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市、区)交流发言材料合集9篇(全文23252字)

目 录
聚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成中心城区 2
突出产城融合 加快城乡一体 奋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高地 8
突出产城融合 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4 找准县域发展新方位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
全面提速建设城市新区 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25
产业兴县 生态立县 着力打造丘区县域经济强县 31
坚持以“四个并重”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6
放大比较优势 做强县域品牌 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典范城市” 41
聚焦成德同城 抢抓发展机遇 打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 46

聚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成中心城区

    X 市 X 区地处X 城市发展北中轴线,素有“X 明珠、香城宝地”之美誉,面积 496 平方公里,人口 130 万。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X 区深入贯彻落实***总shu记对 X 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 X 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紧扣现代化国际范成北新中心城区的定 位,聚力优化提升、融合发展、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 总体平稳、持续向好的态势。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99.2 亿
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08.1 亿元,获评综合实力、投资潜力、
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工业、新型城镇化质量 6 个全国“百强区”。今年 1—6 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5%。
一、聚力优化提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壮大主导产业与优化传统产业同步,推动“制造”向“智 造”升级、向“智造+服务”转型,着力构建以轨道交通、航空、现代物流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围绕龙头引领,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轨道交通产 业生态圈加快构建,以中车 X 公司为龙头,今创、金越、中车

电机等近 30 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建成投产,9 大核心技术和 10 大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基本完备,地铁车辆、转向架、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已实现“X 造”,检测、认证等服务功能日趋完善。航空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成飞“四中心”正式落户,总投资100 亿元的XX 航空产业园开工建设,签约落户配套企业 10 家, 中航发燃气涡轮研发中心总部项目主体竣工。物流业提质发展, 集聚 DHL 等大型平台物流和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企业 35 家,培育 3*** 级(含)以上物流企业 55 家、占 X 市比重 50.5%,京东亚洲一号、安博项目已竣工试运营,现代物流装备产业园启动规划建设。
    (二)围绕优化提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机电、食品、包装等加快产品创新、工艺革新,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医药、食品饮料行业产值增长 20%以上。依托总投资 130 亿元的北大资源项目,聚焦研发和设计环节,加快打造泛智能家居产业新城,推动传统家具制造向“智能制造+智慧家居”转型。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 700 亿元,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 85%,科伦医贸获评省级电子商务骨干平台企业。培育创建特级建筑总承包企业,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和建筑工业化,巩固 X 建筑业优势。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整改关闭“散乱污”工业企业 3300 余家。
(三)围绕孵化培育,推动新经济加快发展。建立新经济企

业培育库,叁能锐达等企业入选 X 市新经济“双百工程”重点培育企业。人工智能快速发展,X 三科技研发出全球首款智能订单机器人,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与腾讯科技、云图控股合作打造云图电竞运营总部,云图电竞馆累计投入运营 18 家。文创产业加快发展,新繁棕编获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区)知名产品, 锦门丝绸小镇被评为 X 市首批文创产业园。
二、聚力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高品质公园城市
    加快融入大港一体化、成德同城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力建设高品质公园城市。
    (一)围绕区域融合,高起点协同建设大港区。省委支持 X 设立蓉欧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X 作为大港区重要支点,持续强化金青新区域合作。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地铁 3 号线已开通运营、5 号线年内运营,X 大道北延线(X 段)一期工程、金凤凰高架(X 段)改建工程开工建设。推动产业协同联动发展, 以传化调迁为突破引导商贸物流港与蓉欧铁路港“两港联动”,以绿道建设引领城市形态重塑、推动生活方式改变,建成香城绿道98 公里,泥巴沱森林公园一期建成开放,七一国际广场、苏宁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建设。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实施总投资 63 亿元的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133 个项目已竣工46 个、开工 49 个,香城体育中心、狄邦教育国际学校等项目加快推进。

    (二)围绕产城融合,高质量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秉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城市社区”理念,高标准编制功能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与轨道交通集团共建石板滩 TOD 地铁小镇,前瞻性布局商业、文化、教育、卫生等配套服务设施。着力强功能,按照“人城产”逻辑,强化功能区基础配套,总投资 35.8 亿元的基础设施 PPP 项目有序推进,新城驿中心等生活配套项目加快建设,标准厂房竣工 17.7 万平方米,XX 航空产业园预计实现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人才公寓首期 11.6 万平方米预计年内主体完工。深入开展园区二次开发、腾笼换鸟,累计清理存量土地 682 亩,盘活闲置厂房 14.4 万平方米。
    (三)围绕城乡融合,高标准创新建设特色镇。坚持农商文 旅体融合发展,按照“一镇一精品、一盘一特色”理念,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串联带动全域乡村振兴。着力打造沉浸体验式乡村旅游新场景,花香果居成功创建 4*** 级景区,蔬菜电商小镇入选 X 市重点产业园区目录,X 沸腾小镇入选 X 市首届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和“新旅游潮 X”主题旅游目的地,锦水洗心箼启动建设,预计年内形成接待能力。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评国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
三、聚力改革创新,加快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始终秉持亲商重商、尊重人才、崇尚创造的理念,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一)围绕四向拓展,营造开放创新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 经济,荣获“最具国际影响力品牌城市”“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 城市”等称号。连续 4 年参加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积极参
与承办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国际活动,获评 2017 年“一带一路”物流建设发展贡献奖。主动融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 区域发展新格局,与德阳广汉市、X 西区、雅安名山区等区域开展合作,与广元、达州等地积极构建“产业转移互联通道”。营造公平投资环境,大力招商选资,实际到位内资 361.5 亿元、利用
外资 2.4 亿美元。
    (二)围绕要素集聚,营造创业创新环境。深入推进政产学 研用无缝对接,与西南交大共建轨道交通创新谷,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项目、交铁检验认证中心落地实施,西南石油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帮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区工程,中国 X(家居鞋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通过验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22.6 件。人才政策集聚效应显现,累计
引进海内外优秀专业人才近 500 名,吸引“蓉漂”人才 4000 余名, “国千”专家黄跃龙携智能光伏项目落地。入选全省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地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高。
    (三)围绕机制改革,营造服务创新环境。蝉联中国县级政 府政务诚信评估全省第一。获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全国社

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2 项国家部委部署试点项目。在全区
500 多个小区推广找党员、建组织、优机制、聚合力、植文化“五步工作法”,187 个小区建立党支部,五四小区治理实践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报道。入选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区,推行全国首个市民服务标准化试点,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间从 10.4 个工作日下降到 3.5 个工作日。设立优惠政策“一站式”
兑现窗口,已兑拨人才奖励资金 871.2 万元。总投资 108 亿元的
科成云项目,从首次握手到签约仅用 100 天,刷新重大项目招引
X 速度。
    下一步,X 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突出高质量发展取向和公园城市特点,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范成北新中心城 区,努力争当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范。

突出产城融合 加快城乡一体奋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高地

    X 市 X 区位于长江、沱江交汇处,面积 649 平方公里,人口 68.7 万,是“X 老窖特曲”发源地、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X 区深入贯彻落实***总shu记对X 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城市主城区和半城半乡的发展实际,以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高地为引领,以产城融合为支撑,以城乡一体化为抓手,积极探索“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2009 年—2017 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 9 年保持全省丘陵地区类区第 1 位。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00.6 亿元、增长 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2.1 亿元、增长 9.5%。今年1—6 月,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48 亿元、增长 10.5%。
一、着力产业转型推动质效提升
    始终坚持二三产业并重发展、三次产业联动发展,聚焦产业转型,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构建

具有 X 特色、优势凸显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做实做强工业。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依托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提升白酒产业,支持 X 老窖领先发展,推动泸窖酒业等小巨人企业梯度发展;依托 X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振兴装备制造业,鼓励引导长江机械等一批龙头优势企业技改扩能,加快建设装备制造基地,去年白酒、机械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5.8%、66.2%。坚持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着力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特别是智能终端产业无中生有、初具规模,江南科技产业园主营业务收入超 300 亿元。
    二是做大做优现代服务业。紧扣城市发展布局服务业功能 区,以建设全省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示范区为抓手,打造一批集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建成 3 个百亿级城市商圈。深度挖掘白酒文化、“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去年全区旅游综合收入达114 亿元、增长 16.5%。
    三是做靓做响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更大力度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引进山东寿光等龙头企业,连续举办四届蔬菜品赏会,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列入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基地和全国乡村振兴案例。加快发展蔬菜、水果、高粱三大特色产业,打造“江之阳”区域公用品牌,建成现代农业基地 27 个,去年获评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

二、着力要素集聚推动经济加速
    始终发挥要素集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整合用好各类资源,不断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是集聚创新动能。以深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契机,推进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成功引进中关村海淀创业园、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国家级众创空间达 3 家、省级 5 家,获评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积极争创国家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X 大数据中心上线运营,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 X 分中心、省互联网交易大数据中心成功入驻。实施人才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全面落实酒城人才新政和“归雁计划”“麒麟计划”“工匠计划”等政策 措施,引进高端人才 220 人。
    二是集聚高端业态。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开放大战略大格局, 瞄准产业前沿招大引强,近年来累计招引国际国内 500 强企业
28 家,落地亿元以上项目 100 个以上。对接吸引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设立地区自采中心和线下体验中心,建强省级电子商务基地,引进重点企业集团总部、地区总部入驻,城坤集 团、金信集团等企业总部落户。
    三是集聚金融资源。持之以恒做大中国 X 金融中心,着力引进金融机构入驻,大力发展银行、担保、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去年全区金融机构 66 家,存贷款余额 1625 亿元。积极用好企业债券、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市场工具融资,为经

济发展注入血液。
三、着力环境优化推动发展持续
    始终坚持产城相适,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营造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努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打造优良城镇环境。充分发挥“江在城中、江城相融”“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地理优势,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公园城市,打造两江新城、长湿新城等城市新区,去年拓展城市新区 8 平方公里。抢抓国家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政策机遇,实施老旧城区棚户区改造,推进老旧片区向生活居住、高端商务、文化旅游等城市功能转型,老旧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有序建设一批特色集镇,推进“百镇建设行动”扩面增量。
    二是打造绿色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整治取缔沿江入河排污口, 全面完成长江 X 段大型餐饮船搬迁拆解,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投建运管”一体化建设,长江、沱江断面水质分别达Ⅱ类、Ⅲ类以上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 300 天以上,环境质量有效提升,被评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三是打造高效政务环境。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 “网上办事为主、自助终端为辅、实体大厅兜底”政务服务新模式, 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 96%以上,80 项事项全城通办,700 项事项实现“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一次

办”。建立区领导、区级部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协调解决企业在用电、用水、证照办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上率下、层层带动,形成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整体合力。
四、着力城乡统筹推动民生改善
    始终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累计投资 100 亿元以上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增加城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全域推进全面小康。在 2016 年全区贫困对象全部达到
脱贫标准后,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带动 1117 户 3264 人贫困对象
越贫不返贫,去年全区恩格尔系数等 16 项指标超小康标准。
    二是全域推进农村公交。推进长江、沱江等跨江通道和骨架路网建设,新建完善主干道路的“末梢神经”,累计改造提升道路415 公里,构建了内通外联城市交通网络和城乡无缝换乘的公交网络,农村公交实现“村村通”。
    三是全域推进安全供水。延伸供水管网 4000 公里,农村自来水入户率提高到 90%以上,确保农村群众吃得上水、吃得起水、吃得好水。
    四是全域推进电质提升。改造提升电网 1900 公里,全覆盖完成小水电网并入国家大电网,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同质供电。
    五是全域推进基层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

争,成功创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下一步,X 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区)先进经验,全力促进高端要素集聚集成转化,推动产城融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高地,努力在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中当标杆作贡献。

突出产城融合 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X 市 X 区地处 X 东北部、X 江中游,面积 555 平方公里, 人口 85 万。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X 区深入贯彻落实***总shu记对 X 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建成“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目标定位,加快产城融合,聚集高端要素,培育新兴业态,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400 亿元, 综合实力保持 X 东北经济区第 1 位。今年 1—6 月,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90.6 亿元、增长 9.3%。
一、坚持有体量更有质量,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一)着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三退三进”,推动 服务业转型升级。一是在布局上“退二进三”。引导“城中厂”进入园区发展,收储盘活低效闲置用地,科学布局与城市发展相契合的现代服务业,成功打造了 1227X 府署特色商圈、白土坝餐饮休闲商圈。二是在业态上“退批进零”。将老城区各类老旧批发市

场、综合市场进行业态调整,填充高端零售业态,打造投资百亿、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欢乐购物小镇、奥宇望和啤酒小镇。三是在档次上“退低进高”。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积极疏解非主城区功能,打造了汇聚金融服务的恒河金融街、汇聚创新创意产业的绿地智慧城、汇聚高端餐饮和休闲娱乐的泰合青年城。通过“三退三进”,传统服务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去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44.8 亿元、增长 12.7%。
    (二)着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构 建“5+1”现代产业体系的部署要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是围绕先进材料产业,培育发展以鑫达新材料、和泰光纤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产品覆盖生物制造、3D 打印、5G 通讯等领域。二是围绕装备制造产业,培育壮大以中国重汽、天喜空调、驭云航空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成为重要的重汽关键零部件生产基 地、车载空调生产研发基地和无人机综合生产服务基地。三是围绕电子信息产业,成功招引以华讯方舟、中科九微为代表的行业优质企业,重点研发生产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打造具有先进水平的信息技术产业业态。
    (三)着力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坚持“建平台、引龙头、聚 要素、强功能”思路,促进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一是抓园区建设。潆华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面积突破 14 平方公里,138 户企业入驻发展。二是抓创新平台。打

造高新孵化园、双创加速园、欧香智慧小镇等创新平台,形成“孵化园+加速器+产业城”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三是抓教育集群。 充分发挥教育优质资源富集优势,启动建设11 平方公里“大学城” 板块、6 平方公里基础教育板块、3 平方公里职业教育板块,带动 56 平方公里教育产业新城加快发展。
二、坚持要形态更要生态,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
    (一)科学布局城市空间。结合空间规划布局,确立了城市北拓、拥江北上的发展方向。一是在城市规划方面,编制 46 平方公里产业“中线”新城规划、56 平方公里城北“东线”新区规划、30 平方公里山水“西线”田园规划,形成了“城市向北、三路拓展” 的清晰空间格局。二是在城市干道方面,抢抓成南达万高铁在 X 北部设站的重大机遇,打通城市向北主动脉,同步完善新城交通路网体系,形成外通内畅的交通格局。三是在对外通道方面,积极推进南(充)西(充)蓬(安)一体化发展,启动建设将军路嘉陵江大桥,打通连接高坪机场的快速通道,形成高速、高铁、机场互联互通的现代交通体系。
    (二)夯实城市基础支撑。坚持城市功能建设优先,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是改造提升道路。高标准完成 30 公里城市道路的综合提升改造,实施道路拓宽、管网改造、景观提升工程,道路的通达性、便捷性、生态性大幅提升。二是完善功能配套。针对“出行难”问题,开通 10 条城乡幸福公交专

线,实现乡镇全覆盖,惠及 25 万群众。针对“入学难”问题,启
动 14 个教育项目,建成一批高品质学校,新增学位 3000 余个。针对“看病难”问题,推动重点医院提档升级,实施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三是推进城市更新。完成34 万平方米的城市立面改造,实施 113 条背街小巷、285 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突出城市生态文化。坚持“以生态为核心、人文为根本”,推动城市形态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一是突出亲水特质, 依托嘉陵江秀美资源高标准建成 10 公里滨江生态景观长廊,打造彰显山水灵动之美的城市灯光秀,沿西河田园生态线建成生态骑游道、生态步行道、生态游道 30 公里,配套特色民居民宿, 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二是突出绿色本底,建设城市中央森林公园、舞凤山公园、双女石公园、气象公园,最大限度保留城市绿色空间,新增城市绿化面积 290 万平方米。三是突出文化底蕴, 充分挖掘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在城市老街小巷打造镜框式文化墙铭刻乡思乡味,在城市重塑历史文化雕塑延续历史文脉,将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商业业态相结合,打造清泉寺文化小镇、清晖阁、西巷历史街区。
三、坚持重实效更重长效,提升发展质量和能力
    (一)持续强化招商引资。增强开放合作意识,加大招商引 资力度。一是选准招商对象。紧扣产业发展定位,重点围绕新材

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领域,大力开展招商对接、战略跟进,实现百亿项目成功落户、十亿项目接二连三、亿元项目遍地开花。二是创新招商方式。坚持定期招商,明确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月外出招商不少于一次。坚持驻外招商,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一线,开展驻点招商。坚持借力招商,加强与商会、咨询公司、科研院校对接联系,深化战略合作,捕捉招商机会。三是优化项目服务。完善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体系,简化行政审批事项和程序,建立受理审批“快速通道”,实现“三十八证合一”, 为重大引进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
    (二)持续聚集高端要素。强化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 素保障,积聚发展动能。一是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在重大项目建设中采取“全球招标”,邀请全球知名专家参与项目规划设计。探索推进“育英工程”,与知名大学实行“订单式”合作,跟踪培养行业人才。实施“果城菁英人才计划”,引进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专家团队。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实现 52
家金融机构落户注册,集聚资本规模近 500 亿元,加大银企对接
力度,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成立规模 4 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扶持重大产业发展,7 个 PPP 项目成功撬动社会资本96 亿元。三是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成功孵化企业 148 家,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的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三)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营造良好政商、政策和社会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营造亲清政商环境。建立重点企业“服务经理”承诺制,开通违纪违法问题信访举报“绿色通道”,定期举办银政企对接会、政企座谈会、企业家交流会,加强沟通合作,有效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二是营造宽松政策环境。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拓宽投资领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贷免扶补政策实施力度,打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被评为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三是营造清净社会环境。围绕关键节点、重要时段、重点活动成立专项工作指挥部,集中统一调度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构建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下一步,X 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区)先进经验,努力推进转型升级,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找准县域发展新方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X 县地处 X 南部、X 下游,面积 1342 平方公里,人口 108 万,享有“千年古县”“才子之乡”“豆花之城”美誉。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X 县深入贯彻落实***总shu记对 X 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建设X 经济强县、X 南教育强县、生态宜居中等城市和实现撤县设市“四大目标”, 壮大优势产业,推动城乡融合,深化改革开放,县域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00.6 亿元、增长 9.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6 亿元、增长 24.4%,首次跻身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今年 1—6 月,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3 亿元、增长 8.6%。
一、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发展支撑力
    依托县域产业发展基础,着力“优二兴三稳一”,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基固本。一是突出工业转型升级。始终把园区作为工业主战场,用好全省

唯一的氟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这块牌子,全面提升晨光工业园区综合服务能级,成功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一区多园”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去年园区建成面积 7.2 平方公里,集聚企业 137 家,
工业总产值 275 亿元,实现税收 6 亿元。建立工业发展“一资金
两基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去年培育扶持中小微企业 153 家,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 家。二是突出服务业提质增效。深度融入 X 南文化旅游经济带,结合棚改投入资金 15 亿元,升级打造4*** 级景区和沿江古镇群,培育发展医疗康养等新兴产业,去年新建专业市场 4 个、商业综合体 4 个、四星级以上酒店 3 个,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113.7 亿元、增长 10.9%。三是突出现代农业量质齐升。全域规划建设 10 万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 5 个,引入国
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2 户,打造现代农业园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9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