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区域文化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2019年8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颁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央赋予深圳的新定位和新使命。《意见》着眼于国家未来大局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支持深圳在经济、法治、文明、民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先行示范,到2035年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要求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可以说,打造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任务。
深圳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意义
所谓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简单地说是指在全球开放性的背景下在某一较大区域范围内具有很强的文化资源集聚功能和文化发散效应的中心城市或城市地带。
深圳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有利于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全球标杆城市。《意见》指出,党和国家作出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以来,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40年来,秉持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深圳开创了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繁荣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更是较为成功地实现了以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经济数据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涌现了华为、腾讯、大疆科技等一大批国际知名高科技企业,成为国家一线城市和全球瞩目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之一。与“经济深圳”的亮丽表现及城市形象相比,“文化深圳”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可喜成绩,如就观念层面的文化而言,深圳特区自成立以来就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创新性观念文化影响全国;但就产品形态的文化而言,深圳总体还差强人意,不仅与纽约、伦敦等全球文化中心相距甚远,与北京、上海等国内文化中心相比差距也非常大。2018年中国社科院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深圳经济竞争力高居全球第5位,但文化、教育等可持续竞争力只列第48位,在“高水平均衡”成为提升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最佳目标与路径的时代要求下,高度发达的城市文化无疑是深圳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落脚点。但由于城市历史较短,文化积淀不够,文化在深圳城市发展中一直是个短板,时至今日“经济强,文化弱”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致力于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深圳在城市文化发展上“补齐短板”,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将深圳打造成为发展更为均衡、更具可持续性的全球标杆城市,在文化领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城市范例。
深圳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有利于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活力。深圳身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境内外交流合作的桥头堡,也是展现国家发展面貌的窗口。因此,如同1979年蛇口工业区开发的“第一声炮响”一举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信号,深圳特区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迅猛发展乃至“奇迹”,用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傅高义的话说是在它身上见证了中国改革发展的无限潜力。假如参照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著名命题,结合深圳的移民城市社会特点,则所谓“深圳奇迹”正源于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的形成与驱动,包括移民开拓、社会契约、开放创新、平等包容、科学务实、社会公益等文化精神,它既是深圳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密码”,也是深圳文化40年来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它不仅锻造了深圳的经济活力,也同样造就了深圳的文化活力,2008年深圳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设计之都”就是证明。因此,假如说深圳经济的成功,集中展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活力,那么深圳文化的成功,也将同样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活力。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国家代表性的主要城市之一,区位独特的深圳面向全球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深化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使深圳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格局的探索者和促进者,以高度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活力。
深圳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有利于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城市代表之一参与全球竞争。当今时代是个城市时代,主要城市不仅在全球生产和生活网络中居于核心节点地位,而且以其强大的资源集聚和发散功能在推动全球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要参与全球竞争,主要依托城市和城市群主体。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其区域内城市的整合发展不仅具有区域意义,也具有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的深远意蕴,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正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所指出的,要“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地位重要,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因此除了在湾区经济方面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在人文湾区建设上同样肩负着重要使命,尤其是在沟通粤港澳文化交流、推动中外文化合作、促进文化开放上应扮演桥头堡的先锋角色,因此深圳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是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竞争力、极大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将有利于提升其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和水平。
深圳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优势与基础
深圳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优势。第一,城市区位优势。深圳地处大江大海之交汇处,与香港澳门两座著名国际化城市一衣带水,直接面向国际市场,背靠大陆市场,是沟通境内外的大通道,也是汇聚全球流动资源的大平台,这种区位特点是深圳经济快速崛起最大的地缘因素,也是深圳面向世界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优势所在。第二,经济科技优势。由于文化活力奠基于经济资源的吸纳、集聚及运转能力,全球文化中心几乎都是经济中心。同时,科技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科技”成为全球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深圳是中国内地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高科技产业发达,这些都为深圳经济科技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打造区域文化中心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对外开放优势。不管是经济中心还是文化中心,必须有足够的开放度和创新活力。作为我国最开放、最具创新精神的城市之一,深圳“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而深圳文化本身极具开放性、成长性和可塑性,这为深圳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创造了开放性条件。第四,社会文化优势。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各种资源、不同移民集聚,思想观念碰撞交流,多元文化交融创新,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相互适应的新型社会文化,孕育了创新、开放、包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2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