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几天,在老家教书的侄女元蕊用微信告诉我说,她的一些同事,看了我编的关于俗语、谚语集解后,认为我对滕州的民俗还懂一些,问我对丧葬习俗是否了解,想让我写篇这方面的文章普及一下。
听了这一要求,我有些犹豫,主要原因有三:一、我对此也是只知道皮毛。二、传统的丧葬习俗,有不少迷信成分,不按原样说不客观,按原样说,是不是有宣传封建迷信的嫌疑。三、“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我所了解的就是我们一带(甚至是我们村)的做法,不能代表滕州。所以,我迟迟没有动笔。
后来我又想,当下不少地方,特别是农村,丧葬基本上还是按过去的老办法进行(虽然有些简化了)。年轻人耳闻目睹了这些习俗,觉得好奇,好玩,进而想探讨下为什么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其实,不光是年轻人,就是年纪大一些的,对此也是了解甚少,大都是大家都这样做,咱也跟着做,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白的却很少。我虽然对丧葬习俗知之不多,但可以做做这方面的功课,查查资料,找懂行的询问一下。至于担心有人说“宣传迷信”,觉得也是多余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丧葬习俗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不可避免的具有一些迷信色彩。现在,大家都要的是它的程式化和仪式感,谁也不会“迷信”这些迷信。还有担心由于“十里不同俗,五里改规矩”涵盖不了全滕州,我想可把题目的地域范围定的小一些。其实,别说是滕州,就是鲁南、苏北一带,丧葬的习俗都差不多。有不同大家可以说出来,互相补充一下,以便形成个小材料,说不定会对滕州的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承有点益处。
于是打消了顾虑,鼓起了勇气,行动了起来。好友孙南邨先生、盖庆珍先生,百忙中给我提供资料;我们村对丧葬习俗懂行的司增海先生、司天玺先生,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咨询。忙了几天,自觉得有了点眉目,就迫不及待地写了下来。
不过,因为客居他乡,手头资料有限,所以内容一定不很全面,丧事的流程也不一定都对,有些理解也不一定合适,还请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二
丧葬是人生礼仪中最后的一件大事。长期以来,人们信奉“灵魂不死”的观念,总希望已亡的亲属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幸福和安宁。因此,“事死如事生”,人们便通过为死者治丧、安葬、祭奠等来安慰亡灵,以表达哀悼、怀念之情,便逐渐形成了一套丧葬习俗。
现将滕州北部农村的丧葬习俗介绍如下。
一、备喜棺、寿衣、寿鞋等
过去,人到六十之后,子孙就为老人准备去世后的“衣食住行”,俗称“准备后事”。生前做的棺材,叫“喜棺”,鞋帽叫“寿鞋”“寿帽”,衣裳叫“寿衣”,俗称“送老鞋”“送老帽子”“送老衣裳”。
喜棺俗称“方子”,是用木料解成板子合拼而成的。最好的木料是柏木和楸木。忌用榆木,因为榆木易生啄木虫,传说它可借人尸成精,出来伤人。做喜棺时,出嫁的闺女要送烟酒等礼品和钱,称“翻棺礼”。因为木匠做最后一道工序是“上底”,上底时,底口朝上,把底用钉子钉牢,然后翻过来。只有闺女送礼,木匠才能翻。当然这是故意让出嫁的闺女“出血”的,她们也乐意借此给父母送东西。送来的烟酒,用来招待木匠,钱作手工费。喜棺做好之后,放置起来,一般不上漆,白茬,用时再上漆。一般是女性漆红色,男性漆黑色,男性也有漆红色的。棺材前头挂一块红布条,以示“喜棺”。
寿衣虽然男女有别,但大多使用天蓝色的布料,因为天空是蓝色的,希望人死后,身穿蓝色衣裳升天为神。女性也可以上身为红棉袄、下身为蓝棉裤或棉裤、棉袄都是红色的。但忌用黑色,因为黑色代表地狱。另外,寿衣一般只穿单数,忌穿双数;外衣必须是棉衣,不能是单衣;棉衣要求三新:表新,里新,棉花新。男性寿衣,一般是上身棉袄外衣,夹袄内衣。忌穿褂子,因为“褂子”谐音“挂子”,怕带走儿子。下身外穿棉裤、内穿裤头、衬裤。女性的寿衣,除棉袄是带大襟的,内衣,棉裤与男性的相同。
男性的寿帽,有的是帽壳,有的是棉帽。棉帽是西瓜皮形,顶用线缩口。女性的寿帽是勒子形,布料是蓝色或酱色的,绣有“莲花瓣”图案。
男性的寿鞋是浅口平底布鞋,白袜,系黄色或蓝色鞋带。忌穿皮鞋,因为传说,死时穿什么皮的,死后转世就托生什么。女性的寿鞋是深口靴子,不套棉花,一般用蓝色绫子布做面料,帮上绣“金童玉女过仙桥”的图案。
现在,儿女为老人请木匠备喜棺、亲手做寿衣、寿帽、寿鞋的几乎没有了。因为实行了火化,有的不用棺材了,即使用,也是用体积较小的来盛骨灰。寿衣、寿帽、寿鞋,也都是到殡仪市场买现成了。但买时,在选色、选料等方面,还都是遵循习俗的。另外,看老人病入膏肓,也都是提前做准备,以免临时抓瞎。
二、穿送老衣裳,架上灵床
过去,人老病危,极少在医院治疗。即使现在,农村的病人住院治疗,垂危时也要拉回家,让其在家中亡故,这就是人们极其讲究的“寿终正寝”。一般来说,看老人快不行了,就要给老人洗擦,修发,净面,穿寿衣。老人为男性,通常由儿女为其料理;老人为女性,通常由女儿、儿媳料理,有时也可以请别人来帮助料理。尽量要让老人在咽气之前就穿上寿衣。这是有原因的,一是人们信奉“一咒十年望”的说法,想用穿寿衣的办法给老人冲一冲,希望能冲好。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有的老人穿了送老的衣裳后,竟奇迹般的好了,又活了好几年。二是迷信说,穿上寿衣后咽的气,到了阴间也穿着;没换上送老的衣裳就咽气了,被视为“光着身子”走的,到了阎王爷那里,是会挨鞭子抽的。
穿好寿衣,便把老人从屋里间的病床上移到灵床上来。所谓灵床,就是在两张长条凳子上横铺一领高粱秸织成的箔,其上铺苫子,褥子。灵床一般设在死者自家或长子家的正堂屋的当门。老人在其上仰卧,头朝南,盖上被子。儿女在一旁守着,等咽气。尽量避免让老人在里间病床上咽气。这是因为,迷信说如在里间咽气后,再移动尸体,灵魂就会因为有梁头隔着出不来。就要用绳子从梁上搭过,往外拉,且要捉一只公鸡放在一边,等到公鸡叫一声,证明已经拉出来了。
三、初丧
从老人咽气到出殡日,这段时间称“初丧”。俗话说“红事要推,白事要偎”“红事要叫,白事要到”,一般说来,一有老人咽气,本家户族、附近的亲戚邻居等人,便不请自来,帮助完成以下活动和程序。
老人咽气之后,要用麻劈子缠绕双脚,该麻劈子称为“拦脚麻”。迷信说,这是以防后代出“罗圈腿”。要用张白纸把脸盖上,此纸称“蒙脸纸”。迷信认为,人咽气后,如果有什么喘气的经过其头部,可能引起“串气”,亡者会借气复活,见谁咬谁。蒙脸纸是用来隔气的。要给死者头枕三角式枕头(其形似鸡),称“鸡鸣枕”。为什么要枕鸡鸣枕,下面的四句歌诀做出了解释:“亡人头上一只鸡,光会打鸣不会飞。亡者要是迷了路,鸡叫一声自不迷。”要在亡者嘴里放钱或饭。亡者的两只手,右执打狗鞭,左握打狗饼子。打狗鞭是用花椒树枝做鞭杆,用青麻劈子或用棉絮搓成的棉花缎做鞭,一般将麻劈子或棉花缎缠在鞭杆上。打狗饼子是用白面按亡者的岁数制作的小薄饼,也可以做一百个。有的是放在亡者的左衣袖里;有的是用线串起来,挂在亡者的手腕上。为什么要这样呢?迷信认为,人死后有三魂,一魂守尸骨,一魂投胎转世,一魂赴西天。西天遥远,又有恶狗拦路,魂灵一旦遇上,可用鞭打,同时可用饼子喂狗,以便趁机脱身,顺利到达西天极乐世界。
灵床的前头放一张矮桌或矮凳,其上摆放死者的遗像,香炉,冒尖的一碗半熟小米饭,俗称“倒头饭”。一双用麻劈子捆着的筷子,直插饭中,上面撒着锅底灰。迷信说亡者咽气时都肚中无饭(去世前清肚),准备“倒头饭”是使其不成“饿死鬼”;又怕被别的东西吃,其上就撒上锅底灰。还要摆一盏豆油灯(一般用瓷碟子盛上豆油,中间放上棉捻子),俗称“长明灯”,也称“阴魂灯”。亡者的儿女守着要不断添油,不让其熄灭,出殡时把灯放在墓穴的墙洞里。迷信说此灯有为亡者守墓护灵之意,也说有表达希望亡者能尽早转胎复生之意。灵床前还要放丧盆,俗称“老盆”,早烧开门纸,晚烧关门纸及亲朋来吊丧时,都在此盆里烧纸。迷信说烧的纸越多,亡者在阴间越有钱花。丧盆为泥制火烧而成。人死后马上派人去买,买时卖主要多少钱便给多少钱,不能还价。灵床前还要竖放一束谷秸,叫“隐身草”,俗称“杆草把子”。杆草的多少由死者的年龄而定,一岁一根,代表着死者在世间吃了多少年粮食,也说,亡者在去西方极乐世界的路上,可能会遇到危险,到时可用来影身。杆草把子上挂着纸糊的褡裢(俗称捎马子),迷信说是给死者装钱用的。还有岁数饼,岁数饼是用白面烙的饼,数量也由死者的岁数来定,一岁一个,用线串起来挂在杆草上。
白纸条封门。指封亡者自家和儿子家的门。这里所说的封门,不是像公安封门那样在两扇门之间贴封条,而是将白纸条贴在门框和门心上。封门也有讲究,无论是坤丧(死者为女)还是乾丧(死者为男),父母去世一个,封门时只能贴一张纸条。亡者为男性,封条上头朝外斜;亡者为女性,封条的上头朝内斜。如果二老都不在了,就交叉贴两个白条。
置纸谷堆。把一刀(或半刀)火纸在边上切一刀(老两口都不在了,用一刀;还有一口,用半刀),在三分之一处穿个孔,用麻线穿了,拴在高粱秸上,竖(fuō,下同)在丧主的大门旁。乾丧竖在门左边,坤丧竖在门右边。置纸谷堆,起到的是告知外人,家有丧事,不宜其他往来。
喊路。迷信认为,人死以后,灵魂还在,开始处在混沌状态,不知道怎样走向西方极乐世界,必须有人告诉他。喊路,就是孝子等,用喊话的办法给他指引道路。喊路之前,无论死者的亲属还是外人,都还不能哭。迷信认为,一哭,就把灵魂哭迷了,找不到归冥的路了。喊路一般在停灵就绪后的当天举行。负责喊路的一般是死者的长子,如果死者没有后,则有近亲喊。长子喊路,其他的孝子、孝眷在灵床旁边守灵,但还不能哭。喊路在灵床的门外举行。预先在灵堂门外西南方向不远处放一把椅子(代替高坡),其上放一条扁担。喊路者登上西南处的高坡(椅子),朝着西南方向高声喊:“爹(或娘或其他称呼),西南冥归大路!”连喊三声,然后下来,回到灵床前。这时候,孝子、孝眷便可放声大哭了。孝子、孝眷哭毕,有执事的组织前来帮忙的集体哭。一般是同辈的鞠个躬,晚辈的跪下磕个头后,用手帕捂上眼,或弯腰或蹲下干哭三四声,听执事喊:“请了吧”,便止住哭声,再各自忙去。(请了吧,意思是请不要再哭了,起来吧!)孝子、孝眷就要在灵床的两旁守灵。
灵床的左右铺些苫草,供死者的子女守灵时坐卧。每天一早,其子女、儿媳、侄子、侄女等族内近门等,围在旁边大哭一场,叫“哭灵”;傍晚睡觉前,也要大哭一场,叫“辞灵”,一直到埋葬。每天的哭灵、辞灵不可间断,迷信说,间断了,后代会出哑巴。
报丧和吊孝。报丧俗称“送信”。即在老人去世后将死讯通知死者的亲戚。报丧一般是口头讣告,过去,是执事人让孝子把亲戚的名单、住处拉出来,然后派人分几路到死者的亲戚家告知。现在派人登门告知的少了,大都改作打电话通知了。亲戚们接到消息之后,便陆续来吊丧,称为“吊孝”,俗称“烧倒头纸”“哭人”“哭倒头”。亲戚大多于白天前来吊孝。村邻多于晚上去吊唁,一般是平辈鞠躬、晚辈跪拜,而后痛哭。若是妇女吊唁,孝眷陪哭;如是男人吊唁,孝子陪哭。执事喊“谢客!”方停止哭泣。亡者亲属屈右膝跪谢祭拜人。
攉汤。老人咽气后,每天傍晚或早晨,亲孙子要在族人的陪伴下,举着“纸杆子”(用秫秸和白纸条、麻劈制作的),提着壶,壶内装有稀面汤,一边走一边往路边洒。来到土地庙,围着土地庙浇一圈。一连三天。迷信一说是向土地爷报到;一说是让亡者喝迷魂汤,以免转世后还记得前世的事。
入殓。入殓,也称“成殓”。就是将尸体入棺。一般三天内成殓。成殓之前,要给亡者“蘸眼”,也称“蘸灵”。长子(或儿媳)端碗清水,用新棉花团沾水在亡者的眼上象征性比划几下,边比划边喊:“爹(或娘),给你蘸眼了。”之后,连碗带水摔到门砧上,一定要摔碎。迷信说,这是为了让后代不出“烂巴眼子”,现在说以防后代近视也未尝不可。入殓时,须等亡者的子女及其亲属到齐。过去和现在入殓有些不同。过去不火化,让尸体进木制棺材,成殓后,就“盖棺定论”了。现在,时兴火化了,一般是火化前将尸体入殓到租来的玻璃棺中,火化后,再将骨灰放到“具体而微”的小棺材中,发丧埋葬的是这个小棺材。过去成殓,先要布置棺材内部,棺材底部铺一层草木灰(用来隔潮湿),草木灰上铺一层很厚的新棉,棉花上再铺褥子。四角、当中各放一枚铜钱(寓意铺着钱)。亡者脚头放一块干牛粪(寓意牛粪也有发热的时候)。对角放麻劈,“劈”谐音“批”(寓意下代人成批涌现),头上放一块土坯,(亦是谐音“批”)。布置好后,由家族中的老人为死者“净面”“照镜”,然后将净面用的盆子和镜子在门外摔碎,家人瞻仰遗容。将尸体移入棺中时,由长子捧头,次子抱腿,余子抬腰,或由外人帮助徐徐放入。入棺后亡者面朝天,头在棺材的大头一边。蒙脸纸退到胸前,露出脸来(以防看不见路)。用刀将捆亡者脚的麻劈子割断,(以防魂灵绊住,不能走路)。子女把亡者袖中的打狗饼子取出,撒在门外的地上。尸体上盖上被子。两边用土坯挤住,有的还要填充一些死者的衣物,但不能有毛皮之类的。若是坤丧,此时还待娘家的来人首肯后方可盖棺盖。一般是娘家舅在场,也可由娘舅长子或娘家近门的舅应允。一切安排妥当,最后是盖棺盖。先由木工用木扣钉钉棺材的两侧,此时,孝子喊:“爹(或娘)躲扣!”(提醒死者的魂灵躲开,别让扣钉扣住)。最后在棺材顶板钉一大卷钉,亡者为女性,由孝子的舅舅或舅表弟用铁锤往下揳;亡者为男性,由族长或族中长者执锤。楔钉的时候,孝子喊:“爹(或娘)躲钉!”(提醒死者的魂灵躲开楔下的长钉)。现在,成殓到玻璃棺材中,净面、照镜、移尸、坤丧娘家应允、剪捆脚绳、取出打狗饼子撒到院子里、躲扣等环节都还有,其他的就没有了。成殓之后,原来灵床前摆放的东西,都摆放在棺前。
成服。即穿孝服,戴孝帽。俗称“穿孝”“戴孝”。古代的孝服分为五类: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统称“五服”。按与亡者的血缘关系远近,孝服有轻有重。这五种丧服过去虽然都是用麻布缝制的,但无论是质地上、制作的办法上、穿着时间的长短上都是有区别的,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后来,孝服种类减少,全用白布做成。子女的孝服,白衣白帽,不缉边,足趿毛边白鞋。男戴孝帽,女扎孝巾。孝子帽子两边靠近耳朵的地方各扒朵棉花,以示棉花封耳,一心举丧。现在,子女一般在“五期”后就不再穿孝,有的因为工作等原因,只在出殡那天穿孝衣,戴孝帽,过后,便只戴“孝”字黑纱作为服丧的标志,带到“五期”便除去。戴“孝”字黑纱,讲究“男左女右”,乾丧戴在左手臂上,坤丧戴在右手臂上。近门族人及亲戚,多在出殡后就除去孝服。还有,出嫁的女儿如果有公婆,要回婆家向公婆磕头讨孝,得到公婆允许后,回来才能穿孝服。这是因为,女儿出嫁后,就是人家的人了,所以,要经过家长的同意。
系孝疙瘩。亡者的儿女、儿媳腰间还要系孝疙瘩。孝疙瘩,取一把苘从中间分开,两边上了劲,使成一个粗绳,在下边挽个扣,用细麻绳从没有挽扣的那边穿过,系在孝子女、儿媳的腰上。连上前面说的穿丧服,就是俗话说的“披麻戴孝”。
置哀杖子。“哀杖”又称“哭丧棒”,是发丧事期间,亡者的儿女及儿媳行走拄的杖(意味悲痛无以自主,须靠哀杖支持)。是用粗柳树枝子制作的。置哀杖子也有讲究,死者的几个子女,几个儿媳的哀杖,要出自同一个柳树枝上,而且这个柳枝子在树上是朝阳的。孝子的用粗枝,长一尺多;孝眷的用细枝,长一米左右。也有特殊的,有的儿子不孝顺,置哀杖的就有意将哀杖砍得又粗又短,表皮还粗糙。因为,发丧时,孝子从事活动时都要弯腰拄着,让他拄粗、短、糙的哀杖,故意惩罚他。哀杖子上还要斜缠一些白纸条。
入殓、成服后,子女要日夜守在棺旁,男在棺东,女在棺西,直到出殡。旧时守灵,男不剃头,女不梳发,早烧“鸡鸣纸”,夜焚“夜辰香”。朝夕祭奠,虔诚之至。
四、发丧
(一)发丧前的准备。
请执事。丧主以发请帖的形式,将本村一些能办事、威信高的、各姓的头面人物请来,作为丧事的操办者,称“执事”。从中选出“大总”(丧事的总操心人。有的有数人,分别管内、外事。还有一人主要负责携扶孝子祭奠、前恳后谢等,称“扶丧人”)。在大总的主持下,各执事各司其职,认真操办,直至死者入土为安。
“六定”。丧主要在执事们的参谋下,把下面的六件事定下来:①墓地。②发丧(出殡)日期。出殡的日子分两类,看日子和不看日子。看日子,是让阴阳先生选定日期。阴阳先生根据死者的生辰、死辰、年龄等,来确定哪天是出殡的吉日。同时还要择出何时破土,何时出丧、何时下葬等。不看日子,就是从死者倒头的那天算起,或三天,或五天,或七天,哪一天都可以,都是吉日。③定几天的场,即发丧要用几天,现在有的是一天,有的是两天。④定“动客(kěi)”的范围,即给哪些亲戚“撒帖”(埋葬书面通告)。⑤定丧席是自找厨司做还是大包干,大致的消费标准等。⑥定用哪里的鼓乐等。
撒帖。撒帖,也称“散帖”,就是以书面的形式、郑重地给死者的亲戚送埋葬通知。过去,都是按亲戚的住址,派人分头挨家去送。现在,有的通过发微信的形式来分发了,简单便捷了,但显得有些不很庄重。亲友们接“帖”后,便按关系来往,准备丧礼、丧帐(布或衣服毯子等)、花圈之类。
准备各种“社耗”——丧家要购买纸扎的驴、牛、轿、童男童女、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等,现在还有纸扎的电冰箱、洗衣机、大彩电、轿车等的。坤丧,扎牛是必不可少的,迷信认为,让牛去喝脏水。说妇女生前的洗衣水、梳头水、洗脚水,到了阴间都要被逼迫喝下,扎牛让牛代人喝。
破土。发丧前,孝子由大总领着,带着祭品,公鸡,到林上选定或找到埋葬的地方,把公鸡放在地上,摆上祭品,焚香,跪拜后,用镢刨开土,给打坟的(挖、砌墓矿者)定好位置。让公鸡落地,取“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意。
搭棚,扎牌坊,扎纸幡。发丧前,由执事指挥忙工(前来忙丧事的人)搭棚。棚,一般是用高粱秫秸织成的箔搭,现在也有用帆布棚的。主要的棚有灵棚,即在正房门前对着遗体用高粱秸箔搭一简易凉棚。灵棚地上铺苇蓆或麦草,供前来吊孝和跪棚者用。正房门上挂一竹帘,将棺与灵棚隔开。竹帘前放一高木桌,其上摆亡者灵位、香炉及供品。还有客棚(一般搭在街上。待客用的)、外柜棚(在大门外,接收、记簿丧礼、丧帐等的地方)、鼓乐棚(在一进大门处,吹鼓手工作的场所)。有的门口还扎起高大的白色牌坊,灵棚和牌坊均悬挂写有挽词的匾对。有的还扎纸幡,纸幡,也叫旗号,扎的是一个小纸人坐在纸天鹅上(小纸人是姜子牙),绑在杉杆顶上,竖在大门旁,男左女右。如果两位老人都不在了,两旁各竖一个。纸幡是发丧的一个标志,使前来送殡的亲朋,进村便可望见。也是取姜子牙“斩将封神”的典故,让亡者的灵魂被姜子牙封神位。还有,杉杆套有用竹篾扎成的圈,外边用白纸条裹着,亡者有几个儿子,就用几个圈。
分工,张案。发丧的前天,在“大总”的主持下,对执事在殡日的任务进行分工。主要人员有大总、传奠、执客棚、迎送、接盒子帐子、內柜、外柜,还有端大盘的(送菜的)、挎箢子的(送饭的)、负责客桌上上烟酒茶叶的、打矿的(挖、砌或收拾墓坑的)等等。一般还要有女执事一至二人。
分工之后,让外柜先生将人员分工情况写在一张纸上,称“案”。在第一天“开门”之前,张贴在显眼的地方。然后把所有的执事、內柜、忙工集合在“案”前,孝子跪在地上,由孝子本家的兄弟代替孝子宣读。宣读完毕,孝子磕一个头,大总宣布“各行其事”,张案就完成了。写案也是有讲究的,用一张白纸,竖排写,与丧主同姓者,直接写上;外姓的,要先写在红签上,再贴上。不仅要写姓名,还要写孝子对此人的称呼。布案要齐全,端大盘的、挎箢子的、打矿的等都要张上,一个不漏。
喝豆腐汤。出殡前天的晚上,丧主家烧一锅豆腐汤,本村族人(主要是五服以内的)都来喝,称“喝豆腐汤”。后来“喝豆腐汤”成了丧主以外的族内人参加丧事的代名词。可见,“喝豆腐汤”不能乱用。对本家族(丧主除外)为老人发丧而言,统称“喝豆腐汤”;对亲戚、朋友而言,称“送殡”;对丧主来说,称“发丧”或“出殡”。用词严格而界限分明,不能混用,否则,会闹笑话。
(二)出殡。
发丧有的是两天的场,有的是一天的场,说是两天的场,其实只是一天半,第一天是半天。以两天的场为例,程序大致如下。
第一天。
开门。一般是下午两点,吹鼓手来到后,先放三声炮,接着吹一通喇叭。开始行大礼(奇九叩,下同),先孝子,族内男性、至亲随其后,行礼后,哭。女子则不必行大礼,坐在灵棚里的棺材旁就哭。此为开门。
请魂。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去土地庙(有的去寺庙,有的去寺庙遗址,下同)“请魂”。吹鼓手一班人吹奏着在前、孝子捧着亡者的牌位,孝眷、族内人及至亲戴孝人,排成长队随其后,后边是忙工挑着旗、伞、扇,抬着纸轿,扛着招魂幡,到土地庙前。摆上亡者牌位,焚香,哭拜,齐呼亡者,然后把亡者牌位放进纸轿,一般不按原路返回,最好能绕村一圈。
烧轿。傍晚,孝男、孝眷行家奠礼后,在鼓乐地吹奏下,依次默行到村头十字路口预放的香案前,行叩拜礼,祈求路神让路,同时放炮奏乐,烧纸钱,焚香,烧杆草把子(影身草)、纸谷堆及纸扎的牛、驴、轿等(纸谷堆要把上头钻孔拴麻绳的一小部分留下,待亡者葬后,在坟前烧花圈等时一起烧)。孝男、孝眷大哭而归。
待客,起鼓。烧轿之后,招待亡者的族人、执事、已到的至亲等。席间起鼓。起鼓,是丧事中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让吹鼓手表演吹技,让大家欣赏,顺便向一些族人、至亲收“起鼓礼”。一般的,鼓乐棚和灵棚都是紧挨着的。鼓乐棚中,桌子后面正中间坐着首席吹鼓手,桌子四周围坐着其他的吹鼓手。首席吹各类喇叭为主,其余的或抱笙,或拉胡琴,或弹琵琶,或打梆子等为和,主要吹奏喇叭曲调和传统戏曲。有的还表演绝活,如口中拽纸条子、用鼻子吹唢呐等。现在又有吹鼓手中增添了一两位女子,用唱代替吹奏,有时还跟男吹鼓手插科打诨。这个时候,灵棚中往往挤满了观看的人,甚至外村也有来观看的。也是向亡者的近门侄子、孙子及已到的至亲等收“起鼓礼”的时机。过去,由大总派人收取,软磨硬要;现在是随心,主动到外柜上去交。两天的场,起鼓分两次进行,这是第一次。
放关门炮,休息。
第二天。这天是葬日,本天的主要活动有:
开门。早晨,放炮开门,吹鼓手吹奏,孝子等行大礼。
待内堂。即所有的参与丧事的族人、执事、忙工等都坐席吃饭。饭后按“案”上公布的任务,各职其事。
亲友来“行来往”。待客(kēi)。出殡这天,丧主家的亲朋好友都要来祭奠、送葬,俗称“行来往”“人情”。根据血缘及关系的远近,来往有轻有重,有礼钱,祭品、花圈、帐子(衣服、毛毯)等。来到后,先到外柜“上账”,然后到灵堂哭奠。之后,內柜根据亲戚关系远近,送来孝服、孝帽等。来客穿上孝服,再次灵堂前行祭奠大礼。祭奠完毕,便请客棚吃饭,俗称“待客”。待客时,上第一道菜和最后一道菜时,孝子及孝侄等男丁在鼓乐的吹奏下,由扶丧人领着到客棚谢客。亡者的儿媳等,由女执事领着到女客棚谢客。
火化前的祭奠。一般的,亡者的遗体都在出殡日火化,火化都安排在十二点以后。火化前,孝子率其他孝男行大礼祭奠,然后至亲(如亡者娘家、出嫁的女儿家、侄女家等)祭奠,地点仍在灵棚。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家进行。先在灵桌上摆放好自家带来的祭品(主要是烟酒等),然后行礼后跪哭。整个过程,鼓乐都在吹奏。
火化。至亲祭奠之后,去火化,孝子、孝眷哭送到村头。一般由亡者的侄子领两三个忙工去火化。火化回来,孝子、孝眷在村头哭迎,回灵堂后,将骨灰放进已准备好的具体而微的棺材中。
攎(luǒ,打扫)墓。去火化走后,打矿的(挖、砌墓穴的)将墓穴收拾停当,孝眷去攎墓。孝眷(主要是亡者的儿媳等)们端着新簸箕,拿着新笤帚,在女执事的引导和鼓乐的吹奏下,来到墓穴前,先焚香磕头,然后下墓穴打扫。扫出的东西用簸箕端回来,分给各孝眷,拿回家中,用纸包上,放到粮食囤里。迷信说,这样能保证后人今后有饭吃。
待“路奠客”,第二次起鼓。“路奠客”,指准备参加“路祭奠”仪式的亲朋。一般两三点钟的时候,待路奠客。先放一声炮,邀客,然后安排就坐吃席。路奠客吃席期间,第二次起鼓,至亲要出“起鼓礼”(第一天起鼓时已拿出的,这次就不再拿了)。过去,由丧主的本家中能说会道的向至亲讨要,甚至软磨硬泡。现在,至亲们随心,自觉到外柜上去交。
揭案。发引前,孝子在吹鼓手的吹奏下,来到“案”前跪下,扶丧人揭下案,放在地上,点火烧掉。扶丧人边烧边大声替孝子感谢前来帮助治丧的兄弟爷们,然后孝子磕头致谢。
取纸幡。发引前,还要把纸幡取下。取时,孝子跪在幡前,吹鼓手吹奏,孝子磕头,拿到墓地和花圈等一起烧掉。
发引。发引就是指棺出门起程。三声炮响,鼓乐响起,孝子率其他孝男对盛有骨灰的棺行大礼。抬棺的人将棺材捆在大棍上,孝子行礼后,棺材从屋内抬出,放到门外已经准备好的棺架子上(有的棺材小就放在一张捆有抬手的方桌上),捆好。吹鼓手收拾乐器、行具,带上,不再返回。外柜结账,忙工开始拆棚,把棺前的“倒头饭”倒进灵棚柱子的洞里,准备好在墓地的祭奠时的用物、要烧的东西(如纸幡、花圈等)等。一切就绪,追魂号响起,放炮,孝子在棺前,孝眷在棺后,嚎啕大哭,随棺前行,直至路祭。
路祭。路祭地点在村头通往墓地的路上。路祭前,先由亡者的一族人(一般为其侄子)在棺前行礼祭路。然后在棺后安上祭桌,鼓乐声中,孝子率其他孝男先行大礼祭,这时,抬棺者要把棺材抬起,称“悬棺祭”。祭毕,孝子在棺前跪着哭,孝眷在棺后坐着哭。然后,依血缘或亲戚的远近的顺序,先族内男性,后至亲男性,依次行礼祭奠。
摔“老盆”。亲友祭奠完毕,三声炮响,棺起驾,孝男、孝女、至亲大哭。扶丧人拿起老盆,在孝子(长子或长孙)的头上比划一下,立即摔碎在地上,俗称“顶老盆”。然后,吹鼓手吹着喇叭在前,孝子在后,引领着棺材,走向墓地。女眷不再跟随,把孝疙瘩解掉,用上衣的大襟兜着,回家。
拆孝帽。路祭之后,除孝子、孝眷外,其他亲朋、族人立即取下孝帽拆开。迷信说,如果不及时拆开,不久还会有孝帽子戴(还会有亲戚、亲人、族人去世)。
祭后土碑、祭穴。棺材抬到墓穴前,按墓穴的走向决定棺材大头的方向(这里有“头枕山,脚蹬河”的说法)放下。孝子在扶丧人的携扶下,鼓乐声中先祭拜后土碑,再祭拜墓穴。
下葬。祭穴后,抬棺人将棺材慢慢放在墓坑内,阴魂灯放入南边的壁洞里。然后让孝子看棺材摆放得正不正,如果亡者为女性,还要让娘家的人看是否正。都应允后,棺材上盖一领蓆,蓆四角冲开,把哀杖都平放在棺材旁。孝子躬身围着墓坑走一圈,边走边向棺上撒土。然后,打圹者一起刨土填埋。同时在一旁焚烧花圈、纸幡、纸谷堆的上部等。众人蹲在坟前痛哭。喇叭吹一通,三声下地炮后,吹鼓手离开。至亲可以返回。孝子不脱孝服,孝帽上追摞上平时戴的帽子,外披平时穿的上衣,返回家。打矿者继续填土,直到堆成坟头。
圆坟。圆坟,是对埋葬亡者堆起的坟头举行一种仪式。圆坟过去是殡日第二天举行,现在都在出殡日当天的傍晚了。预先在家准备好水饺,水饺有大有小,一般用白菜豆腐作馅。大水饺是给孝子包的,一人一个,亡者有几个儿子包几个。下熟后,让他们在家吃了。小水饺按亡者的岁数,一岁一个,下熟后,用罐子盛上(带汤),由孝子、孝妇、孝女等抬到坟前,将小水饺在新坟上的东西南北处及坟顶上各埋两个,剩余的分给围观的孩子们吃,将汤攉在坟旁边。取一棵葱,先把葱套进缝衣服用的顶针(新的)里,然后埋在坟顶端。“顶针”,俗称“顶子”,是当官的象征。“葱”谐音“聪”。寓意后代绝顶聪明且能当官。孝子围着坟头用头顶埋饺子的地方,共三圈,迷信说,这样可以防漏。最后在坟前用石块(或砖块)垒门,迷信说,这样可以供亡者的灵魂进入。最后,在坟前祭酒,烧纸,大哭一场,然后回家。孝子、孝眷可脱去孝服。
至此,丧事全部结束。一天的场程序也是这些,只是时间赶紧了一些。
五、烧“五七”、烧百天、烧周年
烧“五七”的日期就是亡者去世后三十五天,减去几个儿子几天、本人一天的天数。孝子、孝眷及亡者的侄子、侄女,如果亡者是女性,娘家也来人(主要是亡者的兄弟、侄子等),都身穿孝服,聚集在坟前,祭酒,烧纸及出嫁的女儿和侄女带来的花篮等,大哭一场。烧“百天”的日期是逝者死后第一百天(足数)。所以有“短‘五七’,足‘百天’”之说。参加的人员及形式同烧“五七”。不过,现在,大家都忙,特别是有的孝子、孝眷都急等着出去打工,所以,有的就在殡后第一天或第三天,连“五七”“百天”一起烧了。烧周年讲“宁烧缺,不烧过”,即亡者死后一年的时间,能提前,不能拖后。参加人员、形式,同“五七”“百天”。
以后便转入正常的怀念,烧纸,祭奠。
三
丧葬习俗是一个地区经年累月、代代相传而形成的特有文化现象,是这个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看似迂腐、繁杂,是封建社会遗留的产物,其实却有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一些看似繁琐、乏味的仪式,却体现出鲜明的道德理念和强烈的人间情感。对于亡者的子女和亲朋,对于形成朴实淳厚的民风、家风,对于促进社会和谐,都有着向好的作用。我认为这作用最起码有以下几点。
践行孝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文化。而传统的丧葬习俗,完全践行了孝道,是行孝道的典范行为。是子女对亡者生前孝顺、孝敬的加强、深化和延伸,是子女对亡者孝顺、孝敬到底的体现。从穿寿衣、上灵床,到喊路、成殓,最后到入土为安,哪项活动,哪种仪式,不都是围绕着“孝”展开的呢?同时,丧事中,子女对亡者所表现的孝心,直接熏陶、感染、感动着他们的子女。这对于培养具有优良道德的后代、形成良好家风都有很大的裨益。
彰显仁爱。可以这样说,丧葬习俗,是用规矩的礼节裹藏着爱和不舍。咽气前的净面,咽气后的守灵,成殓时的“躲扣”;打狗饼子、倒头饭、影身草……这些看似琐碎的行为,这些看似可笑的准备,无不浸染着子女对亡者的真挚、深沉、强烈的爱。这种爱的彰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亡者子女的哀戚,也让其他参加丧葬仪式者动容,心有戚戚,从而产生怜悯和同情,仁爱之心由然而生。
倡导尊重。丧葬活动,时时处处都体现出对亡者的尊重:给亡者临终关怀是尊重;举行各种祭奠活动,让亡者死得体面,死的荣光,死得有尊严,是尊重;送信、撒帖,让亲戚朋友都来参加葬礼也是尊重;亲戚朋友、族人邻居的吊唁、祭奠,更是尊重……“事死如事生”的前提就是尊重。这是对亡者本人的尊重,更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释放、宣泄情感。亲人的去世,给活着的人以沉重的打击,必然产生不可抑制的悲痛之情。这种悲情,郁结于心,会对人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而丧葬的活动和仪式,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释放、宣泄情感的机会和场所。人们把丧事称作“哭丧”,这是有道理的。丧葬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伴随着哭——喊路要哭,成殓要哭,火化要哭,发引要哭,埋葬要哭……有的孝子、孝眷哭得呼天抢地、死去活来。即便是亲朋,吊唁、祭奠也都要哭。正是这持续不断地哭,使得亡者的亲人心中的郁结得到释解,情感得到了发泄,伤痛得到抚慰,心理逐渐趋于平缓。
另外,丧葬活动,对维护亡者去世后可能失去的亲朋网络、增强家族的凝聚力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可见,曾子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的说法,不无道理。
正因为丧葬习俗有如此的作用,所以才作为一种文化流传下来,虽然屡遭打压,可总是“死灰复燃”。一些人不管青红皂给它戴上“封建糟粕”的帽子,主张“必须彻底铲除”,是不客观的。当然,丧葬习俗中也有陋习,有与现代生活不适应的东西,也是需要改进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8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