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

党课: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深刻阐述,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和主要特色,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新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深入开展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崭新理论视角。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现代化呈现出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优化社区协商机制,健全法治保障体系,强化技术支撑的理论内涵。
   一、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本质:坚持党的领导
   (一)党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力,主要体现为能够培育社区治理的骨干力量。社区治理活动主要依靠骨干人员和得力组织开展,以区域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实践。一方面,党员干部发挥出了龙头带动作用。千秋伟业,关键在人,抽象的领导力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上。在重大突发事项防控中,基层党员干部下沉社区,补充了社区一线防控力量,扎实推动了各项国家政策在社区的落实。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党建引领项目的作用,能有效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形成党建服务项目带动社区治理的常态化机制。同时,基层党组织还能够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帮助扶持其他社区组织的发展,使其在中国式现代化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党在社区资源中的整合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有效整合社区社会资源。社区中的社会资源存在于居民日常生活的沟通与交流中,是居民、家庭和社区长期积累的可持续化资源,能够成为社区居民信息交流、自救互救、恢复共建的情感基础。党组织的领导能够强化居民融入社区网络理念并通过各种社会网络实现低成本解决问题的优势。营造协同合作的社区网络,能够提高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行动力,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整合社区多元资源,形成强大社会力量。党组织的领导力能帮助社区吸纳整合多重治理资源,实现居民个体和社区集体间的双赢,提高基层社区治理能力。
   (三)党在社区治理中的动员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在很大程度上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推动社区自治。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是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没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就不能称之为现代化的社区治理。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一方面能够引领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民主选举、社会组织孵化、重大突发事件防控等社区事务。居民的主动参与能够帮助基层政权组织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完成职能转变,使社区更加灵活高效地运转起来。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居民政治意识,强化居民使命担当,使党的政策获得广泛的民意基础和居民认同,激发居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进而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权威性与合法性。
   二、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满足居民需求
   (一)回应社区居民的整体性需求
   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建设治理成果由全体居民共享的社区共同体,以回应居民需求为目标。居民的整体性需求并不是单纯指普遍性需求,而是指在满足居民普遍性需求的前提下,又能满足居民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社区需求。在推进现代化社区治理进程中,成果由全体居民共享是其价值归属,无论从哪个维度出发,结果都必须落在“共享”上,才能回应社区居民的整体性需求,确保全体居民共享社区治理现代化成果,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性需求
   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需要通过创新社区治理手段,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领域的多样需求,进而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国社区居民总体基数大,并且社区居民基础条件不同,个体差异性较大,社区居民需求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特点,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传统模式已不再适应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需求,需要加以改进和创新。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是以居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社区治理活动必将围绕社区居民多样性需求而展开。居民需求既包括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低层次物质需求,也包括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满足居民的多样性需求。
   (三)响应社区居民的精准性需求
由于社区居民的个体信息和需求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复杂性、差异性和个性化特征,社区开展工作时难以把握居民的真实需求并加以满足。因此,居民需求的精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95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