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格式:仲超.中国大规模减贫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创新[J].中州学刊,2021(05):66-73.
中国在减贫过程中更加强调政府的主体性,展现了政府极其强大的动员能力,在政治引领、责任落实、政策执行、资源配置、战略调整等方面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实践经验
这种减贫模式以人民性政党的坚强领导和宏观管控型国家基本制度的强力支撑作为制度基础,遵循“无边界”调动资源的核心理念,采取跨层级渗透、跨部门联动和跨区域衔接的运行机制。
王雨磊和苏杨认为,经济发展是中国减贫的物质基础,但将经济红利转化为减贫成就还有赖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形成的国家治理体制及相关运行机制。林闽钢和霍萱进一步指出,大规模的贫困治理必然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大动员。
基于此,本文研究聚焦以下问题: 与世界历史上政府发起的减贫行动相比,中国大规模减贫有何特点? 中国政府在减贫过程中积累了哪些实践经验?中国特色的减贫模式实现了何种理论创新?
科层式治理具有常规化、正式化和制度化的理性色彩,其明确的劳动分工、专业化的职位层级、程式化的操作规程以及价值中立的工作伦理,有助于确保国家治理活动的规范、有效开展。科层式治理也存在自身难以服的弊端,诸如上下层级之间的内在张力、治理行动的迟缓僵化、官僚主义的不良倾向等。更关键的是,这些弊端在贫困治理过程中极易被进一步放大。
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执政地位领导并融入政府行政体制,建立起遵循其意志和逻辑的集中统一的党政结构,据此运行政治权力,突破行政科层运作过程,以特定治理事项为中心,绕过繁杂的科层链条,将治理任务和配套资源精准递送至特定层级、机构和职位,以提升执行效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86605.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gongwen.com/86605.html