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肇始于三皇五帝,经夏、商、周。至春秋时,封建制度已非常成熟。宗法制度已极其完善,王、候、贵族们各安其位,每个大小系统都自成闭环,各自有自己完善的职能部门及相关专业人员。后来随着垄断的加剧,社会矛盾的加深,封建农奴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遂天下大裂而百国兴。社会资源重新分配,新势力不断涌现,而旧贵族逐渐瓦解。随着旧体系的崩塌,旧体系中的各种专业人员铁饭碗被打破,被迫到社会上自谋职业,史上称“官失其守”。这些专业人员就是后来诸子百家之根源。
儒家的前身就是王侯国中的专职祭祀人员,专研礼仪、制度。这就解释了为何儒家几千年来对礼仪制度如此执着,无他,基因使然。
在大型祭祀时,除主持外,还需要阴阳家观天择日,占卜并解读卜辞。所以,礼仪主持与阴阳家是同台唱戏,在长期的合作中逐步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儒家走入民间后,由于其知识渊博,礼法纯属,逐渐走上了教书的道路。至孔子,开始大规模的招收平民子弟。以前,文化是奢侈品,属贵族之专有,平民不可染指。孔子打破藩篱,交钱就可上课,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号称“弟子三千,德者七十二”。
孔子晚年修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并为易经做《十翼》,为易经注入了活力。以前六经并非儒家专属,而是公共类书籍,只是孔子时,距周已两百余年,时人对经典已无法理解,孔子对诸经都作了解释、注疏。正是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六经的研究和推广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六经逐渐成为儒家专属。
纵观春秋战国时期,经孔子至子思、孟子、荀子几代人的努力,儒学逐步完善,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并为文化知识向全社会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故后世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后人评价孔子:“神州无仲尼,万古如长夜”亦谓此也!
至汉初,刘邦出于政治及社会稳定的考虑,施行了一段时间的分封制。景帝平七国之乱后,政权逐步回收。至汉武帝时,需要集中力量打击匈奴,一统天下。这时,儒家董仲舒适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家主义儒学,被武帝采纳。其主张与时俱进,大力改革,削藩、攘夷、拓土、集权、破格选贤,儒学为大汉王朝的兴盛提供了思想及制度上的保障。
只是武帝的改革极大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受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的全方位的抵制。体现在文化上,则是河间王刘德等宣称找到古籍,书中说古制如何如何好,总之要回到过去,恢复贵族利益。此书因用“甲骨文”等写成,被称为“古文”派。董仲舒等研究的经文用隶书,被称为“今文”派。其本质是保守派与改革派。
虽然最终古文派被武帝束之高阁,但一番争斗下来,保守派与改革派都找到了自己的理论依据。后来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伴随着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儒家今文派与古文派始终是理论斗争中的“斗潮儿”。(未完待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9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