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的“黑面”书记——记甘肃省纪委监委干部张开青(全文2825字)

扎根基层的“黑面”书记——记甘肃省纪委监委干部张开青
一件灰色的夹克上衣,一双沾满泥土的运动鞋,一个破旧的文件袋,一副黑框眼镜。即使相隔老远,黑松驿村的村民们也知道,那是他们的“黑面”书记来了。

2017年8月,甘肃省古浪县黑松驿镇黑松驿村来了一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甘肃省纪委监委干部张开青。

驻村两年多,张开青扎根在黑松驿村,走村入户、完善制度、制定脱贫计划、培育发展产业、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困难……黑松驿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发展之路,甘肃省纪委监委同事记忆里的“白面书生”也变成了黑松驿村村民眼里的“黑面”书记。

把建强党组织作为帮扶突破口

2017年8月,张开青来到了黑松驿村,“穷”是他对黑松驿村的第一印象——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共245户1046人,他到任时仍有130户511人未能实现脱贫。

“党建落后”是张开青对黑松驿村的第二印象——村“两委”班子凝聚力不足,组织生活不规范,党员干部的学习流于形式,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

“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才有战斗力和号召力。”“新官”上任第一步,就是找准帮扶工作的突破口。张开青选择了建强党组织、狠抓村党组织建设。“党组织是‘领头雁’,只有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才有权威,才能得到大家拥护。”

张开青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结对帮扶”等制度为抓手,一项一项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很快,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按时召开了,政策理论学习和培训抓实了。结合村里的脱贫攻坚大讲堂,群众知情会开到了田间地头和街头巷尾。

如果说村级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领头雁”,那么完善的规章制度就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张开青从干部作风入手,着力整顿村“两委”和驻村工作力量的同时,严格制定落实多项制度。围绕脱贫目标,结合村“两委”和工作队队员个人特点,对任务明确分工,制定了工作队、包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联席例会制度,每周二都可以在村里看到大家集中学习的身影,且每月进行小结查漏补缺,保证了集体学习谋事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制定“工作队、包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划片联组包户制度”,并完善了党务村务公开、低保评议、民主决策等制度,对工作计划、承诺事项等信息及时公示,倒逼村干部认真谋事、扎实干事。

在张开青的不懈努力下,黑松驿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年驻村工作时间都在280天以上,为全村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2018年7月,有两名党员被评为古浪县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7月,村党支部被评为武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产业兴村、精神富村,村民尝到实实在在甜头

张开青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天来到黑松驿村的场景。

放眼望去,满眼的荒山野岭,高矮杂乱的住房,崎岖坎坷的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4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