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传承与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智慧,回顾党加强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建设的历程,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与演进,对于明确未来制度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和目标任务,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年第12期特别策划“中国之治:传承与发展”系列文章,邀请专家学者撰文阐释。 在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治理观念传承与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治理智慧,这些治理观念客观上规范和制约着历代王朝的治理过程并决定其基本走向。传统治理观念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治理过程?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孙晓春在《中国传统治理观念与社会治理实践》一文中指出,影响分三个方面:首先,儒家重教化而轻刑罚的治国方略,追求善治、善政而拒绝暴政,在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生活走向文明的发展路向;其次,古代思想家重视国家统一的治理观念,在客观上促使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制度安排;再次,传统治理观念中的富强追求,为历代王朝的变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十三个坚持和完善”第一项内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必要梳理党加强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建设的历史,以从中获得启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张太原在《党加强组织和领导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1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