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灾难中学会应对灾难
——写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闭幕之际
5月14日,为期三天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圆满闭幕。3天来,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嘉宾齐聚一堂,回顾了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和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成就,总结交流十年来国际社会在地震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我们欣慰地看到,恩格斯的名言再次被验证,“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汶川“5.12”特大地震震后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灾难中学习应对灾难,不仅灾区从废墟中重生,在重建中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从巨灾浩劫中脱胎的应急管理事业,也从伤痛中汲取力量开创出新局面。
应对灾难的综合防范能力显著增强
防震减灾理念更加清晰。以***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思想为指导,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更加注重灾前预防,更加注重综合减灾,更加注重灾害风险管理,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作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方向更加坚定,发展思路更加开阔。
防震减灾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体制。组建国家应急管理部,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不断完善灾害预警、信息共享、应急响应、灾后重建、社会动员运行机制。
地震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发布实施第五代全国地震区划图,彻底取消不设防地区。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对约14万所中小学校舍和2400万户农居进行了抗震改造,约6000幢建筑物和50座桥梁采用了减隔震新技术。健全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制定各级各类预案约30万件,地震应急演练常态化。在建和建成中央救灾储备库9个,建成国家、省、市、县4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地震应急救援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
地震监测预测能力得到加强。建成由1107个测震台、1995个强震动台等组成的中国地震数字观测网络,监测技术总体达到国际水平。地震速报服务实现自动化,速报时间由10多分钟缩短到2-3分钟;部分地区建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示范系统,实现了秒级预警和分钟级烈度速报。
我国防抗救灾的科技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大力实施“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四大计划。“透明地壳”计划重在发展新一代观测技术,开展地壳深部探测,使“看不见”的地壳逐渐变得“透明”起来。“解剖地震”计划就是要对汶川、唐山、海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1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