培养,充分利用xx、xx等资源,定期举办数字经济专题培训班,培养一批既会干行政业务、又精通数字经济的党员干部;加快组建市级数字经济发展专家库,定期分析数字经济态势,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分析、项目策划、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政策研究等智力支持;支持xx学院、xx技师学院等院校开设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专业,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创xx台,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引进专业人才,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引才模式,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鼓励支持智能制造、信息通讯、现代物流等行业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项目链、生态链深度融合,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
    第六,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数字经济是一项新事物、是一种新业态,既带来新机遇、新空间,也带来新挑战、新风险。面对新事物、新业态,我们要秉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态度,既不能视数字经济如“洪水猛兽”一上来就管死,也不能搞“无为而治”任其野蛮生长。要坚持发展优先,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以科学合理、适度有效的监管,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公平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数字经济活力迸发、行稳致远。要强化顶层设计,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明确规则,划清底线,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提升安全事件预警能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要落实企业责任,促进行业自律,依法保护平台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对过度采集信息、侵犯用户隐私、滥用数据牟利等行为要坚决纠正、严肃整治。
    同志们,道理是直的,道路是弯的。建设“数字xx”、发展数字经济,关键在干、关键要干、关键靠干。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以科学的态度、专业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真真切切地干,实实在在地干,稳扎稳打地干,就一定能够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占得一席之地、闯出一方天地!

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驱动,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新要求,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推进,加快数字化发展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和有效路径。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审议通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纲领性指导,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建议》明确了数字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需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作用。
    数字化转型面临重要战略机遇
    随着数字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在驱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展望“十四五”时期,数字化转型将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字经济将激发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建议》提出要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数据要素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不仅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动能,更是经济社会数字化治理效能提升的着力点。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建立大数据辅助分析、管理、决策和服务系统,可以助力经济社会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有助于重构、变革与升级经济社会体系。
    二是数字经济将驱动产业升级普惠发展。《建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建议》还提出要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数字治理和数字服务,坚持在包容中发展,在共享中创新,为人类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三是数字经济将提升科学治理能力水平。《建议》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通过及时、准确地掌握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数据分析结果为决策者提供推进治理现代化的信息,可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媒体多方共治的多元化治理模式。
    四是数字经济将维护网络空间良好秩序。《建议》提出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如数据泄露、数据迷失等,需要形成良好的网络空间秩序。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的数字经济治理,将为维护网络空间秩序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提升治理效能。坚持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同时推进,有利于净化网络空间内容、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降低网络空间安全风险。
    五是数字经济将推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建议》提出要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当前,互联网将全球深度连接,各国应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对话与合作。我国积极打造全球互联网交流平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向全球贡献了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经验,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实现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
    在“十四五”时期,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振兴实体经济,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推进数字基建,带动投资创新应用。“十四五”时期,在新基建涉及的七大领域中,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四大领域,属于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演化驱动的数字经济范畴。从短期来看,新基建投资在助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将衍生出无人工厂、自动驾驶、城市大脑等创新应用场景。从长期来看,抓住新基建的历史性机遇,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构建形成互惠共赢的数字化生态,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二是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拓宽新型就业空间。消费互联网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互联网,数字技术对传统产品进行技术增值和内容增值,互联网平台拓展消费范围,实现消费者参与定制设计、边生产边消费、先体验后消费、买产品享服务等多种消费场景持续创新。“十四五”时期,需要继续保持消费互联网强劲发展态势,通过数字化消费快速释放消费潜力,促进自主就业、副业创新、灵活用工等,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依托互联网开展设计、生产、营销和服务,实现自主就业和价值创造。
    三是深度赋能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十四五”时期,产业互联网将与制造、能源、交通、建筑、农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加速融合。制造业数字化将从成套设备向产业链条深入拓展,并逐步贯穿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实现制造体系向动态感知、敏捷分析、全局优化、智能决策的创新性变革。产业数字化具有较强的变革性,将推动我国从大国制造走向大国“智”造。
    四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稳定产业供应链条。“十四五”时期,数字化转型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市场弹性、制造柔性和供应韧性。柔性制造具有批量小、品种多的特点,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以需定产的生产模式。韧性供应链主要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供应链的潜在风险,提早做好预防性布局,以防止供应链突然断裂。通过不同供应链替代方案,实现多场景规划、供应商风险分析、搭建微型供应链等,使产业供应链既有“柔性”又有“韧性”。
    五是发展共享产业集群,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十四五”时期,数字孪生将通过数字平台的搭建,推动具有产业链和价值链内在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基于一定契约和规则形成虚拟空间集聚,实现线下“实体”与线上“虚拟”的有机结合、充分竞争、共同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数字平台的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环节,通过共享平台各类资源、分享平台收益,为服务小微企业、激发市场活力和提高效率探索出新的路径和模式。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将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活、对冲行业压力、支撑稳定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数字经济发展的韧性,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共同开创数字经济美好未来。
    

产业数字化是经济转型重要方向

    当今世界,数字经济已经进入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谁引领了数字经济,谁就掌握了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协力推动下,我国数据要素的价值不断释放,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创新引领作用愈发凸显。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章,提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这为数字中国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引。
    实践证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以及生产模式改变,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的价值已经从提高交易效率转换至提升产业效率,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普及和互联网持续发展,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数字高效化与数据要素化正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在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方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不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要实现数字经济“撑杆跳”,应紧紧抓住发展数字经济的机遇,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行业与新型基础设施统筹、融合发展,力求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二,要积极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要提高科技原创能力,瞄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目标,加强基础性、前瞻性数字技术研究,增加源头技术供给,以基础研究突破带动引领性原创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技术重大突破,提升产业供应链风险抵御能力。深入挖掘数字技术价值,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同时,优化现代产业发展体系,构建以多个核心企业引领,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专业化公共技术服务支撑的协同发展产业生态。
    第三,要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面向数据要素市场配置的改革,开展数据资源的确权开发,着重解决数据的权责关系、定价机制、数据质量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二是要丰富应用场景,鼓励和支持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先行先试,开展数据要素的应用,挖掘数字价值,释放数据红利。三是要统筹数据开发利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第四,要不断完善数据治理体系。要健全数据治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平台垄断不正当竞争的监管,强化个人隐私保护,重点数据安全保护,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发展的环境。要完善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加强重要领域数据资源、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加强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加快人工智能安全技术创新,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早在199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详细阐述了数字经济可能的发展趋势,提出在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人类发展将由原子加工过程转变为数字信息加工处理过程。进入21世纪,由于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中快速扩散和应用,数字经济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简称“大智移云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催生基于数据获取、存储及处理的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此同时,继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之后,数据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可以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非常重要的经济形态。
    当前,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因其具有培育经济新形态、构筑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十三五”以来,我国在数字技术领域从“跟跑”发展到“并跑”,在一些领域甚至实现了“领跑”,数字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企业广泛受益,人民普遍受惠。以“大智移云网”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实现了创新应用,不仅大幅提高了行业效率效益,还重塑了生产方式、服务模式与组织形态,创造出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与此同时,与数字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的比重也显著提高,数字化正在成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具体来看,数字信息技术产业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消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激发了数字消费的巨大潜力,产业互联网构建了互联互通的平台并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而且为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提供了强大动能。
    需要看到,数字经济是在数字技术领域的产业革命与制度创新基础上逐步发展的,是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综合体现,其在支撑基础、技术特征、组织结构与产业组织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优势。特别是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并在维持消费、保障就业、稳定市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大智移云网”能有效推动科技抗疫,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保驾护航;线上消费服务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有效对冲了疫情对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要求,我们还面临更好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任务。对此,需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而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韧性与创新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是尽快消除妨碍要素自由组合的堵点,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与供给,加快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要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积极引导企业逆势求变、迎难图新,加快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解决“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等一系列制约更好发展的现实问题;要大力推进区域数字化、行业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等方面的促进中心建设,引导建设数字化转型开源社区,加强平台、算法、服务商、专家、人才、金融等有利于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服务的建设,降低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转型门槛和成本。
    二是搭建网络化协同平台。大力支持核心企业尤其是具有产业链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搭建网络化协同平台,鼓励其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链向更高层级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服务化;积极培育数字经济的领军企业,打造数字虚拟产业园和数字虚拟产业集群,突破传统物理边界限制,充分发挥企业间的协同倍增效应;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大力支持建设数字供应链,推动企业间订单、产能、渠道等实现资源共享与有效协同。
    三是引进和培养数字经济领域的高端人才。积极稳妥打造与数字经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坚持大力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坚持使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相结合。要聚焦数字经济需要的人才定位,加快构建完善层次分明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加快建设数字经济领域的研究机构,为全球顶尖人才的集聚搭建平台。要切实解决人才所关注的生活安居、子女入托入学、老人赡养医疗以及个税缴纳与返还等切身利益相关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留学生政策,多措并举吸引国外高层次青年储备人才。
    四是稳步推广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加快建立包括政府、平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服务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在内的联合推进机制,积极鼓励与推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程度上推广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努力消除数据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互通共享;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更好实现数字产业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提升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服务供给能力,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释放数字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倍增作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发挥各方面积极作用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凸显了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X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供了新机遇。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作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需求对互联网的依赖进一步增强。从供需角度看,居民消费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生产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可见,市场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力量,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和积极导向作用。一是激发“新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互促进作用。以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帮助企业寻找新的生产方式和转型方向,推动居民消费趋势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促进、市场信息和市场资源有效整合、传统产业和产业链协同改造,催生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引导企业树立数字经济意识,促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积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大力引进数字经济领域相关专业人才,提升数据利用能力,实现创新发展;深化工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大力推广远程运营、在线服务等新的生产运营模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三是鼓励并支持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自身数据资源优势,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主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减轻企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资金压力。
    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保障作用。数字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新动力,政府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和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动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出台相应政策指导,支持数字经济相关重大项目攻关及重点产业发展;搭建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交流平台,提升政企互动水平,帮助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深化“放管服”改革,畅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渠道,降低企业转型升级成本;加大数字经济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增加数字经济相关主题的课题项目数量,引导数字技术发展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大对大数据网络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使数据要素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支持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加快升级信息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网络基础;健全数字经济法律保障,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安全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教育和科研机构等的服务协调作用。行业协会、教育和科研机构在整合社会信息资源、培育数字经济人才、研发数字经济新技术方面具有优势,有效发挥它们的服务和协调作用,能够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增添助力。行业协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中介作用,促进政府与企业沟通交流,降低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信息成本,增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政策的实施效果。教育机构可以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增设数字技术相关专业及课程等,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更多人才。科研机构可以积极研发数字技术及应用路径,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高校与企业可以加强科研项目合作,解决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技术储备不足等问题,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在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上的发言

    非常高兴参加“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首先,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X总书记指出,站在历史前进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认清世界大势,把握经济脉动,明确未来方向,解答时代命题。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步影响深远。发展数字经济,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时代机遇。纵观世界文明史,每一次技术产业革命,都会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带来广泛影响。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正在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加快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延伸拓展,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第四次工业革命孕育兴起,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深刻重塑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面貌,为各国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
    发展数字经济是构筑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重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数字经济也成为大国之间竞争的重要领域。当前,数字经济方兴未艾,但全球新的产业分工仍未形成、产业格局尚在调整。在重大发展机遇面前,谁能顺应发展趋势,下好先手棋,释放数字经济叠加、倍增效应,谁就能赢得发展主动,取得发展先机,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
    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恰好形成历史性交汇,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是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打造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新引擎的重要途径。
    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作出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快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蹄疾步稳,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网络设施覆盖范围全球领先。网络能力大幅提升,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通信网络,所有城市均已实现全光网覆盖,农村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通达比例均超98%,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预计到今年底,5G基站将超过13万个。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固定宽带人口普及率达32%,位居全球前列,光纤用户渗透率达92%。4G用户达12.7亿户,机器联网(M2M)用户达9.5亿户。提速降费成效显著,固定宽带平均速率超35Mbps,4G网络下载速率处于全球中上水平。移动流量资费较2014年底下降96%,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二是数字经济动能强劲。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从2G 空白、3G 跟跑、4G并跑,到5G 引领的重大突破, 10家企业进入全球市值前30强,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总量规模持续壮大,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成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2018年,中国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化渗透率分别是35.9%、18.3%、7.3%,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动能不断释放。从补课、普及到示范引领,数字化转型梯次并进的格局加速形成。
    三是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支撑能力、综合治理能力建设成效明显,规范有序、包容审慎、鼓励创新、协同共治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加速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海陆光缆连通全球,建有34条跨境陆缆和多条国际海缆,互联互通能力持续提升。G20、金砖、中欧、中国—东盟等双多边数字经济合作深入推进,亮点突出,成果丰硕。
    各位来宾!
    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下一步,我们要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立足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全局,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步伐。
    一要创新引领,着力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瞄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目标,加强基础性、前瞻性信息通信技术研究,增加源头技术供给,以基础研究突破带动引领性原创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技术的重大突破,提升产业供应链风险抵御能力。深入挖掘数据要素红利,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
    二要融合发展,着力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立足实体经济主战场,稳步推动5G商用部署,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壮大融合产业,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三要深化改革,着力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新形势,坚持包容审慎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方式,优化治理手段,完善数据治理规则,更好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完善数字经济市场体系,确保数据的安全有序利用,推动形成数据要素市场,以数据的流动引导科技、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协同发展。
    四要开放合作,着力推动对外开放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方向发展。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和层次。注重发挥外资作用,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流合作,共同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关于大力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温州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据统计,2018年1-11月份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达103.2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11.2%。温州入选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位列第29位。
    我市数字经济虽然已初具规模,但与杭甬等城市仍存在不少差距。过去四年,杭州的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平均增速22%。宁波市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积极打造数字经济应用的新模式,并以76.3分名列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第8位。与此同时,我市传统行业面对数字经济的汹涌浪潮准备不足,特别是在不断被互联网企业跨界所颠覆的当下,创新意识和氛围不浓、举措不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没有主动对接互联网,未能借助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梳理出在互联网思维下的运营策略;二是没有充分理解信息数据对生产、经营的巨大潜能,未能构建给予客户、流量和大数据思维下的迭代创新和平台支撑;三是大量的规模化生产制造企业,没有形成包括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管理服务的有效供给;四是数字经济人才的引人难、育人难、用人难、留人难。已成为我市数字经济向高端化发展的软肋。
    为加快推进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我提几点建议:
    一、紧紧抓住龙头企业和大项目这一关键
    数字经济是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一要加大力度招引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实施一批数字经济产业项目。二要着力解决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要素保障,大力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并购重组,力争上市。三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大力培育数字化工程服务公司,以园区数字化改造带动各类产业平台整合提升。
    二、大力提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推动城市智慧化建设
    一是统筹推进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建设,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推进5G网络、物联网技术的商用普及。二是以新一代物联网技术NB-IoT、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为轴心,围绕城市井盖、光交箱、消防栓、路灯等设施建设城市物管智慧终端,改变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加快城市智慧化进程。三是同时建设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推进IPv6统一推广和规模应用,广泛部署物联感知终端,推进重点行业和区域移动物联网络建设与应用,在城市中形成“云+网+端”的基础设施体系。
    三、持续深化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融合
    一是积极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平台,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展开全方位的“两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二是推动服务领域线上线下融合创新,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网络化研发、智能化生产、协同化制造等新模式。三是建立全市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机构,以各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以智慧园区建设为切入点,以软件开发企业为技术骨干力量,形成能够辐射全市范围的工业云服务平台,引导、助推我市传统行业数字化建设。
    四、努力破解数字经济人才紧缺问题
    一要根据数字经济人才的需求特点综合施策,通过引进高能级平台、打造优势产业来吸引人才;二要从产业基础、创新环境、发展空间等多方位综合建设,以实现产业引人、项目用人、发展育人;三要避免单纯提供保障性条件的简单做法,多方位打造能让数字经济人才拴心留人的用人环境。
    五、不断创新政府治理模式
    一是整合有关部门力量和政府资源,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协调、规划和服务及政策支持力度。二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加快法规政策的动态调整,率先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先解决旧机制与新业态之间的矛盾。三是探索构建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制度,推进多元治理体系建设,积极构建新型协同监管机制,形成整体、协同、系统的数字经济治理格局,力促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X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思想,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巩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筑上海未来新的战略优势,现就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上海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人类社会,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速推动数字时代的全面到来。数字化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深刻变革全球生产组织和贸易结构,重新定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全面重塑城市治理模式和生活方式。随着数据资源在链接服务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引领型、功能型、关键型要素地位不断突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成为上海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超大城市,上海人口多、流量大、功能密,具有复杂巨系统的特征,城市建设、发展、运行、治理各方面情形交织、错综复杂,必须充分运用数字化方式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子,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上海重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打造一流数字基础设施,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牢牢把握城市数字化转型这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进一步增强坚定性和紧迫感,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全力做好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这篇大文章,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二、明确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
    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X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上海“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攻方向之一,主动顺应和掌握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科学遵循城市运行和发展规律,持续深化上海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的先发优势,从“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全局出发,统筹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率先探索新经验,用数字化方式创造性解决超大城市治理和发展难题;率先应用新技术,用数字化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和广阔市场空间;率先转换新动能,用数据要素配置链接全球资源、大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潜力,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创造人民城市数字化美好生活体验,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扎实基础。
    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数字化基础设施国际一流,数字经济全国领先,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功能完善,建成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数字生活成为新风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字生活服务生态,形成人人享有更具品质、更加美好的数字生活新范式。治理能力全面跃升,数字规则更加完备,数据要素高效流动,形成引领全国的超大城市数字治理新模式。到2035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三、坚持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
    强化系统集成、整体提升,实现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推动三大领域相互协同、互为促进,整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一)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放大数字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做优做强城市核心功能,助力“五型经济”发展。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以数据流动牵引资金、人才、技术、知识等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建立跨地域科技资源的协作网络,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加快生产制造、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商贸流通、航运物流、专业服务、农业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贯通发展,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引领在线新经济蓬勃发展,全力打响新生代互联网经济品牌,大力发展新应用、创造新业态、探索新模式、培育新职业,做大新兴消费市场,以互惠互利为价值导向,形成数字经济的竞争新优势。
    (二)推动生活数字化转型,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智能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数据联动。结合新技术和新制度的供给,以数字化推动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养老、就业、社保等基本民生保障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打造智慧医院、数字校园、社区生活服务等一批数字化示范场景。发挥社会和市场活力,推进商业、文娱、体育、出行、旅游等质量民生服务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健康发展,加快城市公共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商圈平台、社区智慧物流网络、新能源设施终端等生活“新基建”。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融入数字化进程,不断丰富数字文创、数字内容等相关服务供给。着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倡导各类公共服务“数字无障碍”,面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推进相关服务的适应性改造,创造无处不在、优质普惠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三)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提高现代化治理效能。把牢人民城市的生命体征,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以“云网端边安”一体化数据资源服务平台为载体,形成“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融合创新的发展格局。拓展“一网通办”建设,围绕企业群众实际需求,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一件事”基本覆盖高频事项,构建全方位、全覆盖服务体系。深化“一网统管”建设,聚焦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划建设、城市网格化管理、交通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行动人机协同。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数字赋能多元化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建设、群团组织等领域数字化转型。
    四、坚持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
    加快构筑数据新要素体系、数字新技术体系和城市数字新底座,充分释放数字化蕴含的巨大能量,以数字维度全方位赋能城市迭代进化、加速创新。
    (四)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形成新治理力和生产力。以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为导向,全闭环、系统性优化数据采集、协同、共享、应用等各流程环节,推动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放共享,逐步建立完善城市数据资源体系,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加快释放数据要素改革红利,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健全数据要素生产、确权、流通、应用、收益分配机制,构建具有活力的数据运营服务生态,积极完善数字贸易要素流动机制,探索形成信息便利化体系,引导建立数据治理和安全保障体系,促进数据价值最大化发掘,进一步提升社会生产力和运行效率。
    (五)以新技术广泛应用为重点,大力提升城市创新能级。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千兆宽带、5G、卫星互联网等高速网络覆盖,建设高性能公共算力中心,打造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平台,坚实支撑经济发展、市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等各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支持下一代信息通信、高端芯片、核心软件、V2X车路协同等新技术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先试先用,率先规模化落地,进一步巩固数字技术优势。聚焦类脑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重点领域,与城市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功能型平台建设,大力提升城市数字化创新策源能力。
    (六)以数字底座为支撑,全面赋能城市复杂巨系统。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市数字底座。构建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纳入地理空间、生态环境、建筑结构、物品标识、人员活动、车辆状态、安全监测、能源状态、设施设备运行等数据。系统规划“城市神经元系统”,科学部署视频图像、监测传感、控制执行等感知终端,实现城市要素全面***IoT化。搭建“轻量化、集中化、共享化”的城市智能中枢,围绕数据协同、技术协同、业务协同,汇聚政务服务、城市运行感知、市场与社会主体等多源异构数据,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接口规范、调用规则,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平台数据对接。
    五、坚持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
    以全面数字化转型,推动城市各领域全方面的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塑造、生态构建,创造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发展路径。
    (七)再造数字时代的社会运转流程。引导企业实现基于数据的“决策革命”,化解复杂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筑新型数字化能力和竞争优势。引导市民重塑数字时代的认知能力与思维模式,更加注重自身数据管理、信用维护、隐私保护、协同共治,使人人都成为数据的生产者、治理者、使用者、获益者,以数字化激发城市生命体每一个细胞的活力。推动政府以数据驱动流程再造,践行“整体政府”服务理念,以数据为基础精准施策和科学治理,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发现。
    (八)重构数字时代的社会管理规则。深入落实“管行业也要管数字化转型”的新理念新要求,推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变革。实施包容审慎、支持创新的监管制度,试点“监管沙箱”等创新支持机制,着力消除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政策性门槛,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全面审视数字化发展的法治问题,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完善数字规则,强化知识产权等保护力度。开展伦理道德等社会规则研究和风险防范干预。加强数据、系统、网络、产品、安全等标准体系建设。围绕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加快构建与城市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大安全格局。
    (九)塑造数字时代的城市全新功能。融合应用数字孪生城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城市“规建管用”一体化闭环运转,实现城市决策“一张图”、城市治理“一盘棋”,为城市精细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说明书”。推进城市建筑、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线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和信息备案,实时监测感知建筑设施运行态势,利用城市运行数据,前瞻规划和动态推演,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城市可视化、可验证、可诊断、可预测、可学习、可决策、可交互的“七可能力”,使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十)重建数字时代的城市运行生态。从企业市民和城市运行高频急难的问题难点中发现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形成“揭榜挂帅”的建设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数字化转型场景运营,全面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大力引导、支持建设各类数字化公共平台,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创新资源集聚,打造成为链接协同创新的开放平台,链接产业发展的赋能平台,链接城市治理的智慧平台,链接美好生活的服务平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城市创新生态圈。
    六、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科学有序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强化动态调整和供需匹配,通过数字化转型,将各领域堵点难点转化为发展亮点,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格局。
    (十一)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充分发挥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充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力量,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和推进机制,做好重大政策举措的统筹推进和考核评估,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组织联动。形成城市数字化转型专家咨询机制,成立社会化专业研究机构和应用促进中心。各区、各部门要强化责任落实,充分整合、归并原有的相关领导机制和议事协调组织,参照成立本地区、本部门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专班,通过深入开展大调研,科学制定行动方案,强化各级财政资金等要素保障,系统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十二)提高专业能力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专业化能力,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不断学习数字化新知识新本领,掌握和遵循超大城市发展规律,培养运用数字化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觉赶上时代潮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增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培训内容,各部门要加强相关专业培训。强化全民“数字素养”教育,鼓励高校、社会机构等面向各类群体建立数字化技术终身学习平台和培训体系。
    (十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将场景和数据开放作为育商招商的重要力量,不断培育壮大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引导金融资本有效支持数字化转型,加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育和引进。强化载体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错位、相对集聚的数字产业特色园区和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形成生态链强大吸附力。鼓励面向数字化的创新创业,支持解决方案集成商快速发展,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加大先行先试和示范建设力度。加快重点区域率先数字化转型,支持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国际数据港,开展国际合作规则先行先试,积极参与数字技术、贸易、税收等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五大新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地区数字化建设更新。支持企业共建“数字长三角”和“数字丝绸之路”,深化国内国际合作交流。支持各区因地制宜、凸显特色,打造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的应用场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为全市乃至全国数字化转型创造经验、提供样板。
    (十五)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坚持面向市民、基层、市场,更多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多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数字化转型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加强宣传报道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各方面的经验创造,不断提升广大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谱写人民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建筑类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重点

    建筑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世界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加速转型过渡的大变革时代,国内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但当下,我国建筑企业工程业务条块划分的方式,加大了各专业间的壁垒,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整体策划和资源协同,对工程管理整体效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建筑行业项目制为主的管理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8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