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善于及时作出正确抉择。抉择不及时就会贻误战机,影响事业发展。所以领导干部要有抉择的魄力,通过科学的比较,全面的分析,进行权衡利弊得失,及时作出正确的抉择。那么,领导干部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抉择力?
选择不对,干了白费。选择是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的主观作用。错误的选择会让人走尽弯路,正确的选择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领导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作决策、指方向,就是一个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要善于辨明方向、尊重规律、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增加干事创业的成功几率。要坚守政治方向不跑偏,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对社会客观规律的认识能力和对形势环境的把握能力,做出有益于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工作的最优选择。
判断要准,决断要明。判断是对事物的认知、对全局的理解和对未来的预测,决断是一种快速判断事物发展趋势并给出长远考量的决策能力。判断是战略性的,需要高瞻远瞩、通盘考虑;决断是战术性的,需要当机立断。提高决策能力必须提高判断能力,尤其是要提高在形势复杂、情况多变条件下的判断能力。领导干部要自觉锤炼政治素养,善于站在战略全局观察和思考问题,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既要对过去有全面辩证的了解,也要对当下有清醒深刻的认识,还要对未来有客观科学的预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总是稍纵即逝,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往往会错失良机。对领导干部来说,当主客观条件成熟时,要敢断他人所不敢断,迅速作出决策并立即付诸实施,千万不能患上“选择困难症”。
政无对否,唯用是施。政策是否正确,不依赖主观的判断,而需要实践加以检验。一项正确的政策必然符合国情实际,推动发展。反之,罔顾实际、照搬照抄,政策就难以落地实施,或者出现“水土不服”。政策制定要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领导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的世界观,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事物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按照实际制定工作方针,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要立足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实际,紧盯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地。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政策好不好、实不实,要由群众说了算。只有始终牢固树立人民立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群众纳入政策制定、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5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