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2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支教活动的第四天,我没有排到课,担任的是听课老师。身份从一个表达者转变为一个幕后的倾听者,我终于放下了自己上课时的忐忑和紧张,得以慢慢地思考和感受支教课堂。
下午,我有幸到同组的队友王昱璋老师的课堂上听课。王昱璋老师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这与我讲的数学风格迥异。孩子们年龄都很小,一二年级,刚刚步入小学阶段。在支教活动开始之前,我回忆了很久也想不起自己一二年级大概是什么样子,智力和情感发育到什么程度。这其实让我有些惶恐、焦虑——害怕我完全接近不了他们,讲的内容过于幼稚愚蠢又或者过于困难,又害怕我讲出的东西只是雁过无痕。但我在王昱璋老师的课堂上看到了同学们的另一面,他们面对自然时的天然的好奇,对世界的充满灵性的感知。这让我意识到,他们也是一个个充满生命力和自己的想法的个体。这让我坚定了对上课的信念,想要把真正能触动大家的课带给同学们。
我也学到了很多教学上的技巧。昱璋老师的课件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典雅美,结合有趣的视频,从视觉感官上就很有吸引力。然后是课堂的节奏,我领悟到了停顿对于师生彼此的重要性。昨天晚上开了会之后和同组的队友沟通后,我发现大家也各自有技巧方法,令我受益匪浅。
说实话,上课真的不容易。在学校时有时我也会参加课堂展示,十分钟的表达已经足够漫长,支教活动期间每节课却长达五十分钟。但我心中总有一种信念感,就是这件事意义重大,值得我们不断打磨,不断地付出努力。
我非常喜欢“四海承风”队的队名,因为看见它就想起了我的初心——知识没有高墙,它可以乘着风到所有需要它的地方,而我想做一缕风把知识散播到祖国的五湖四海。在支教活动剩下的日子里,我也要尽自己的努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打造孩子们热爱的课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90439.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90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