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书海
(2022.11.11)
“幸福不幸福”,这话要“当事人”说了才算。其实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间接反映出某类人群的“幸福指数”,那就是“生活成本”以及“社会地位”。
“农民的生活成本”有些方面看似不高,比如在“吃”上,米面蔬菜几乎自给,此方面的消费远低于城市,又比如住房和出行的消费也大大低于城市居民。但农民没有固定工资,没有“退休金”,其“医疗保障”水平也要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所以农民什么年龄都无法“躺平”,更得不起“大病”。
农民家庭的子女在“教育”,在“婚育”方面的消费未必就比城市里低很多。因为农村子女的理想生活是“进城”,一旦他们在城市里“就学”“工作”“结婚”,其生活成本就必然大大增加,这些增加的成本都要“转入”到原生态的农村家庭里。“高价彩礼”“房子”“车子”,也是农村父母生活里不能承受之重。
此外农村风俗,更讲究个“人情往来”,每年的传统节日,以及遇到婚丧嫁娶等,农民家庭更是要面临“经济上的大考”。如果当地再盛兴“攀比之风”,那农民家庭会更有难言之苦。
农民家庭的土地是“有限的”,目前土地的产出只能满足于“温饱”,每年他们只能寄希望于“风调雨顺”,如果遇到“自然性灾害”,那对于农民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大家是心知肚明的。
农民流血流汗,辛苦劳作,其一年的结余所剩无多。城市居民一个月的工资收入也许就比有些纯农民家庭的一年的总收入还要多。如果非要与那些高管或大腕等高收入群体去相比,那简直就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啦。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农民家庭的文化生活,旅游消费等,也是与城市居民无法相比的。在这些方面农民只有渴望的权利,而无践行的资本。作为农民,除了“经济上的弱势”,其身体“自由度”也是很有限的,也并非城里人所想象的那样,能抬抬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的。
农民家庭的社会地位如何呢?答案就在每个人心中,不用我们浪费笔墨或口舌去探讨。其实农家子弟纷纷想摆脱“农”字,绞尽脑汁想涌入“城市”,这已经间接给出了答案。
那些“幸福的田园生活”不在现实中,而在陶渊明的“桃花源”里,在王维等人的诗歌里,更在当代城市居民的“想象”里,在一些文人的笔下与“讴歌”里,在画家的画作中,在歌唱家的歌喉里。
不在其中,往往总“想象”其中的美好。距离产生了审美误差,角色带来了思维幻觉。如果有谁觉得“农民的田园生活很幸福”,那他不妨长久的扎根于农村生活。短暂的“观光旅行”是不算数的,拿着城里人的“退休养老金”,在享受着各种城里人的待遇的同时而去农村过“向往的生活”的人更没有发言权。
要是“农民的田园生活真的很幸福”,那会是什么场景呢?我想城里人该会打破头颅也要纷纷去走“乡下路线”吧?
城里人如果有谁真心觉得“田园生活美好”,干脆和农民换换身份不就得了。
“自古而今农家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如果谁要去问一个农民,“你的田园生活幸福吗”,说不定会换来农民伯伯的无数个“白眼”的。
“农村田园生活美好”,如今还只是一个“噱头”,真正的美好我们只能翘首以待,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国家的发展,寄希望于美好的未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9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