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泰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全文13315字)

2020年泰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1月8日在泰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朱立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六个高质量”,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0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4.6亿元,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城镇登记失业率1.76%。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惠企措施逐见成效。始终将稳定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出台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创新设立“泰企云”涉企奖补申报管理平台,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95亿元。举办“泰州制造·央地合作”系列活动,组织100多家本土企业与央企开展专题对接,以政府信用为企业发展架桥铺路。推出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条,制造业贷款增长5%,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加9000户。推行“亩产论英雄”工业用地效益提升综合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获奖单位数、用地指标奖励量均居全省首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8家、市场主体8.2万户。
    有效投入增势稳健。强化“抓经济必须抓项目”意识,实施项目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总投资80亿元的长城整车制造、31亿元的乐叶5GW太阳能组件、15.3亿元的赛孚士抗体药物等项目开工建设,实际投资52亿元的新浦轻烃综合利用、15亿元的中江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11.7亿元的靖江港口集团智能重装等项目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436个、新竣工344个,20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工业投资计划。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提高4.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提高7.4个百分点。
    开放开发破难前行。制定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33家,实现进出口总额14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比64%,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6家,完成外经营业额9亿美元。海关、海事、边检为开放开发做出积极贡献。
    风险防控扎实有力。切实担负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大力整治非法金融活动,线下投融资机构减少205家,P2P网贷机构线上业务全面退出;综合施策化解大额授信风险,不良贷款率、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分别下降0.28个、0.5个百分点;建成政府性债务综合监管系统,制定事业单位债务管理办法,设立国企债务风险防控应急资金池,超额完成年度化债目标。
    (二)动能转换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认真落实“八字方针”,部署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列入国家战略规划,获批江苏省质量奖2个,新增省示范智能车间10个、星级上云企业129家。扬子江药业连续五年位居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首,罡阳股份成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振华泵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兴化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泰兴祁巷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
    创新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8家,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企业技术中心27家,太平洋精锻入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家企业成为省百强创新型企业。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91个项目进入省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18个产品列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目录,获批首张国产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证书。推动“科技人才80条”落地见效,成功举办“一赛两会”人才系列活动,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516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4.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3件。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38个资质类许可业务实行告知承诺制,制定市本级行政许可容缺受理材料清单45个,压减涉企行政许可前置中介服务及收费13项。扎实推进金改试点,产融综合服务中心助力企业融资累计近300亿元,31家企业进入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试点,实质运营5支产业子基金,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5家,硕世生物成为苏中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有序推进国企改革,完成行政事业单位53家直属企业、28处经营性资产划转,成立公用事业集团主导供水、燃气等设施建设运营,上线运行国有资产监管系统,加强股权投资管理和经营业绩考核,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增长25%、营业收入增长40%。
    (三)城乡发展协调推进
    城市发展加速融合提升。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双评估”“双评价”等前期工作,探索推动高港区和医药高新区融合发展,优化市区财政管理体制。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铁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常泰过江通道全面开工,永定路西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完工;成功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联盟,开工建设市中医院新院二期工程和妇幼保健院;全面启动省运会筹备,推进市体育公园等场馆建设,完成市体育中心田径场改造;泰州金融广场建成开放。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位居全省前列。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筹建大运河(泰州)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开展文化惠民演出超过2000场。“品质泰州”建设取得新突破,评价指标体系获国家标准立项。
    幸福宜居水平持续提高。开展“城建惠民”两年行动计划,强力整治东部、南部市场群,关停违规石材加工企业244家,拆除违法建设15.9万平方米;新辟优化公交线路6条,投放新能源公交车202辆、共享单车5000辆;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858个,建成投用南园、三水湾等大型停车场;实施老旧小区“微整治”30个,新建改造农贸市场11家、公厕163个,新(扩)建游园26个;整治黑臭水体4条,完成46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姜堰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泰兴洋宇循环种养模式等特色做法得到国务院领导肯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粮食总产量达56亿斤,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亩,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83.6%;高港获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姜堰大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进华统、顶旺等养殖项目落户投产,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9家,骥洋食品成为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全面完成村集体清产核资,“股权到人、固化到户”改革完成率80%。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5.4%,通过“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验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完成72个“大棚房”问题项目、8个违建别墅问题整改。
    生态环境状况稳定好转。切实履行环保督察整改的政治责任,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市级销号率91.2%。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国试点,创新实施“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建成大数据平台和指挥中心,设立全国地级市首家遥感应用基地,组建首期规模10亿元的长江生态环保发展基金。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治理,空气质量优良率75.3%,国考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创成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示范城市。深化生态环境改革创新,严格落实河(湖)长责任制,全面推行“专家治厂、科学治污”,海陵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刻汲取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全域安全”的责任意识,出台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完善“1+X”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试行事故企业公开道歉、风险较大场所所长制等举措,建成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制定实施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推行危化品企业积分动态管理,严格落实危化品项目“三个一律不批”,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18家。部署开展24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严打整治”行动,实行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有奖举报,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7.3%、16.6%。
    (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富民增收力度加大。完善经济薄弱村挂钩帮扶机制,构建“三保险、四救助、一预警”医保扶贫体系,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847户,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达到省定脱贫标准。落实援企稳岗、创业服务等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0.7万人、创业9.5万人。实现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市区统筹,推进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双向互通”,成为全省首家医保移动支付应用城市。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80元,发放价格临时补贴8000万元。完成棚户区改造8162户、保障性住房建设5838套。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新(改扩)建幼儿园及中小学50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达标率提高26个百分点,泰州中学入选首批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泰职院成为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江苏牧院入围“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启动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和泰兴、兴化医共体建设,创新医保医师积分制管理,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全部建成达标,实现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全覆盖。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惠及16.2万人。成立退役军人党校、双拥学院和四级服务中心,发放抚恤补助资金3.7亿元。兴化长江引水工程开工建设。民族宗教、社会科学、广播电视、妇女儿童、残疾人、史志档案工作取得新进步,统计、气象、台湾事务、外事侨务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保持安定和谐。率先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探索“网格+警格”“一中心三平台”基层综合治理服务模式。实施信访“三化解一规范”专项行动,群众来访批次、人次分别下降29.3%、28.5%。开展普法志愿服务“718行动”,走访服务企业5182家。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摧毁涉黑组织5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7个,破获涉黑涉恶案件1107起,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保持全省最低,现行命案连续十年保持全破。省级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居全省首位。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在全国率先制定《标准化条例》,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33项;落实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开展建议提案办理“回头看”,高质量完成233件人大代表建议、356件政协提案办理。我们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推动部门职责融合、效能提升,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机制,推行重大事项督查清单管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获评省内唯一“全国服务之星奖”。我们高度重视中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定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管理意见及配套办法,出台基层减负20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泰州生动实践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向中央和省驻泰机构以及驻泰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泰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挑战,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不足。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回落,实体经济和企业经营困难较多,大项目好项目相对较少;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新兴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传统产业转型面临阵痛,服务业发展层次较低,科技经济“两张皮”尚未真正破解;城市能级亟待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突出,上学、看病、养老、出行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城市治理仍需改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增大;政务服务还要优化,营商环境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少数公务人员能力素质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一些部门存在守摊子、等政策、靠支持的依赖思想,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认真予以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2020年工作任务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朝着“一高两强三突出”方向奋进的起始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市委五届九次全会部署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做强产业、做强城市,突出产业强市、特色发展,突出项目为王、质量至上,突出城乡协调、一体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保持经济平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9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