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嵌
清明渐近,今年回家祭祖的心情特别沉重,因为这是我父亲仙逝后的第一个清明。若是父亲健在,回家时,父亲会拄着拐棍,站在房侧边的小路上,面带微笑地迎接我们,然后一同去祭祖。
父亲生前很重视清明节。他虽读书不多,不能理解清明上坟的传统意义,但他笃信给先人们敬上一炷香,烧些火纸,敬上醇酒,放点鞭炮来祭祀先人是祖宗留下来的,不能怠慢。上坟时,他先小心翼翼地把纸撕好,点上火,再端起酒杯,向先人敬上酒。在火将尽时,他会跪在坟前,边磕头边说些悼念和祈求保祐的话,十分庄重虔诚,以致让我们心情更沉重起来。放鞭炮时,小孩子是不能笑的,他认为这是对先祖的不恭。
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是父亲的生日,也是我们兄弟姊妹约定回乡给父亲扫墓的日子。前几天还是天朗气清,清明节临近,天空下起细雨,路湿漉漉的,在回家路上,同行的人很少说话。杜牧在《清明》中描绘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此景真实的写照。
上午九时许,我们准备好祭祀用品,来到父亲墓前。由于是新墓,四周还干净,地上有些许树叶,我用扫帚把墓周围扫了两遍,并清除了刚长出的杂草。父亲生前很爱干净,即使重病卧床,也很讲究,去世时衣服整洁,身上没有异味,帮忙换衣的邻居都夸赞不已,做好墓周围卫生,一定是父亲所希望的。大家虽没事先分工,但很默契,有的负责撕纸,有的准备肉、酒等祭祀品,我则摆放鞭炮,准备妥当后,祭祀活动开始了。
大姐像当年父亲祭祖一样,先告慰家父,然后小心地用打火机点上纸。虽是阴天,但燃得旺,红红火苗映照脸膛,纸钱化蝶满天飞舞。我想可能父亲看到儿女们一起来祭拜他,心里挺高兴。接着,我给父亲敬上酒,用酒寄托我们的哀思。其实,父亲与酒有故事,父亲年轻时很喜欢喝酒,可四十左右得了胃溃疡,胃大出血,差点壮年早逝,幸好苍天眷顾,幸运地活了下来,还享九十高寿。自那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从不饮酒,即使在儿女结婚时,客人再三劝也没破戒。但父亲还是喜欢客人喝酒,家里来客人时,若没把客人陪好,还会责怪我们。他不喝酒,但家里从没缺过酒,特别是祭拜祖先时酒必不可少,也总是他拿酒去。当时,我暗想尔后祭祀时,别忘了敬上酒,这是父亲祭祖的样子。
最隆重的仪式是上香跪拜了。每个人上三炷香,磕三个头,边磕头边告慰。该我祭拜了,我和妻子给父亲上好香,磕了头,告慰父亲:辛劳一生家人念,庇荫后代享平安。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纸,上面写着我写给父亲的一首小词。
鹧鸪天/祭父
祭祀清明雨细绵,
子孙跪拜墓碑边。
生前频现慈祥貌,
逝后常思肺腑言。
肠已断,梦相连,
膝旁晏晏绕心弦。
黄泉酒酹能喝否?
但愿殊乡享乐年。
父亲送我读书,助我走出农村,但我从没给父亲写点什么,一封家书也没有,很是遗憾。如今天人两隔,以词寄情,愿父亲能知儿心意,明我心伤。
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念着上面的文字。之前我暗暗地告诉自己,祭拜时不流眼泪,因父亲不喜欢看到别人掉泪,但我还是禁不住哭了起来,在旁的人也伤心起来。我妻子安慰我,并帮我擦拭眼泪,我才慢慢地平复了心情。
林涛百鸟亦悲啼,阴阳相隔墓碑前。陶潜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愿老爸与青山同眠吧。
鞭炮响起来了,火光四射,声响噼里啪啦,在幽静的山谷特别响亮。鞭炮燃烧散发的烟雾形成一块银幕,这淡淡的银幕让我的脑海里浮现一幅铭刻于心的图景:时值清明,一位衣着整洁、清瘦慈祥的老人,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拄着拐杖带着他的儿女向他家祖坟走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