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静
提起过年,心中浮起的是小的时候,在农村里过年的场景。
那时,我家住在一条运煤铁路的北边,离铁路大概有二里路。这二里路的距离满是庄稼地,在庄稼低矮的季节,每天都能看到黑色的蒸汽火车,装满了煤炭负重而行,从煤矿冒着白烟呼啸而来,运往另外一个镇的电厂。那是一座火力发电厂。
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正是煤炭行业日渐红火的时期。而那座煤矿是我们镇上的地标,更是经济支柱。
每到过年,矿上都会连续几天放烟花。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的时候,我们在屋里听到烟花的响声,纷纷跑到自家房顶上去看。各式各样的造型,或如飞天流瀑,或如火树银花,五颜六色,流光溢彩。在我们幼小的孩子心里,这是一件过年必不可少的节目。
进入腊月,年味一天比一天浓了。
这个月的集,我们叫做年集。年集比平时的集市热闹的多,玩杂技的,卖鞭炮的,卖对联的,锅碗瓢盆,竹篮竹筐,花椒大茴,都是过年时用的年货。人们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一趟又一趟的买着年货,特别是最后一个集的时候,一天要去集上好几趟。
赶集是那个年代自带兴奋感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大人给几毛零花钱,我们便拿着如珍宝一样,兴冲冲的跑去集上,买着自己喜欢的零食,小物件。心里无比的满足兴奋,这种高兴劲可以持续好几天。
那时我和邻居的一个二妮姐经常去集上找寻鸡毛,来做毽子。那时的毽子是我们找来垫片,布片,自己缝制的。基本村里的每个女孩都会做一些这样简单的手工。有的做的好,有的做的差一点,这点小小的差距也会成为骄傲的资本,失落的理由。火炉旁,拿着针线布料小心的缝制着,炉灶烟囱被烧的通红,屋里暖起来了。快过年了,地里的小麦正在过冬,大人们也就在屋里围着炉子干点活,干的最多的可能就是磕玉米粒。这是我们北方农村冬天里的一项保留劳动。
天气好的时候,在干净的院子里,孩子们踢起毽子,玩起跳绳,跳起瓦房,玩的满头大汗,小脸红红的,冒着热气。
小年那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开始炸酥肉了,我们这里叫“过油”。猪肉,鸡肉,鱼,土豆,都可以来酥。这可是那个年代的一件大事,带有隆重的仪式感,大人们非常重视,小孩
子都不能偎,唯恐小孩子不经意的一句话,打扰了这美好中充满希冀的一个仪式。酥肉也成了寒冬腊月里的一道美食,各家的酥肉滋味不同,都带着各家人的特色。酥肉炖白菜,满满一锅,热气腾腾,吃完神清气爽,浑身充满了力气。这是艰苦年代里淳朴的人们为了生活发明的一道美食,充满了民间的智慧。
临近除夕,家家户户忙活停当,万事俱备的时候,就开始要准备大红纸写春联了。
村里有几个会写春联的老人,我的爷爷就是一个。他年轻时上过学,在村里当过会计,写得一手好毛笔字。逢到过年,他就会把他压箱底的宝囊拿出来,一个小本子,上面记满了上联,下联,横批。桌子在院子里摆好,毛笔用水洗净晾干,墨汁倒好。用一把刀柄已经磨得发亮的小刀子划开红纸,裁成相应的尺寸。爷爷干这些活的时候,总是不紧不慢的,遇到小孩子过去问他一些关于写对联的事,他总是耐心的回答,另外还会多讲解一些古法的字体,句式,时时想多告诉孩子们一些他的经验,传统的知识。
这是爷爷心里最有底的,也是最自豪的啊。不仅给自家写,村东村西的邻居们,不管多远,都会来找他,拿着红纸,另外会递给爷爷一颗烟,非常客气的说着,三叔,还得麻烦你给我家写写。每年,爷爷基本都会写七八家的春联。每到这个时候,奶奶从来不打扰爷爷,没文化的她知道,这是大事。人家来找爷爷,她也高兴。所以她就自己运柴,烧锅,默默做着自己的事。
除夕的晚上,对联已经贴好,一帧帧火红火红的,一句句吉祥祝福,给朴实的人们心里增添了很多力量。饺子已经包好,一篦子一篦子,整整齐齐摆放着,看着心里满满的踏实。摆好贡品,放好香炉,点上一炷香,敬给天地灶神,敬给祖宗先人。看春晚,守火炉,嗑瓜子,聊天守岁,在安静祥和中人们辞旧迎新,迎来了新年的到来。
初一的早上,是人们互相拜年的时候。同姓的晚辈们从家里出来,约着一起去给长辈们拜年。老年人也准备好糖果,穿上新衣服,等着孩子们的到来。那时家家户户都还是泥土地,行的又是跪拜礼,但是人们依旧诚心诚意的给老人磕头,表达心意,送上祝福。我们小孩子更是扎上头花,穿上新衣,跑到爷爷奶奶家里,跪下就是一个,磕完就跑去放鞭炮了。
压岁钱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有多有少而已。往往会非常珍惜的用手帕包上,放在枕头底下,只从中拿出几毛的,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买些糖果之类。虽然少,但是那时的幸福是钱买不来的。
艰苦年代,人们怀揣着对美好的渴望,对传统的尊敬,行着郑重的过年的仪式。虽然条
件简陋,衣着简朴,但是心是热的,是诚的,是对祖宗,对天地的一种敬重,一种感恩。这是我们要时时去回望,时时去感念,去珍藏的美好记忆。
作者简介:李静,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就职于山东省邹城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中心,爱好散文写作,与书香、文字相伴携手人生,在中华读书报、山东大学报,国际诗歌网、长江文学网、海岱文化等新媒体平台发表散文多篇。
获奖情况:作品《凤凰山市场》获得第一届“长江文学奖”新时代诗歌散文小说征文大赛三等奖;作品《穿越千年追思孟子》入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五届“讲好山东黄河故事·守护齐鲁文化根脉”征文大赛;作品《一城落叶》入围国际诗歌网“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作品《与图书馆的十年之约》获得“非凡十年看山东”第五届全省读书故事会济宁地区选拔赛二等奖。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9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