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青岛、威海、烟台考察学习的报告
9月11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市招商考察团,赴山东青岛、威海、烟台等地招商引资、考察学习。三天时间,我们实地考察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三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蓝色经济、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品牌企业发展等工作。考察时间虽短,但使我深受启发和震撼,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增强了加快发展、高起点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一、感受与启示
考察的三个城市,城市建设规划起点高,发展产业品牌意识强,开发旅游创新举措多,打造园区开放程度大,可谓是宽视野、高起点、大手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首先,科学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所考察的三个城市,都对城市规划就是生产力的认识十分深刻,都把搞好规划作为抓好城市建设的头等大事,都高标准建设了规划展览馆。青岛在60多年前就制定了城市初步规划,并历经多次调整,得到国务院审核批复,全国的两次城市规划大会都在青岛召开。他们坚持“每一寸土地都要有规划的用途,没有规划用途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开发”的原则,建立总规、分区、控规、法定图则和修建性详规五位一体的规划体系,形成覆盖面广的全域规划,重大建设项目采取国际招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规划设计,确保了一流的建设水准。
其次,品牌经济是带动发展的主力。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象征。考察的三个城市,一方面打造国家级城市名片,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文明城市等“国”字号品牌,扩大对外影响力,引领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和品牌经济,壮大经济实力,带动城市发展。青啤、海尔、张裕葡萄酒、中集海洋等知名品牌,既有传统的也有高科技的,城市和品牌相辅相成,成为经济的脊梁和对外的形象。
第三,文化旅游是经济增长的支撑。考察的三个城市,都是紧围“山、海、岛”而建,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山东滨海旅游的主体,旅游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都在15%左右。他们的旅游之所以发展快,就是紧紧以城市为依托,把目标定位在现代化、国际化、大众化上,打造国际性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在旅游项目包装上,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创意,融入到城市发展规划中,比如青岛的海底世界、烟台的张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馆,通过大项目带动,发展海滨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构建大景区、打造大品牌、发展大旅游,使之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建设中的先导产业。
第四,对外开放是园区开发的引擎。考察的三个城市都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他们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建大园区、上大项目,集中体现了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干事的气魄、创业的胆识,为加快发展储备了充足后劲。烟台的高新区是首批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区、全国第一家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威海的韩乐坊–韩中自贸区是中国首家韩式主题商业文化园区,不但起步早、规划起点高,而且对外开放度高、经济实力强,聚集了大批特色产业项目,特别是吸引了国外品牌企业入驻,带动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二、比较与差距
这次考察的三个市都是沿海开放城市,是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很高、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居环境俱佳的城市,基础条件、人文环境等非常优越。我们虽然与他们的不可比因素很多,比如在区域位置、交通条件、自然气候、体制权限、财政收入等诸多方面具有客观条件上的差异,但与他们超前的发展理念、创一流的境界、规划的标准、管理的经验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思考和借鉴。
一是发展理念上的差距。所考察三市提出的目标都是面向全国、世界的,规划也是50-100年不落后的,并把城市环境当成对外开放的硬环境、硬任务,他们思路理念超前,处处体现大气魄、大手笔。我们的差距最根本、最主要的还是思路理念和工作力度上的差距,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不强,缺乏用高端一流和放眼全国、全球的眼光谋划发展的勇气魄力,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到行动上的力度不大。
二是城市规划上的差距。某市最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是2021年公布的未来20年的发展规划,但目前只配套了中心城区97平方公里的详规,没有形成全域规划和整体规划体系,尤其是城郊区域没有详规,存在规划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布局和城郊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经营城市上的差距。所考察的三市都把城市看作一个整体,把城市土地、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品牌、文化等都作为城市经营的资源,重组、营运和盘活,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使城市发展走出了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但目前我们的经营城市仅仅是以土地为资源筹措城市建设资金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12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